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政务”: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2017-04-26刘奎汝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村务农村基层政务

文/刘奎汝

“微政务”: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文/刘奎汝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在民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各级政务微博、微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通使用,喻示着政务新媒体应用已进入全新的“双微时代”。“微政务”与农村基层治理在细微、便民、亲民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内在的契合,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村基层政府应通过打造公共服务的全新理念,让政务公开实现信息有效传达的同时提升农村基层治理的公共服务能力。

微政务;农村基层治理;政务微博;政务微信

一、引言

201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多次指出,“充分运用中央新闻媒体及所属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立足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政务公开自有平台”。“微政务”应用的日益广泛,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打造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政府管理模式提供了新途径。截至2016年9月30日,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6.2118万个,其中政务机构微博12.3208万个,公务人员微博3.8910万个。最新数据显示,在前一百名的城市中,三四线城市的排名有明显提升。①这主要是因为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微博用户比例在提高,推动了相关区域政务微博的发展。与此同时,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1000万个,政务微信公众号超过5万个。[1]

“微政务”是指由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以“微博+微信”为主要平台的电子政务2.0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方式。政务微博,作为信息平台其传播方式具有强媒体属性,一直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侧重于对外的宣传、形象树立和信息公开;而政务微信采用的订阅号形式是服务平台,与民众沟通方式更加亲民,侧重于服务性,两个政务平台相互互补,以最快捷的方式发布通知,及时发现舆情,积极回应处理百姓需求,打造公共服务的全新理念,让政务公开实现信息有效传达的同时提升农村基层治理的公共服务能力。“微政务”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务“双微”改变了政府机构的信息传播观念和方式,它以一种更为直接、亲近的方式“走入群众”,腾讯大浙网的总编辑傅剑锋说,“微博以媒体发布为主,微信的核心功能是以点对点的互动,注重于民生服务为主,微博和微信平台联合,可以更加多元化。”[2]

二、“微政务”与农村基层“微治理”的融合

“微政务”从中央到地方,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不断深入到基层政府的管理工作当中,而这种“双微联动”的政府管理新模式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与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更为契合。

●“细微”特性的融合

“微政务”第一特性在于“微”,通过这种“微”方式,以小见大,为每一个“微民”提供最丰富、最便捷的基层服务。微博可以让公众利用任何一个“微时段”,随时随地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对政务微博、政务微信进行浏览关注,获取政府的信息动态和政策走向,积极自由地发表言论意见,参与评论投票;微信不仅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接收通知信息,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信息,图文并茂,与百姓拉近距离。同时微信公众号具有点对面、点对点的传播互动关系属性,点对面功能是面向所有订阅该账号的微信用户,这也可以看作是微信的发布功能,具有广而告之的效果。点对面传播是微信公众号的标志性功能之一,最体现其“公众”的特性,让每一个订阅者成为“微民”。 此外,微信还具有点对点的属性,这是基于微信本身作为一种社交媒体所具有的人际传播的媒介功能。虽然微信公众号拥有众多的订阅用户,但是在每一个用户眼里,微信公众号只与自己产生互动,通过回复关键字,用户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内容,体验到个性化定制的微服务。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也是一种“微治理”,它的“微”在于关乎农民的“细微”生活,百姓关注民生生活,而民生生活重在“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

●“便民”特性的融合

截至2015年12月,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1.70亿,相比2014年的1.46亿增加了2391万人,增幅为16.3%;手机网民占农村总体网民的87.1%,相比2014年提升了5.2个百分点。同时,手机上网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台式机(63.4%)和笔记本电脑(25.6%),成为农村网民的首选上网设备。②所以手机上网是农村网民的主力军,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广泛,更在于它的使用便捷,对于农民来说方便使用,也易于携带。微博微信的传播技术拓宽了用户体验,最直接体现在信息内容都能直达手机终端。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也可以来源于基层百姓的投稿,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用户的消息都会以文本的形式贮存在用户的手机中,可以随时、反复翻阅并保存。在农村基层百姓的生活中,手机不仅是人际联络的通讯设备,更是快速了解外界信息的载体,通过微博或微信媒体公众账号推送的消息,获得第一手的新闻资讯已经成为接收社会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微博微信自身所具有的即时通讯功能更具广泛的用户使用量,涉及百姓年龄范围非常广泛,利于政务信息最大化的宣传、通知和接收。农村基层治理重在便民,农村基层治理应“轻”管理,“重”服务,服务不仅在于是否全面周到,更在于便捷,易于获取。

●“亲民”特性的融合

微博微信的线上活跃度非常高,信息更新和传递频率大,最重要的是与“微”民互动性强。农村基层有任何重大突发事情,在微博微信上都能够及时响应,通过主动发布信息和对公众疑问及时澄清,建立起通畅的沟通渠道,帮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及时有效地避免恐慌情绪和遏制谣言的传播。同时,微博微信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这种开放互动性,为完善农村基层服务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也更加亲近农民百姓。农村基层治理是政府管理的第一线,是最亲近百姓民生的最前沿,是亲近百姓、关心民生的具体执行者,亲民是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的头等要务。

三、“微政务”建设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实践探索

2014年5月6日,以“双微联动,服务升级”为主题的2014政务微博微信高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1家机构同时开通微博微信,实现“双微联动”,政务新媒体应用进入全新的“双微时代”。会上,腾讯正式推出政务微博微信模板,将微博微信平台进行打通,在微信公众平台可直接进行微博的读写操作以及转发、评论。微博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打通,真正将政府在微博的信息宣传以及微信的便民服务打通,有效实现政府两个核心工作的融合,既达到做好新闻宣传、传播政府权威资讯的目的,又将便民服务送到百姓手边。

●农村基层政务微博建设

一是完善村务信息公开与监督。微博作为新兴媒体技术手段,不仅丰富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而且也把基层政府和民众置于平等的舆论地位和低成本的诉求发布平台上,使得政务信息公开速度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更有针对性,增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便捷性和边际效益。同时,由于微博在网络上的开放性和公开性,政务微博不仅把农村基层工作通报给每一个村民,也相当于通报给整个社会,接受来自全国人民的审查和监督,同级政务微博之间也可以相互对照、查漏补缺,学习先进单位的优秀管理方法和服务。二是可以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比如在微博自定义回复中提供衣食住行、医保农务、招工村务等业务事项,分别由数字1-6代表,同时可以更为细化地分列出子选项,关注网友可随时随地通过私信进行查询,既可以大大降低百姓跑腿频率,也可以减轻办事窗口重复咨询的工作压力。三是可以促进政民良性互动。通过政务微博不仅可以了解到最真实的群众建议意见,还保持了党政部门和民众密切联系的关系,增强了互相信任,促进政府公开透明、倾听民声、问计于民、吸收民智,成为民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微博的投票功能成为一个方便村民平等表达诉求和意见建议的平台,凡涉及百姓重大利益的事务,政务微博都可以通过设置合理议题,鼓励网友进行讨论甚至投票,更直接地为政府行政提供信息,使政策更为科学、务实,也鼓励了村民积极参与的热情。

●农村基层政务微信建设

一是即时通讯性强,线上互动活跃。对拥有3亿用户基数的微信平台,政府开通微信,就等于把线下服务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且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最具有前景的移动端,这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政务服务的颠覆。微信公众号可以定时推送村务信息和高频率咨询服务,为村民百姓随时随地解答问询。二是平台升级便捷,功能丰富。村务工作关系村民的衣食住行、生活琐事,所以村务工作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变数更多,而微信公众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功能可以随着村务和村民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功能窗口可以即时增添、删减,丰富的服务信息量和简单明了的界面设计,可以为村民提供掌上微信办事、业务咨询、政务通知等,打造具有个性化、地区特色化的微政务服务典范。三是微信群的使用简单且功能强大。微信群对于年龄大、智能手机使用不方便的村民来说也是容易上手的,很多50或60多岁的老人通过子女亲友的帮助都能顺利使用微信群的基本功能。微信群的开通,直接实现了压缩会议、精简文件和减少常规检查等方面的改革,成为村委会开展各项工作的指挥中心。从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到大队长、村民,都可以实名加入本村微信群,村干部可及时安排村务工作,村民也可以即时获取村委会各项通知信息,反应需求。村委干部把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图片、文字、语音或小视频等方式发送到微信群里,从村支书到村民都能一目了然,信息公开与工作监督同步进行。

“微政务”作为新的政务形式,其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大大提高了农村基层治理的效能。但是,在实施中还应该注意防范风险、把握节奏。就微博而言,微博由于具有公开性,网络环境复杂,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高,对运营者的要求较高,是把双刃剑,对于条件不成熟的或缺乏网络舆情应对经验的基层而言风险性高。而且如果过于注重粉丝数量,甚至出现政府购买“僵尸粉”来应对一些舆论压力时,政务微博就成了政务舆论的负资产,值得警醒。对微信而言,要注意循序渐进。建设农村基层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在信息获取方式上,微信开始就要避免求大求全,应踏实耐心,从小处做起,从细微处着手,根据村务特色和村民特点来打造,一步一步进行完善,否则容易虎头蛇尾,最后反倒成为鸡肋。而且与微博不同,微信公众号要注意把握信息推送量,才不会引起反感。

[1]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6-27 .

[2]李冠辰.我国“微政务”管理问题研究——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为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4,(3).

注释

①参见《2016第三季度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源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年11月9日。

②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发布于2016年8月。

刘奎汝,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行政管理系讲师,行政管理硕士,研究方向:电子政务、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解梅娟

D422.6;G206

10.13784/j.cnki.22-1299/d.2017.02.005

猜你喜欢

村务农村基层政务
多举措提升村务监督的有效性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