APP下载

阐释学翻译理论与史料文本翻译的解读

2017-04-27林范武金锦善

牡丹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斯坦纳阐释学原著

林范武 金锦善

随着社会人文学科研究的不断进步,在历史研究等领域,开始力求还原历史背景,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进行解析研究。有鉴于此,有必要翻译、解读大量的原始史料,为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有确切的理论规范我们的翻译实践,以使原始史料文本的解读更加可靠。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翻译工作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指导,将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应用在原始史料文本的解读中,可根据外文史料的文体特征和语言风格,准确使用术语,理解词义,从而使译文忠实可靠,成为历史研究的论据。

一、阐释学发展沿革及斯坦纳翻译理论

阐释学作为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哲学体系、方法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其相关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英语译为Hermeneutics源于词根Hermes,来自古希腊语,本义是“神之信息”,当时学者即把将隐晦的神意转化为可被人理解的语言的研究看作一门学问。直至20世纪,形成了哲学学派分支,开始对阐释学进行理论研究,随之在二战后,阐释学对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又被称为“解释学”“诠释学”等。纵观阐释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阐释学理论研究发展至今历经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在古代,阐释学主要用于解释神学和法典等特定文本,因此在这一阶段,被称为释经学。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卡西昂等哲学家在对天主教教义进行解释时,逐步出现了对阐释学的零散研究;16世纪的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进一步发展了阐释学理论,提出了直接理解圣经本文的原则与方法,推动了阐释学的发展。

近代以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提出了“作者中心论”观点,并打破了传统阐释学解释对象的限制,不再局限于神学领域,西方阐释学由此开始成为独立正式的学科领域,进入真正的发展时期,成为文本解释的普遍方法论。随后,阐释学理论研究从语言学论转向文化论研究,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堪称是现代阐释学的开创者,提出“读者中心论”概念,将理解作为核心,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之后利科尔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文本中心”理论,将文本解读与阐释学理论真正地结合起来,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各个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进入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不断与西方其他哲学学派、人文学科研究结合,形成了新阐释学学派,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1975年斯坦纳基于海德格尔理论,发表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利用阐释学理论从语言发展角度重新定义翻译,并针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可译、不可译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翻译就是对不同种语言的理解过程,并把翻译分为语内、语际和符际三大类,归纳翻译过程分为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阶段,辩证地利用语言和思想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把阐释学和翻译理论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二、史料翻译的特征

历史的研究是结合某一历史背景,以掌握的各种史料为基础,尽可能地接近、还原历史真相。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即使是本国历史也无法脱离解读相关的各种史料。只有全方位地搜集与利用各个历史时期的背景,以及重要人物活动、思想等相关史料,才能客观考察某一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复原社会历史的真正状态。但当前的史料研究恰恰在史料的拓展与利用方面,特别是在世界历史研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史料翻译问题,保证史料文本解读过程的客观、真实。

(一)史料文本的历史性

史料文本的使用强调历史材料的原始性或原初性,这决定了原始史料要能反映当时社会历史变革最初的真实情况,具备最高的可信度与准确性。详实的史料记载,记录了相关研究对象在时代影响下的特点,体现了其文体历史性,且由于史料记述的史实大多距今久远,所以翻译作者在翻译创作史料文本时,不仅需要预先了解文本记录的时代背景,而且还要掌握史料作者的文字运用特点,在此基础上,缜密贴合史料,严格地采用史学方式撰写翻译文本,使其忠实原文,客观真实,以确保相关史述准确无误。

(二)史料文本中的文学性、思想性

原始史料的撰写并不是简单地叙述历史,其目的是把某段历史完整的呈现在后人眼中,但其撰写者由于受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及社会规则等限制,必然带有某种主观性、思想性,而且作者本身具有的文学素养也会使其在撰写时带有文饰色彩,这就给解读史料带来了困难。《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充分地体现了这类文本的最高境界。因此,这就要求译者的翻译,在兼顾史料真实性的同时,充分体现文本的文学性质,展现原作的艺术风格与特征。决定了译者既是历史著作、史实的陈述者,同时又是文学作品的传播者。

三、如何把原始史料解读与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结合

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提倡抛弃传统枯燥的词汇对译,灵活运用“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阶段,全方位地解读文本整体性,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翻译的“文学性”“思想性”创作,使之符合現代人的读书特点。

(一)信赖

翻译某部作品,特别是翻译原始史料,首先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对原作投入认知性信赖。先把原始史料本身是否客观暂且放在一边,其具有的历史性毋庸置疑。译者可在信任原著记录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研读时代特征、作者用词特点,进而把握史料记录的诸多历史现实,切忌将自身的社会、文化以及思想带入原文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文的绝对可信赖性。译者应在这一阶段力求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各种疏漏,以达到与原文在思想性、历史性上的统一。当然,在翻译的最初阶段,这种未经检验的信任难以避免会具有一定危险性,斯坦纳称之为“心理上的冒险”,这就需要在翻译的第二阶段对其进行完善。

(二)侵入

侵入作为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的第二个阶段,要求译者带有批判意识还原、剖析原著的创作意图,多方考证以做到客观理性理解。译者与作者身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语言、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加之,译者本身也必然带有主观性和历史局限性,所以很多问题必然会难究其竟,甚至出现谬误,进而影响读者带有“偏见”。但是,译者所据角度不同,不可能对原著完全信任,“侵入”本身也带有“偏见性”,所以如何客观地侵入原著,言之有据地处理原始文本中与自身不同的文化历史问题,才是“侵入”的真正意义。只有充分调动译者的主体能动性,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积极参与文本解释和架构,发挥直观力和感悟力,通过文本符号的解码过程,进而复制出史料著者创造的文本形象中包含的丰富内容,才会使读者有机会接近史料的真正创作意图,从而增加史料文本意义的厚重感。

(三)吸收

在译者对原文的“入侵”后,还需要“吸收”原著的思想性、文学性。经过充分剖析和理解原著史料,可以通过对原文的“归化”和“异化”,彻底将史料文本中体现的历史问题,以及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转移到目的语之中。这一“吸收”过程容易受目的语文化的影响,而且原著史料本身也常会出现种种疏漏错误,导致译文无法充分体现原文的深意。但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需要譯者用理智克服种种影响,“一只眼睛放在书上,一只眼睛放在书内”,科学合理地完成吸收解读原著史料的过程。

(四)补偿

前三个翻译阶段,基于文化差异、主观理解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为更改或加减原著内容等现象。这就需要译者在译文考察时对其重新补偿。史料文体尤为重视这一阶段的进行,原文的历史性、思想性和文学性,将在补偿过程中重新得到确认。在补偿翻译中,可以通过整合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根据相关线索,查阅资料,加以考察、鉴辨,避免过度解读和解读缺失,并在此基础上尽力还原原文的文饰色彩,尽量保持原句的描绘和感情色彩,使读者准确地理解原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把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应用到原始史料文本的解读中,可以有效地指导史料翻译的发展,为以后从浩繁的文献中挖掘出具有价值的资料,进而合理利用,发现历史真相,进行严谨的历史研究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重视史料翻译同翻译理论的结合,为史料翻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为历史研究中史料的搜集、整理、鉴辨以及利用奠定基础,推动翻译研究和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1.哈尔滨师范大学2.牡丹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斯坦纳阐释学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意象之美
——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简介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漂流瓶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拔牙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Faster Approximation for Rectilinear Bottleneck Steiner Tree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