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电影中的视觉形态建构浅析

2017-04-26李文哲

视听 2017年4期
关键词:建构民族文化

□ 李文哲

民族电影中的视觉形态建构浅析

□ 李文哲

在我国电影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关于民族电影在视觉语言形态上的探索不多,这也成为了民族电影在视听语言方面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从人的视觉认知来理解电影视觉构成的艺术规律,并分析其中的可变因素。

民族电影;视觉感知;生物属性;社会属性

一、民族电影视觉形态表现的现状

民族电影是世界特定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由于文化的多元性,民族电影的视觉语言形态也产生不同的风格特质。无论是早期的电影《城南旧事》,还是关注影像造型风格的《黄土地》等作品,都曾经散发出独特的视觉形态的光辉。由于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断代与缺失,使得中国的年轻一代对民族化的视觉形态感到陌生。在电影中表现为,大多数的民族电影创作仅仅停留在对民族符号的简单复制。在民族化视觉语言上,缺乏关注与思考,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即使是一些经典民族电影,也多迷恋于视觉奇观的展现,但对电影视觉形态的建构而言,依旧是陈旧而俗套的电影视觉叙事方式,并不具备风格和语言的独特气质,更谈不上视觉形态本体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内涵。

《小黄狗的窝》是蒙古国女导演皮亚巴苏伦·戴娃导演的影片。影片曾先后在国际影展中获得大奖。影片为观众展示了蒙古国人民生活的现实,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觉形态的建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信仰。大量的长镜头保证了时间、空间、叙事的完整性,以客观冷静的旁观者姿态收敛、含蓄、充分地体现了影像本体的魅力。

当影片中小姑娘娜莎为了寻找丢失的小狗,来到了一位老奶奶家里的时候,这段镜头构建极具民族风格,大面积的天空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乌云将天空压得很暗,蒙古包、羊圈这些极具草原特色的视觉元素构成了画面的背景,老奶奶在天地之间进行着古老的仪式,画面简洁,层次分明而充满张力,强烈视觉形态,充分展示了草原民族的精神风貌。老奶奶在羊圈旁等待娜莎来临的镜头建构,由老奶奶的背影、远处跑来的狗、骑在马上的娜莎构成了画面中的空间关系,而这种空间的关系正是人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两个镜头在视觉形态建构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奶奶为莎娜讲述黄狗故事的镜头处理,压暗背景使老奶奶的特写更为突出,侧光的表现使老奶奶的面部如刀刻的雕塑一般,时间、岁月、信仰、人性的种种都凝聚在这充满敬畏的视觉形态之中,镜头构成本身仿若一段久远美丽的传说。其民族思想的哲学意味也就随之呈现于观众的面前。

娜莎家转场的一段镜头建构也十分值得回味。在蒙古包被渐渐收起,固定镜头置于蒙古包之上,以完全垂直的俯视方式构成画面,拍摄视角展示了强烈的图案感,从而引发观众的认同。镜头中蒙古包顶部的苫布被渐渐揭去,露出蒙古包的龙骨,这正是千百年来,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未曾改变的生活方式,从而引发更多的联想与思考。这种充满浓郁象征意味与仪式感的视觉形态的建构,恰当而自然地承载着这个游牧民族的文化精神。

二、民族电影视觉形态建构的理论分析

民族电影的视觉形态建构特点,其根本是人与电影的关系问题,作为画面效果的直接呈现,视觉形态构成在电影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本文所研究的电影视觉形态主要是指,电影镜头的画面造型元素建构后所呈现的形态特征,可以通过景别、拍摄角度、光线、影调、色彩、运动等画面造型元素来直接表现,还可以通过画面造型元素与表现对象的结合,使画面形式表现的意义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与延伸,产生更丰富的内涵。

关于电影视觉形式表现和视觉感知,两者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和微妙。人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感知、把握和创造虽然是多层面的,而关于视觉艺术形式的审美判断又是个复杂的过程,人的生物属性及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对视觉感知判断过程产生影响。首先,基于人的生物属性对视觉感知基本规律的分析主要着眼于艺术的自律性。不同时代与不同的文化特征对视觉感知与审美判断有着不同的习惯,但对视觉感知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对视觉心理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其次,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分析,不同的视觉形态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的视觉感知产生的影响要在文化领域中解读。明白了前者的根基,才能真正理解后者的延伸意义。(如图1)

图1 人对艺术形式的视觉感知层面分析示意图

(一)人的生物属性与视觉感知的基本规律

理解或解释某部电影视觉语言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和制造符合普遍视觉规律的指导性原则。人的视觉感知具有本能的审美感受,这是视觉形式感受的基本层次。这包括自然本能和人的视觉经验与生理机能综合体验。

第一种类型是人的生理本能与视觉形式的自然属性相适应。这个层面可以产生感官的舒适、快感与本能反应。例如,人们对美丽风景的迷恋或是人们对特定的比例具有相同的喜好。黄金分割比是典型的例证,黄金分割令人信服反映了生物结构的某种规律,这种规律是生理的需要,因而能引起人作为生物体的视觉快感的共鸣。在电影的画面建构中,黄金分割的应用是屡见不鲜的。

第二种类型是建立在视觉经验基础上的心理感知层面的反应。它是生活感受、视觉经验与生理的综合体验。苏珊朗格说:“要想使一种形式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一种动力形式。第二,它的结构必须是一种有机结构。整个结构都是由有节奏的活动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生命所特有的那种统一性。”①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论解释了审美经验的形成,该理论认为,“在外部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知觉组织活动以及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统一。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式,而一旦这几个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异质同构),就可能激起审美经验。”②审美知觉是一种运用“力”作为媒介对事物的表现性的知觉,当视觉形式上的“力”的心理感受与自然物的“力”的式样在结构上相契合,那么这种力的结构支配下的视觉形态就具有了表现性。

在电影的视觉形态建构中,力的式样同样是视觉活动的基本性质,镜头中力的活动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不仅在于它对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在于它对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有意义。当我们在欣赏好莱坞动作片的时候,往往镜头的视觉形态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种由于力所带来的视觉快感正是视觉经验基础上的心理感知层面的综合体验。

(二)人的社会属性与视觉感知的基本规律

生活环境的影响和社会文化的制约在改变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审美判断,形成了相应的具有民族视觉审美特征的差异,这种差异传递给观赏者不同的民族文化及人文特征的信息。人的社会属性对视觉感知的影响极为复杂,同一个视觉形态(图形、样式)在不同的视觉语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解读及审美意味。视觉感知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情境层面的影响,包括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内在心理层面的影响,包括文化、心理、修养等因素的影响。

1.外在情境层面的影响指视觉形式本质特征所具有的形式感(包括色彩、质感、形态等),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差异化的审美意味。我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面对同样的视觉对象,清晨或黄昏、阴天或晴天,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2.内在心理层面的影响指审美主体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心理环境等不同的情境下对视觉形式认知的影响。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元素的情感表达与信息传递。中国“龙”图案是传统样式,是吉利、祥瑞的象征,而在西方某些地域,“龙”却是黑暗势力的代表,是邪恶的化身,这是文化差异功能造成视觉审美判断的不同。

由于生存环境不同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视觉审美取向,反映出了各民族对视觉形式的选择,也融入了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核。电影视觉形态的审美认同体现着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诉求,尤其是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是其它别的社会所没有的,所以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类型。”③

许多视觉形态的建构是抽象在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上的,对于大众视觉审美的植入性渗透,不仅成为民族电影产品的消费取向,同时也解构和创造着电影文化本身的视觉审美取向,这种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必然在电影中得以延续。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其视觉呈现的背后隐匿了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并有着浓郁的唯美情结。日本民族的文化有超强的适应性,具有牺牲精神、坚忍、含蓄的特征。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从自然环境到风俗民情,始终展现着唯美的画面,遵循着扬美抑丑的原则。他在作品中高度渲染、赞赏了人性美这一永恒的主题。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充分考虑到视觉形式的社会性,大量采用了低角度的镜头设置,主体刻意地置于画面中心。严谨而工整的画面构成、唯美精致的影像风格,洋溢着东方之美的人文精神。富有独特民族审美意味的视觉建构与日本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都体现着浓厚的创造意识与民族特色。具有民族视觉风格的民族电影不仅可以成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对象,同时也解构和创造着民族电影文化本身的视觉审美取向。

三、结语

电影视觉形态的民族化,并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形式的外表,而是要在文化生态体系中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并通过电影语言满足观众的需求。如何找到有本民族风格并兼具时代特征的电影视觉语言,如何形成独有的视觉构成特征及表现风格,成为摆在我国电影创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注释:

①崔波.阿恩海姆视知觉中的“力”[J].群文天地,2012 (05):247.

②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6.

③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60.

1.[英]贡布里希.秩序感[M].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26-207.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624-625.

3.宋杰.民族题材电影的螺旋式发展节点:现实主义的回归——以蒙古电影《小黄狗的窝》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2(05):36-44.

4.[美]罗伯特·考科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系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建构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建构游戏玩不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