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校大学数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7-04-26张辉李应岐敬斌
张辉++李应岐++敬斌
【摘要】研究性教学不仅是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本文将研究军校大学数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前者表现为数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解决现在大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后者是将研究性教学元素渗透于课程教学中,提升大学课堂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数学 研究性教学 必要性 可行性 角色定位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编号:15BZ74)、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6JK1696)资助。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7-02
大学数学课程不仅是数学其他理论课程的基础,而且扎根于实际问题中,是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触角。在军队院校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能够适应部队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旨在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内涵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以培养学员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为目标,通过教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按照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学员自主地从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现实生活和军队建设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开放的情景中,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表现具有个性的行为,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1.教学过程以教员为主,难以体现学员主体性
大学数学教学较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员将内容滔滔不绝地讲给学员听,全然不顾及学员的感受和反应,教员是知识的传输者而非指导者,学员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非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对于教员而言,充分体现主体性和主导作用;对于学员而言,有助于发展接受能力,却忽略了探究能力的发展,其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立。
2.注重知识传授,缺少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
教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组织教学,只注重经典理论传授和重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而不注重培养学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员代替学员思考,让学员接受的是知识结论。这种方式不能促使学员形成和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概念图式。
3.教学与科研脱离关系
教学的目的在于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把科研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恰是学员学习的过程。一些年轻的教员由于科研经验不足,不能把科研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违背了高等教育的职责。这种科研和教学不能很好的结合现象普遍存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三、军校大学数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数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研究性教学主张探究性教学和学习,教员和学员都是研究者,二者都为科学而共处,并以研讨为工具连接研究和教学。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员探索和发现规律和特征,使学员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实施研究性教学正好体现了数学学科发展的要求。
2.解决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
研究性教学本着“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以开发学员智能为核心,促进学员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研究习惯的培养为目标”的原则,发挥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效应”,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時,研究性教学注重教员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学员探究与学习的结合,通过学员在教员指导下的自我探究,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激发学员的创造性,锻炼学员的研究能力。
3.促进学员研究性学习
大学数学传统教学强调数学的抽象性,学员是被动的接受者。研究性教学对学员的要求大大提高,要系统的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提出并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因此,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员应该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员,而学员应该成为研究型的学习者。
四、军校大学数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
1.课程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教学元素
研究性教学必须渗透于大学数学的教学中,重点研究如何确立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课题活动或项目设计等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情境创设,使学员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激励学员探究科学问题的热情,结合课程知识讲解前沿内容的产生背景、研究方法和存在问题等,提高学员对学科发展的整体认识,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员开展专业课题前沿研究的自信心。同时,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锤炼学员严谨的科学素养,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2.提升课堂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的种种困难,需要教员进一步研究课堂教学本身,要准确、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员准确、适度地定义概念;重点、难点及破解难点的办法要合适;适时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方法进行讲授,把握好节奏,给学员留出思维空间进行讨论,一堂课的最后有“句号”也有“问号”,使每一节课都更具吸引力,并通过学员听课的积极性,来提升教员讲课的情绪,通过师生的互动,来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和教员的主导作用,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3.教员角色的重新定位
研究性教学对教员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员的首要工作是设计“问题”,然后是创设有利于学员主动参与探索的情境,鼓励、引导和帮助学员积极有效地开展研究。于是,教员由传统的“外在依附”向专业的“内在生成”转移,成为一位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引路人”。因此,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员不是主宰教学的权威,而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不是知识定论的传声筒,而是“作为一个带着理智、情感、智慧、与学员平等的个体,来超越简单知识的授受,参与到深层次教学情景的创造性建构之中。”
参考文献:
[1]李亚峰.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92-95.
[2]武玉红,刘强.关于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6):168-169.
[3]程向阳.对大学数学研究性教学的探讨与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58-61.
[4]张辉,李应岐.高等数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速读,2015,1:57.
第一作者简介:
张辉,男学历硕士,1982年7月出生,籍贯河南获嘉,研究方向大学数学教学和差分方程概周期性,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