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净化室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

2017-04-26辛艳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净化住院血液

辛艳红

(吉林油田总医院急诊科,吉林 松原 138000)

血液净化室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

辛艳红

(吉林油田总医院急诊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室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血液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出现发生院内感染的人数、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对院内感染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3例院内感染,发生率6.67%,对照组11例,发生率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血液净化室管理模式,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减少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血液净化室;院内感染;因素分析;管理措施

血液净化室是肾病患者如尿毒症等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已有的资料显示[1],我国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进行的患者已经超过百万人数,且仍以每年1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由于血液透析属有创性操作,且患者常常会因为疾病特点存在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现象[2],因此,血液净化室患者多数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院内感染,不仅给患者的疾病治疗带来影响,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将对血液净化室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以期为院内净化室感染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血液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5.13±1.21)岁;病程6~48个月,平均病程(12.53±2.0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主要包括血液透析前的常规治疗准备;常规消毒;常规血液透析。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1)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尿、粪便等,及时发现患者的感染情况;(2)制定相应的陪护管理措施和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3)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消毒操作;(4)加强对血液净化室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5)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出现发生院内感染的人数、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对院内感染管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人数、患者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人数、患者治疗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和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人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人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平均住院时间(天)观察组 45 3(6.67%) 9.01±1.25 13.47±1.15对照组 45 11(24.44%) 10.41±2.33 13.96±2.03 P<0.05 <0.05 >0.05组别 n 院内感染人数 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月)

2.2 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患者中共计42例患者对血液净化室管理模式感到满意,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36例满意,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会由于透析不充分、机体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年龄等因素,成为院内感染易感人群[4-5]。血液净化患者一旦发生院内感染,将会对疾病治疗极为不利,不仅耽误对疾病的治疗,还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治疗费用和治疗风险,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损害。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仍为常规管理,结果显示,除平均住院时间相差无几外,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给我们日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严格的医疗器械消毒工作,规范的家属陪护制度,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以及不断提高的医务人员意识管理,都是有效预防血液净化室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1] 管淑萍.血液净化室规范化管理及感染监测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12):1116-1118

[2] 陈瑞琍.血液净化中心院内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6):84-86

[3] 金阳华.血液净化中心院内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40-41

[4] 甘晓英,陈秀君,殷慧敏.血液净化室院内血液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14,49(8):717-719

[5] 蔡圆圆,李茜茜,李 娜.护理管理在血液净化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2):68-70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59.5

B

ISSN.2095-8242.2017.003.582.02

猜你喜欢

净化住院血液
妈妈住院了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陶色净化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