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代诗词赏析之我见
2017-04-26鄂佩燕
鄂佩燕
【摘要】中国古诗词是文学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赏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全国许多省市都将“古代诗词赏析”列入了中考的考试范围,纵观大多数试题,它所要求赏析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概括诗词的主要内容;赏析诗词中某个词语的妙处及作用;赏析诗词中某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概括诗词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赏析古代诗词呢?我就这个问题及以上的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中学 古代诗词 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83-02
一、根据诗人的生平、思想、所處的背景去赏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和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中,尤其是边塞诗,既有塞外环境的恶劣,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同时,诗人的生活经历也是领会诗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他在抗金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却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写出了许多描写征战生涯,抒发壮志难酬的诗篇。如:《破阵子.为陈同甫状词以寄之》这首词中诗人仰天长叹发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愤,所以进行诗歌鉴赏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
二、从诗词的风格、流派和语言特征去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风格是诗人在选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创作风格是恬淡自如,王维的创作风格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的创作风格是清新飘逸,杜甫的创作风格是沉郁顿挫。诗歌流派是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当数女词人李清照。她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但内容迥异。前期生活幸福美满,多写闺中之乐,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后期命运坎坷艰辛,多抒发流离的苦楚,丧夫的痛楚,国破家亡的哀痛。她的《武陵春》这首词,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三、根据诗词的标题和诗词中所写的意象,去理解
理解诗词所写的主要内容标题是诗词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诗词的灵魂,同时它又像一个人的眼睛,通过它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如赏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标题“钱塘湖”和“春”这两个词,再结合对诗歌中的“早莺”、“新燕”、“浅草”、“乱花”等意象的初步了解,以及学生的生活积累经验就可以基本断定作者所写的是钱塘湖早春的优美景色。
四、从诗词中的关键性词语入手,结合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作用及妙处
诗词是通过意象来揭示主题的,而意象又是通过具体的词语来凸显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作者正是采用“黑云”、“甲光”、“角声”、“塞上”、“易水”、“霜重”、“鼓寒”等富有地域特征和事物特征的词语,把战争的残酷、形势的危急、将士的勇敢通过色彩和声音的角度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刻画了他们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不畏艰险、慷慨赴敌的气概和以死报国的豪情壮志。
五、找出诗词中的关键性句子,体会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掌握诗词中的关键性句子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对诗词整体内容的理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单这两个句子说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们结合全词来看就大不一样了。政治上的失意,妻子的亡故,弟弟的远在他乡,这一切都使他抑郁惆怅,并且对月发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责备,但豁达、乐观的苏东坡很快从自己的个人幽怨、惆怅中解脱了出来,向自己的弟弟,也想普天下的离别之人喊出了发自肺腑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里作者对亲人的感情得到了一种升华,由对弟弟的祝愿上升到对普天下的离别之人的衷心祝愿,这也是这首词能长久感动人们的原因。
六、从修辞的角度和表达方式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作者为了更准确、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它们来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如赏析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辞官回乡的自己比作“落红”,将苦难深重的祖国比作“花”,通过这组比喻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回乡,但他还会一如既往为祖国、民族效力的赤胆忠心。
七、从作品的构思立意、环境的特点、人物的形象去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的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所以鉴赏诗歌应从作品的构思立意、环境的特点、人物的想象去鉴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这方面杰出的代表作品。这首小令,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的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飘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进一步领悟诗歌鉴赏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