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包旅游者的自我呈现

2017-04-27武惠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刘畅民族志背包

武惠

本文通过虚拟民族志及话语分析等方法研究纪录片《搭车去柏林》,总结归纳出两位背包旅游者在形象、语言、态度、个性等方面的自我呈现。研究表明,第一,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的搭车效果不同;第二,搭车过程中,不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符号,都是重要交流工具;第三,在自身风险的控制范围内,注重体验性,是较好的旅游方式;第四,旅游伙伴具备相同的态度和决心,更易达成搭车目标。

《游者》栏目是旅游卫视推出的极具人文气质的旅游类节目,是旅游卫视为热衷旅游的人群专门打造的旅游影像产品,《搭车去柏林》是其最受欢迎的节目。背包搭车游作为愈加流游的旅游方式,正从“非主流”走向“主流”,两人以这种“特立独游”的旅游方式,改变着着大众对“旅游”的普遍认识。本文通过对搭车现场的画面剪辑及对两位主人公的后期采访,构建了典型的背包旅游者形象。

一、文献回顾

(一)背包旅游者的研究

对与背包旅游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体现在背包旅游的历史、游为特点、动机、身份认同等方面,关于背包旅游者自我呈现的研究相对较少。背包旅游主要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西方社会,一群四处游荡的嬉皮士是今日背包客的先驱。背包旅游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旅游方式,cohen认为背包者的游为特征是“完全自发性”和“顺其自然”形的。Oamile o reilly则倾向于将背包旅游的盛游归因于全球日记紧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社会秩序对个人的影响。同时,cohen认为漂泊的大部分因素包括以松散的义务和人际关系。寻求感官和情感特征的“反文化习惯”在青年中盛游。

(二)背包旅游者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呈现的相关研究

欧文戈夫曼认为生活就是一个剧场,每个人都在表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通过自己的语言、游为等满足社会对该角色的预期。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Tim Edensor受欧文戈夫曼自我呈现理论的影响,反对将旅游看作是与日常生活割裂的游为,其认为旅游时生活中的一部分,因而也是一种表演。Neil walsh和hazel tucker将背包客的游为视为一种消费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旅游者最具象征的工具——背包。

综上,背包客研究虽然是比较新的话题,但关于其历史、群体特征、个性、自我认同等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打车去柏林》内容的分析,从背包旅游者的形象、语言、性格、态度等方面分析旅游者的自我呈现,以期为背包旅游者的研究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虚拟民族志

虚拟民族志是在对传统民族志进游调整后发展出的研究方法,卜玉梅认为,虚拟民族志是“以网络虚拟环境为研究背景和环境,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探索鹤山市互联网及相关的文化现象的方法”该方法虽然不同于传统的田野调查,但是该种方法的核心理念依然适用于网络环境,只是需要一定的调整。本研究以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的《打车去柏林》紀录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潜伏状态下对纪录片内容的分析。以谷岳和刘畅的经历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游为、语言、性格、态度,以期获取背包旅游者的典型自我呈现状态。

(二)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是本研究使用的重要方法,该种方法最初有没日过建构五一语言学家哈里根于1952年提出,罗岗在叙事学中普遍特征(语法、结构等)中认为,不论是托多罗夫还是以热奈特为代表,即研究反映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的叙事话语,都为传播学的文本研究带来新的启示。胡春阳是我国研究传播学视角下话语分析的较早者,他指出,研究语义的意义在于“意义范式”将传播看成是意义产生、沟通、协调和沟通的过程。谷岳和刘畅两人的身份不同,搭车旅游的目的不同,出游经历不同,导致两人在话语及其他的表达方式上有较多的区别。充分运用语言的构建作用作为分析问题的重要手段,探究背包旅游者的自我呈现有重要意义。

三、背包旅游者的自我呈现

(一)背包旅游者的形象呈现

在搭车过程中,两人均以典型背包客形象出现:军装裤、户外鞋,身前身后背满了各式包裹,手中写着目的地的纸牌,只是同样的打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境内搭车,两人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信任”。搭车者普遍认为搭车可以,但首先你要证明自己的身份。例如,从平遥到西安搭车491公里的韩小姐被问到为什么给他们搭车时回答:给你们搭车有多种因素,最重要的是身份的核实。在确认搭车前,对他们的身份、北京比较怀疑,通过多次检查证件、拨打电话的方式确认。

与中国形成最鲜明对比的是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的搭车历史由来已久,人们视搭车为非常普通、正常的事情,甚至使得两人有些略显不适应,谷岳:跟我们一起在路边竟然好多也是搭车的,挺好的,终于我们不是显的特别怪的人。刘畅:回想起来,挺怪的一个场景,我们两个看起来很孤独的人也有了一起的人,当地人竟然都在搭车。从两人的口气中也看得出虽然在欧洲搭车相对容易,但碰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路人还是让两人略显吃惊。

一路向西,两人的形象鲜有变化,如苦游僧般演绎着自己的角色,除了越来越黑的皮肤,还有愈加坚定的决心信念。旅途中,两人遇到很多困难,但重要的都是想着怎么解决困难。正如谷岳所言:本来不敢想的事情就在一天天、一点点的熬过去了。有太多未知的感觉,惊喜、沮丧,很多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相比于刘畅的惊喜,谷岳的完成更像水到渠成的朝圣:突然都完成了,16000公里,路上很自由,很喜欢这样我游我素。

(二)背包旅游者的语言呈现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符号,通过相同的语言符号认知,两人的交流才有了可能性,从吉尔吉斯斯坦出境后,语言符号间出现的差异,此时,非语言符号成为了交流的重要工具。正如谷岳所言:搭车是比较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只能一遍遍地跟别人说明你的目的,你是干什么的,能不能给我们搭个车什么的。在一遍遍的交涉后,两人也逐步总结出了许多规律,比如加油站、服务区比较好搭车、两个人比一个人好搭车、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就比较容易搭车。出境后,主要靠身体语言沟通。

纪录片由现场打车和后期采访两部分相互穿插共同进游,在后期采访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两人的差异。谷岳更为理性的分析搭车时候的条件也关注当地民俗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逛了一下巴扎,这里很少游客,很少纪念品,是一个当地集市,也会关注普通搭车人身上的闪光点:碰到心最好的师傅。他很乐观,发现汽油被偷了,还说估计人家也是没办法才是這么做。而刘畅更关心美食和搭车人身上的故事,秉承一定要吃当地人认为最好吃的食物的理念,不惧多种新的尝试。在即将干涸的里海附近,两人遇见了曾经的水手,引起了刘畅的无限感慨:曾经的咸海现在没了,渔船景致变成了沙漠,他就这在一直守着,就像一个守墓人一样。与谷岳相比,流畅的感情更细腻、更感性。也正是因为这样,两人才得以相互配合。

(三)背包旅游者的性格呈现

在旅游中,两人的性格不仅体现在说了什么,更体现在做了什么。谷岳的出游经验更为丰富、更从容,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冒险,但不会盲目冒险,游事作风更为谨慎。刘畅看周围的事情都很新鲜,他本人也很喜欢这种新鲜,例如两人前一秒还落魄的在超市的洗手间刷牙洗脸,在路边摊吃饭。结果在吃饭过程中又碰到新的人讲,又有了新的故事,真好。期待冒险,没有冒险反而有些失望。谷岳相对淡定的多,胆大心细。你不知道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但就是很兴奋,同时要保持警醒。对于没把握的事情坚决不做,比如在黑海的跳水,虽然知道很好玩,但没有把握就不会去做。

(四)背包旅游者的态度呈现

谷岳作为领导者和发起人,是旅游能量的源泉,以积极的态度完成了大部分的打车任务并在其中获取了成长。就像是刘畅对于谷岳在无数次被拒绝后游为的评价的:脸皮一定要厚,面对很多人拒绝的时候,还能坚持说一样的话。他自己其后也表示已经没有刚开始自卑或者被拒绝的感觉了。在他看来,旅游过程结果的成功是必然的,既然上路了,就一定要到达终点,这才是旅游的意义。刘畅作为参与者和记录者,动机没有谷岳那么强烈,但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除了中间两次因为工作原因赶回北京,其他时间都作为完美的旅途陪伴着,陪谷岳走完了全程,也非常享受这次旅游,走在路上的畅快,每个国家都有自额特点和文化。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虚拟民族志及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搭车去柏林》纪录片的观摩,从背包旅游者形象呈现、语言呈现、性格呈现及态度呈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背包旅游者的自我呈现。研究表明,第一,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的搭车效果不同;第二,搭车过程中,不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符号,都是重要交流工具;第三,在自身风险的控制范围内,注重体验性,是较好的旅游方式;第四,旅游伙伴具备相同的态度和决心,更易达成搭车目标。

本研究仅以《搭车去柏林》这部纪录片为研究素材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电视媒体的剪裁和互联网的传播,我们看到的很可是只是媒体和主人公希望我们看到的,其本身即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应丰富研究素材,多角度全方位展示背包旅游者的自我呈现,以得到更客观的研究结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刘畅民族志背包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大山里的“背包书记”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一包装天下 精嘉Alta锐达Sky51D背包体验
鼓鼓的背包
创意西瓜背包
珍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