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时代特征
2017-04-26吉喆
文/吉喆
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时代特征
文/吉喆
青年人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他们政治参与方式日趋理性、参与形式多样,同时,他们也受到经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存在政治参与积极性与冷漠性并存,政治参与的功利性趋势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当代青年;政治参与
一、前言
“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1](P138)而何谓“政治参与”,中外学者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界定。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政治参与指“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为。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2](P608—609)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行动”。[3](P4)这一观点对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魏星河通过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阐释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为。这种活动是依法的、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对公共事务或政府决策进行个人或集体意愿表达的行为。[4](P20)由此观之,青年政治参与,可以理解为作为公民之一的青年群体在认可国家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程序或正规渠道,有秩序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政治观点,以此影响国家或政府的政策来维护自身和集体利益的行为。
二、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我国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2020年后中国大学入学率将达40%。因此,作为青年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将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社会主要力量。以培养理性的“政治人”为目标,将大学生引入体制内部,使其通过合法、理性、适度的表达方式和参与方式行使自身的政治权利。大学生通过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能够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治实践与政治参与,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有效地提高对政治体系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在加深对政治体制认同的同时,获得更多实际的政治知识、积累政治经验、形成政治技能,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与政治觉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我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并将其外化为自身的政治行为,实现了知识从内化到外化的全过程,完成政治社会化的转型。合法、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增强青年人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认同感,有助于我国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也能够使青年切实地认识到信息、知识及教育水平对于自身的价值,促使其更多地收集社会信息,提高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时代特征
首先,当代青年政治参与自主性逐步增强,被动参与逐渐减弱。在以往的一段时间内,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多在学校老师、工作单位的动员鼓励下进行,其抱着“随大流”的心态被动参与。部分青年缺乏政治参与需要的最基本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出现政治盲从的现象。自1993年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累计已有3.82亿人次以上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7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到2946万。青年人逐渐在学生会、社团、志愿者协会等自发组织中展露热情。众所周知,当代青年普遍接受高等教育,本身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国家机器的运行模式,在内因与外因的双重作用下,他们也顺应时代潮流,更加关注“国事天下事”,对重大国内外时政要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民族担当意识与爱国主义逐渐得到彰显。
其次,政治参与形式多样化,网络政治参与日渐成熟。根据王明生教授的观点,如果从政治参与的方式出发,暂且将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划分为两大领域,现实政治参与和虚拟政治参与,由于目前网络参与是虚拟参与的主要方式,所以接下来的分析就直接用网络政治参与代替虚拟政治参与。
当代青年人现实政治参与是很丰富的,包括参加社会组织,大学生群体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级的学生干部竞选,党员同志参加推选党代表和人大代表的选举,还有积极入党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而网络政治参与则以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存在于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活动之中。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互联网发展的中心由“广泛”向“深入” 转换;其中,手机网民规模逐步稳定增加,达到5.94亿,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并且我们知道青年人是智能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对青年人而言,已经逐渐成为其进行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学者陈凤兰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概括为:开放、自由的政治参与;草根式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理性与非理性并存。[5]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近些年来兴起的网络政府平台、人大代表公开网络账号来与网民进行互动、开设网上政府领导信箱,还有大量的网上社区论坛,这都为青年人政治参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网络具有平等、开放、互动和隐蔽的特点,还有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征,它既给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挑战。
再次,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日趋理性,但是政治参与“理性经济人”成分渐趋浓郁。青年人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目前热门的一些政治话题,譬如“反腐”“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制改革”等等,而且更多的是采用一种提建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建议,近些年兴起的当代大学生联名给人大提“议案”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一有秩序的政治参与。
在看到青年人政治参与日趋理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本身也是“经济人”的事实。例如,有大量的青年人积极入党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入党前十分积极,入党后却变得消极,这种入党前后的落差着实使人失望;仍有不少人只是思想上入了党,但是行动上迟迟没有入党等。类似这样的政治参与屡见不鲜,可以说,这部分青年的政治参与不是基于一个国家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基于自身的利益甚至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唆使才去主动参与政治的。
最后,当代青年政治参与冷漠趋势依旧存在。吴太胜博士认为从外在的政策环境看,青年政治参与遭遇“制度赤字”的碰撞。加之面临的心理困扰,导致政治效能低,冷漠化现象得以存续。[6]不容否认,在很多层面的问题上,青年人的“发声”往往会被曲解甚至是不予理睬,这直接导致青年的政治参与的成就感极低。这个道理与西方国家少数党选民的选票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从而带给选民的心理落差一样,会间接导致放弃自己的权利。青年群体的关心国家、关心时政和关心民族发展的心情,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上的差别,过度的理想化与现实发展脱节使青年人的声音得不到很好的倾听,严重挫伤青年人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导致部分青年对政治生活的冷漠。
四、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引导
首先,增强青年政治参与的动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身上所具有的能量是巨大的,他们热情积极、感情饱满、个性张扬、坚持正义,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如果能正确引导并加以利用,将对我国的政治参与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应当通过进一步提高青年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为青年人提供其进行社会监督和社会批判的平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民族忧患意识,以一种责任意识的培养来促使当代青年更加积极参政。
其次,拓宽青年政治参与的渠道。美国学者卡尔·科恩认为,民主要求通过具体的设施才能进行有效参与。基于目前青年主要的政治参与方式,笔者认为这种“具体的设施”的构建应主要从制度化参与渠道和网络政治参与渠道两方面进行设计。
在此值得留意的是现实政治参与亟需相应的制度化政策措施的保障。无论是参与党团组织还是竞选学生干部,无论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就某项重大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都需要本着程序正当和适度灵活的原则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使之成为青年人保护自己权益的法律武器。
网络政治参与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主要渠道,但是我们不容否认网络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为尽量规避网络参与的弊端,我们亟需对网络参政议政进行规范性程序设置,各级相关机关要加强网络安全与秩序性管理,健全和完善网络立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鼓励青年人通过网络就现行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发表自己的评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园管理;鼓励他们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或是人大代表个人主页,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参与讨论。
再次,加强教育,提升青年政治参与的成熟心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物质世界的发展。加之,价值观决定方法论,青年人对政治信息的把握和认识能力直接决定了他们政治参与的行为。如果青年的政治敏感度低、政治参与心理不够成熟,那么很容易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青年人政治参与修养,在感性面对政治局面的同时不失理智,塑造成熟的政治参与心理。既要预防青年人因其权利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参与动机不端正、义务意识和规范意识淡化而引发狂热的政治参与,也要防止青年人因其政治参与冷漠化、政治效能过低而引发普遍的政治“无声”。
[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陈凤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负面影响及其应对[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6).
[6]吴太胜.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考量与态势期望[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7]宋立会.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吉喆,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公民政治参与。
责任编辑李冬梅
D432.6
10.13784/j.cnki.22-1299/d.2017.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