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体验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2017-04-26樊迪
樊迪
【摘要】合作体验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开展合作体验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合作意识,提高自自主探究能力。本文分析了合作体验学习的意义,并探讨了合作体验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 数学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24-02
一、合作体验学习的意义
合作体验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和策略,它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活动的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强调小组目标达成及小组总成绩的评价和鼓励。
合作体验学习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特征。面授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能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建立及能力的培养,而合作体验学习创建的是和谐共处、主动参与、团体合作、共同发展的环境。
合作体验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活动空间。合作体验学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小组学习中,数学教师充当了一个导演的角色,让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合作体验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和全面发展。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與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合作体验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划分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的基本编组原则。组内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使竞争具有公平性。教师可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技能等差异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每组至少有两名以上成绩较优者,一名中等生和两名左右的学困生,并由组员推选出一名学科长。明确学科长职责,充分发挥学科长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组内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组员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明确自己在小组内所承担的职责,明确小组合作要达到的目标。
(二)明确学习的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合作体验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合作体验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合作体验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认识小数”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在知识的讲解前,带领学生进行一个买卖的活动。教师准备一些文具,并提前标注好价格,让学生办买家和卖家,“一本练习簿的价格是4角8分,我这里有1元钱,那卖家要找我多少钱?”以这种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接触到小数,然后教师可以穿插着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拎出来,课本上有很多插画、案例等,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看似花哨的课本中明确哪些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时创造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准备,使学生一开始便进入激奋的学习状态之中。问题情境是不是合理直接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创设的问题应当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但是大多数教学的问题以及内容不太适合学生直接开展合作学习,这就需要老师们挑选甚至是从新设计安排。在学习有理数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有理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是否一定是正数?较小数减去较大数是否一定是负数?并回答原因。”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探索性,相对来说可操作一些,学生易于研究,进入合作的角色也相对简单,学生们互相交流并且独立思考,答案也就很快得出。但是当学生们遇到障碍时,教师就要做出相应的指导,比如可不可以使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加法法则来探讨解决。
(四)联系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提高合作小组的学习教学素养关键在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分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例在学习长度单位时,让学生课下以个人形式测一测自己父母的提高,以小组形式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学习计算图形面积,可以让学生实践测算学校花坛的面积,这样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任务,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只趣随之激起,以合作形式使教学课变得异彩纷呈,魅力无限。以达到教学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激发学生合作动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时,应从真正的合作需要出发,发掘有价值的内容,使合作成为需要,让合作的欲望自然流露,合作的行为自觉生成。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行这个内容时,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副三角尺(30°60°90°和45°45°90°)。当教师提出:你能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学生就很自然的左顾右盼,寻找他的合作伙伴了,同桌之间的合作自然生成。
(六)重视教学评价
我们在评价合作体验学习的效率时,一般都是捆绑式评价。即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合作体验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励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要知道,合作体验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为此,教师应当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评价时要关注不同学生心理、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和评语等;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并引进竞争机制等。
三、结束语
合作体验学习能够提高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在实施小组教学时应当师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合理地分组,明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和生活情境,重视教学评价等策略提高合作体验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立红.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J].吉林教育:综合,2016(15):26-26.
[2]赵卫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2):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