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农村美术课程资源之我见
2017-04-26柳燕
柳燕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23-01
新课改以来,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美术专职教师匮乏、美术教育资源短缺、基础配套设施缺乏的情况。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由此暴露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囿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仅靠农村学校现有的资源显然是不行的,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的。
因此要打破学科本位与教材中心的观念,依托乡土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在自然资源、社会生活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的美术课程资源优势,拓展美术实践活动空间,开展校外课堂。将各种本土资源整合到美术实践活动中,注重美术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传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将美术教育发展成“人文教育”。
一、走出教室,以自然为师
《全日制义務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活动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以大自然为美术课堂,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去学习。自然环境是美术教学最好的素材之一,自然环境既可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以为美术的写生、采风等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农村有着美丽的自然环境——广阔的农田、流向远方的大河、河堤两旁是整齐的白杨树,村头有成片的鱼塘,鱼塘岸边种满了垂柳。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家乡的自然山水,感受家乡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带领学生到村外的树林里、小河旁去看、去听、去摸、去嗅,感受落叶、沙土等材料的特性,观察、写生各种小鸟、昆虫、家畜、家禽等。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创作、欣赏活动,其轻松自由的气氛是美术室内课所不能比拟的,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学生缺少美术学习材料的困难,而且可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陶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到田间地头,以劳动为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艺术来源于劳动。远古先民的艺术构思与创想正是来源于看似平凡的日常农业劳动,因此土地与劳动可以说是孕育艺术美的母体,生生不息。正是有这种天然的联系,在农村进行的美术教育更应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环境,让孩子自己从乡土中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
农村儿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常常看到父辈们忙碌农活的画面。春耕时节,田间地里牛耕人忙,抛撒秧苗,平整田地,运送肥料。夏收时节,大片大片的麦田被联合收割机“吃”个一干二净,“吃”完了麦穗,再“吐”出麦粒,如此轻松,装好袋,拉回家晾晒。金秋时节的果园,人们的笑脸更是乐开了花,一个个手捧硕大的果子忙着搬运装车,诱人的果香飘然而至……。隆冬时节,宰杀年猪的热闹场面也能让人感到生活的幸福美满,人们个个喜笑颜开,屋檐下还吊着一串串玉米棒子、火红的辣椒,旁边的公鸡也还在打鸣,好一幅农村生活美景图。孩子们参与其中,亲历这火热的劳动场面,观察劳动时的人物动态,环境变化,体会人们劳作时的心情,学会画面的构思与选材,描绘出充满生活气息和倾注个人情感的生动画面。
三、依托乡土,以民俗为根
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还有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还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正月十五的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舞狮、扎花灯等群众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深受人们喜爱,不仅赢得百姓的喝彩,更给孩子们带来难得一见的艺术大餐,我们可以通过现场参与、观摩,引导学生进行速写练习,而后进行再创作,很容易产生一幅幅充满喜气而又具有民间特色的作品,让这美好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定格在画面上。端午节来临之际,以“家乡的端午节”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学生去调查端午节的来历,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民间故事传说,探询端午节为什么门前要插上艾草或菖蒲,以及儿童穿着绣有五毒图案的鞋和裹肚等有关的问题。回族的开斋节到清真寺参加庆典活动,参与制作、品尝回族特色食品,走访回族老人,学习伊斯兰教文化。活动过程中以速写形式进行素材的收集,继而进行儿童画创作。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民间风俗加深了解,增进民族感情,还培养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创作能力和综合探索的学习能力。
朱仙镇年画、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饺子、拜年、清明祭祖、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都是非常好的美术课程资源。
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发正是遵循了美术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弥补传统美术课程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认知、观察、分析、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过程,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学生亲历实践才能做到。相对“落后”的农村以它独特的方式保留着原本的那份清纯古朴,传承着古老的艺术文化,这是一笔财富,是学生实践学习的大课堂,更是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艺术教育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