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课程创生

2017-04-26邢鹏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有效性

邢鹏霞

【摘要】学前课程创生是幼儿园教师主动根据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实际,结合幼儿园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以促进学前儿童多方面经验有效增长和建构实现其全面主动且富有个性地发展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强调发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师看作教育研究者和课程设计者,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幼儿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有效性 课程创生

【中图分类号】G6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93-01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指出:“儿童由一百种组成。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手。一百种思想,一百种思维方式、游戏方式、说话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时时关注孩子的所作所为,发现孩子的兴趣、需要,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际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观察力、洞察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一些情景,往往压制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幼儿园的大部分活动都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在活动过程中按部就班的进行教育教学,为完成活动而活动,致使幼儿置于被动地位。课程创生取向认为幼儿不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知识的积极创造者。针对以上问题,该文特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增强教师课程创新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幼儿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是在具体实践情境中教师与幼儿开发、创造适合自己的课程的过程。教师课程创生意识淡薄,是幼儿园课程创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原因有三:一是幼儿园长期征订一些固定的幼儿园课程及与之配套的课程资料,并把它们视为唯一不可更改的课程资源,大大阻碍了教师的课程创生意识。二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缺乏创生概念以及相关理论。幼儿园教师只是按园内规定的内容及自己在活动前的设计进行活动,很少思考在活动中会遇到哪些突发问题和解决办法。当遇到问题时会避而不谈,直接转移到活动中。三是师生关系严重影响课程创生。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在活动中观察幼儿,倾听幼儿的问题、意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蹲下身子和他们平等对话。其次,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表达机会,使孩子在教师面前想说,敢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最后,把孩子看成是“小老师”。幼兒随时准备好要帮助我们,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想法、建议、问题、线索和方向。借助理解、支持、宽容、激励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来点燃幼儿的学习火花,主动积极地参与幼儿的活动;增加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融入到幼儿的活动中,成为幼儿的玩伴,和幼儿共同游戏、探索、操作;在活动中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课程创生的关键,教师要与幼儿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转变教师角色,合理建构和优化课程创生

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课程创生取向认为,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幼儿是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课程创生过程就是教师和幼儿持续成长的过程,因幼儿的心灵是需要点燃的火炬,而不是由教师拿知识来填充的容器。教师和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师要重视与幼儿之间进行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幼儿瞬间产生的思想予以肯定、支持和诱导,并做出决策,生成课程。幼儿园教师要以园内规定的课程资料为基础,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改编部分不适合本班幼儿的内容,并对活动进行全面构想。教师不仅要重视园内的资源,而且还要把目光投向园外,利用有利于课程创生实现的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在家长资源的开发方面,教师在了解各个家长的职业特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基础上,本着充分尊重家长意愿的原则,多角度合理利用家长。在社区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积极为课程创生服务。例如,可组织学前儿童参观附近的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电视台、餐厅、邮局、超市、食品加工厂、消防队等单位,邀请这些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为儿童讲解示范。教师应具有对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文化景观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载体进行挖掘的意识和能力。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挖掘日常生活题材进行课程创生

课程创生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挑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作为教师必读的三类书:自己所教学科的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跟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书。”这也意味着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必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都将服务于教师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的学习,还应注重实践,在一日活动中挖掘题材进行创生。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积极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去。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教师可以留心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富含艺术韵味的场景、事物以及幼儿能够体验到的情感,将其记录下来。创生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活动的组织者要立足于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要让活动具有价值性。

四、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创生

现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近年来教师可利用的新的课程资源,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是今后教学的新趋势。目前,已有城市幼儿园和一些乡镇幼儿园引入了互联网,这既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也为教师的继续学习及与家长、专家、同行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和桥梁。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文本、图片资料及声视频资料,可直接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创生环境,同时,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家园合作,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美)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杨晓萍.从课程创生取向看幼儿教师角色的重塑[]].幼教博览

[5]向海英.幼儿园课程创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13.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师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