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2017-04-26文│任

教育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情笔者数学

文│任 虹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文│任 虹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根据“学情”设计学案

“学情”首先是“学(生)”,然后是“情”。教学活动唯有走进学情深处,顺学而行,才能聆听到学生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比如在教学六上“体育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设计学案,笔者进行了学情调研:20个点可以连接多少条线段?

调研情况:

问答情况 正确的 想法正确的,答案错误 空白的人数 6 20 7百分比 18.2% 60.6% 21.2%

笔者根据调研情况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回答正确的孩子在课外班学过,知道可以利用组合公式进行计算(20×19÷2=190),得出正确答案,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计算;想法正确答案错误的孩子,他们是单一的画图方法,但由于数据比较多,画到几个点的时候就放弃了,还有的学生就画乱了:当数据较大时,学生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设计学案时,笔者进行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通过多种方法的呈现,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在课堂生成的资源中学习

课堂生成的资源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是课堂学习中自然生成的。

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有价值的问题是重要的生成资源。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引发学生发现探索,提升学生的思考力,使生成的问题成为学生研究问题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为可能在学习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比如在“体育中的数学问题”教学中,在上课伊始,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小组赛:每组8人,赛制:单循环),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每两人赛一场,一共要比多少场?问题来源于学生,研究学生想要研究的问题。

又比如: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设计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产生本节课要研究的课堂资源:画图、枚举、列表、计算。因为只有每个人都有了独立思考,他们才有了与对方交流的基础,才会与别人的方法作比较,才会有话想说。

在有效的对话中学习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体验、观念,是共同发展的过程,增值的过程,生成的过程。

课堂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心态下,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给他们足够的表达机会和时间。例如在“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疑,因此每个孩子在展示自己的研究方法时,总会提问其他同学,“你们谁读懂我的方法了?”孩子们就这样在相互说明、相互补充、相互质疑中开始了对话。笔者作为组织者,适当提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吗?”“看到这种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这两种方法之间有联系吗?”通过这些关键性的提问,组织学生学习,让本节课的学习始终在教师的掌控中,在重点提问中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孩子在对话交流中有了新的收获和体会。在对比中,学生学会了评价,学会了欣赏。这样的过程,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建构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学习。

快乐数学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它更关注的是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积累研究的经验。因此,在快乐的数学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思起来,问起了,辩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作者单位: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学情笔者数学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老师,别走……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