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光市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以及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对FD治疗的影响

2017-04-26贾春娟吴华清王焕英张广林陈铭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功能性有效率

贾春娟,吴华清,王焕英,张广林,陈铭莲

(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寿光市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以及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对FD治疗的影响

贾春娟,吴华清,王焕英*,张广林,陈铭莲

(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进行护理,通过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结为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习惯因素以及心理心理因素三大类。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释放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门诊部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腹胀、腹痛、上腹部灼烧感等,甚至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及时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1]。但通过观察发现,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为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改善治疗效果,并考察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的影响,本研究以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23~65岁,平均(44.26±2.28)岁;病程为1~5年,平均(3.43±0.54)年。实验组男、女各19例;年龄22岁~67岁,平均(45.85±2.34)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3.62±0.38)年。两组患者资料数据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危险因素的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是否有吸烟、酗酒的经历,饮食偏好,睡眠规律与否等。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用药的方法,并叮嘱简单叮嘱患者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实验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康宣教:对患者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情况,致病因素,治疗药物,让患者对于该疾病有充分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②心理护理:亲切地询问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内心所承受的压力,鼓励患者尽情倾诉,同时教会患者一些减压的方法,例如与朋友谈心、听音乐、进行户外活动等,让患者能够适当为自己减压,及时将内心积压的情绪发泄出来。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应该使用一些促进消化的食物和饮料,例如水果、蔬菜、酸奶、苹果醋等,同时还应注意营养的均衡,食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④运动护理: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例如每日晨跑、周末登山等,不但有利于血液的循环,还能够有效促进肠胃的蠕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工作和生活压力也能够得到宣泄。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睡眠、食欲、心理状况均有较大好处。⑤生活护理:告知患者,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且也能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对于患者作息、饮食进行监督,让患者早睡早起、远离香烟和酒精,拒绝垃圾食品,并且定时定量用餐。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相关症状明显消失,半年内无复发现象;有效: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相关症状有所改善,半年内偶有复发,但症状较轻;无效: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相关症状仍然存在,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呈恶化的趋势,半年内反复发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生活质量判定方法:并通过询问以及患者口述的方式了解患者治疗后的睡眠状况、食欲状况以及心情状况,从睡眠、饮食、心情三个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优。

心理状态判定方法:让患者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SAS/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分数越高,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危险因素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可能会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心理状态不佳、生活方式较为混乱以及饮食方法不科学。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38例,其中24例有吸烟、酗酒、熬夜经历;有偏爱油腻、酸、辣食物或者是暴饮暴食、临睡前吃夜宵的饮食习惯31例;表示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并时常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中22例。实验组患者38例,其中有吸烟、酗酒、熬夜经历23例;有偏爱油腻、酸、辣食物或者是暴饮暴食、临睡前吃夜宵的饮食习惯32例;表示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并时常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中21例。由此可以看出,心理不健康、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而不良饮食习惯是最危险的因素。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差较大,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在睡眠、饮食、心情等三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n,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n,s)

对照组 38 71.35±4.25 72.53±4.22 69.57±3.63实验组 38 86.43±4.96 87.35±4.37 88.45±3.37 t 5.86 5.92 8.70 P<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均较高,且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大,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比(n,s)

组别 n SAS SD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8 72.47±3.28 35.49±2.27 68.37±2.94 34.47±2.55实验组 38 71.96±3.56 49.86±2.56 69.44±2.86 48.38±2.65 t 0.26 10.48 0.61 9.08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非器质性损伤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并且趋于年轻化[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但是医学实验证明,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习惯不科学容易导致该疾病的发生[3]。

为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本研究对该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吸烟过多、酗酒、睡眠不规律,并且饮食习惯较差,常常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和饮料,用餐时间和进食量不规律,还有一部分人表示心理压力过大,睡眠质量差、食欲不振[4]。由此可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结为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习惯因素以及心理心理因素三大类[5]。

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指导患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SAS评分、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影响,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赵 珺.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7(13):60+59.

[2] 常香丽.功能性消化不良106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200-201.

[3] 刘艳芬.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6):2274-2275.

[4] 黄载伟,陈丽萍,肖 冰.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数据库的建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06):907-911.

[5] 孙 华,王丽萍,白 路.个性化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运用观察[J].生物技术世界,2015,8(11):146.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03.578.02

王焕英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功能性有效率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6种“败性”饮食习惯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