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中有关旅游地居民福祉的探讨
2017-04-27吴昱芳
吴昱芳
近年来,旅游目的地居民福祉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及其他领域关注的焦点。作为推动世界經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经济蒸蒸日上,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居民福祉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挑战。盲目地开展旅游导致目的地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混乱、利益分配不均等诸多问题不同程度的削减了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在众多依赖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直接影响着居民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因此,增进居民福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开展旅游目的地居民;福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福祉的内涵
事实上,学术界对主观福祉的关注已有很长的历史,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目的,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主观福祉概念的理解有其特殊的解释。哲学研究认为主观福祉与客观福祉共同组成了人类福祉,主观福祉是由人们的好恶态度决定的,取决于内心的感受与情景体验。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1947年)提出著名的“幸福悖论”,他认为高收入与幸福不相关,从长期看收入增加与幸福提升没有相关关系。这一论断在经济学界、社会学界、心理学界、统计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证明,尽管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但与客观的物质基础提高形成对比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未呈现相应程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从主观或者客观方面来说,当学者在相关领域使用“生活质量”与“福祉”这两个概念的时,两个概念是互通的。
二、福祉的测评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主观福祉的测量问题。Sen最早提出居民主观福祉可通过测量居民能够获得不同组合的生活内容的能力(capabilities)来反映。进一步地,Dodds认为主观福祉可从喜爱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生活状态、能力和潜在需求的满意等4个方面进行评估,为了从经济、社会对方面了解国家层面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各个国家制定了相应测评指标,如:不丹GNH指数、澳大利亚AUWBI指数、中国社科院的个人福祉指数。结合以上的测量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众多学者对我国贫困山区农户的主观福祉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健康、职业、住房条件、收入、财富拥有状况等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农户主观福祉有显著影响。在生态脆弱及贫困区域,农村政策因素对农户主观福祉的影响不容忽视。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补偿政策,不仅提高农户的主观福祉,还有利于生态保护。
三、旅游地居民的福祉研究
在旅游研究领域,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及福祉研究已成为近年被探讨的热门话题。早期的研究文献显示,学术界在旅游影响研究、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随着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入,旅游不仅影响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同时影响其整体生活质量。近几年来,为探寻旅游影响与居民福祉关系的真相,大量学者从旅游发展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对于社区居民福祉和生活质量的调查,Allen et al. 最早于1988年应用巴特勒(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发现旅游开展在旅游发展生命周期早期阶段有益于旅游社区的发展,然而旅游开展到其生命周期的后期,开展旅游对于社区的福利就会减弱。在此基础上许多研究证明,根据目的地发展层次的不同,不同层次的旅游发展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旅游发展给居民福祉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同时,根据居民不同的背景特征,他们对生活质量的感知呈现差异,研究发现对物质生活和非物质生活(情感、健康和安全等)满意度越积极的居民,他们的生活质量越高,对社区、感情生活、健康和安全的满意度越高。
总之,福祉研究已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主观福祉的定义、测评及影响因素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本文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在旅游研究领域,有关旅游对居民福祉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仍未取得重大突破,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界定旅游发展对居民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的影响及发展旅游的态度方面的研究,尽管近几年旅游目的地居民福祉测评研究有所增加,但其中大多研究是针对某一时限的评估,然而,随着发展水平的进步,居民福祉会呈现差异,因此,旅游发展与居民福祉的动态变化关系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