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途径

2017-04-26郑丽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语言输入语言习得口语教学

【摘要】本文引述了克拉申中最佳语言输入的必要条件,提出了口语教学的原则,探讨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指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些误区。

【关键词】语言习得 语言输入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2-02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5月起开始英语口语考试。首先在部分重点院校试行,然后逐步在全国实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必将促进英语的课堂教学,帮助我国大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下面笔者将从语言习得理论、语言输入与口语教学原则方面探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

一、语言习得理论的提出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 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论。输入向人们解释了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如何发生的。习得是在可理解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形成的。输入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有语境(context)的帮助。在第二语言习得的问题上,克拉申强调的是外部语言环境,即语言习得离不开语言输入。如果说乔姆斯基(N. 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过分地强调人类在习得语言过程中内因所起的作用的话,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则强调的是人类习得语言必不可少的外因。从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关系来看,人的语言器官和大脑的发达程度给人类学习语言提供了生理基础,而丰富的文化社会环境则给后天的语言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正确和恰当的语言输入将会使语言学习的效果更佳。一些学者曾对语言输入加以补充,认为最佳语言输入应该是在口头的、自然的语言。这些说法都不同程度地说明了语言习得与语言输入之间并存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笔者认为在外语教学活动中,语言输入和口语教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二、口语教学过程中语言输入原则

依据克拉申提出的最佳语言输入的四个基本条件,怎样把握这个“度”才能使语言输入在口语教学活动中产生最佳效果?笔者认为要体现以下原则:

(一)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situation)。

话题的选择应有利于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的语境。语言功能不能单靠语法结构来确定,还要看上下文和场合,因此话题的选择应能充分覆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各种交际功能,交际功能的选择不但要体现掌握语言的正确程度,而且能反映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

(二)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contextualization)。

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以一定的角色、对一定的对象说话,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三)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交互性。

信息的获取和表达都是在参与交际的各方之间互动地完成的,语言交际涉及交际目的、情景、场合、相互关系等,这种交互性在口语交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不能从语言形式出发。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词汇和语法才可能有效地进行交际,但对语言形式的控制主要通过语言交际功能来体现,在设计交际情景的时候应尽量体现这些交际功能。

三、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口语课的教学涉及到教材、教师、教学手段和学生四个方面,四者协调配合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这四方面体现以上提到的口语教学原则。下面我们来逐一考察这四个环节,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

(一)口語教材的优劣首先要看语言是否能学到,是否地道。

口语教材的选用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主要以外籍教师为代表,他们大多不使用固定的教材,而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交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以课本为依据,主张使用固定的教材。从对学生语言功底的培养来看,使用一本较固定的教材更为理想。一方面给学生提供评议素材,便于学习积累;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掌握教学,事半功倍。然而,教材的选择是个难题。国外编著的教材生动活泼,但往往不合中国国情,而国内现有的教材又存在形式单调、语言老化等弊端。

(二)合适的口语教材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演出的脚本。

课能否上得成功,能否上得有声有色,要靠教师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口语水平要高,尤其要善于引导学生和设计活动。教师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指导者、参与者,要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1.教师应树立一个正确的语言观和外语教学观。

笔者认为,口语教师应走出一个误区,即语言习得是儿童的专利,成年人只能靠语言学习来有意识地获得语言知识。克拉申指出,语言习得比语言学习更重要,只有通过前者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摆脱母语的束缚,自由地运用目标语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摆脱母语的束缚,所以语言学习始终未能转化为语言习得。乔姆斯基认为人具有天生习得语言的本能,是因为人脑中存在一个遗传的“语言习得机制”。这种习得机制如果能够及时受到语言输入及外部语言环境的启动,语言学习就会转化为语言习得。也就是说,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是来自外界的语言输入。体现在口语课上是指教师为学生营造出来的外语环境。

2.口语教师担负唤醒学生“自然学语能力”的重任。

英国外语学家帕默尔(H.E.Palmer)认为,要完全掌握一种语言是依靠两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和自然学语的能力。前者指有意识、有目标充分利用智力和逻辑思维的方式学习语言。这种能力一般只为成年人所有。而自然学语能力人人都有,成年人由于已掌握了母语,已养成根深蒂固的母语习惯。所以他的“自然学语能力”受到压抑,处于“潜在状态”。这种潜在能力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步骤训练重新唤起。要学好外语口语,必须首先加以专门训练,以唤醒他们的自然学语能力。这一艰巨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教师的肩上。

(三)口语教学应围绕功能和一定的话题开展技能训练。

课堂活动应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回答、复述、描述、情景对话、看图说话、下定义、释义、讲故事、口头作文、现场讨论等。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步进行:

1.提倡“贵在参与”阶段。

教师可以在课前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为课堂创造良好的气氛。目的在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引导每个学生都开口。无须在意学生的语法及结构错误,重点放在交流的话题上。在口语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越多,热情越高,教学效果就越佳,也越能证实教师的语言输入时恰当的。

2.进行针对性训练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对学生强调语言的正确性和语音语调的标准化,培养口头表达准确的意识。机械性的重复操练有助于学生获取语言技能。教师可以将对话用朗读、背诵、给上句接下句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些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但对于掌握基本的交流语言却效果良好。由于课堂教学形式的相对单一,可以给学生说明教学目的的同时采取做游戏、猜字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巩固提高语言基础之后,应进一步强调语境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短句、句型。可以给出语境,让学生自己创作对话,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英语口语,从而取得质的进步。同时给学生提供英美社会文化习俗知识、教学的重点在于实际运用,检验学生对已学语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3.改变其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阶段。

习得第二语言免不了母语的干扰。学生常常在使用外语时不由自主地套用母语的模式,由此所产生的语言学家称之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操中介语者与操本族语者进行交际时往往因为自己得不到对方理解而感到困惑。解决问题途径是将第二语言习得者置身于该语言的环境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母语的干扰,通过外部语言的渲染使其逐步改变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4.学生是口语课的主角,口语课是让他们锻炼口语,提高水平的地方。

然而,往往出现老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或不说的现象。出现这样的问题,当然有教师的责任,但从学生方面来看,也存在不少心理误区。期望学习者能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觉悟下走出这些误区,构建正确的学习理念。

四、结语

本文一开始引述了克拉申最佳语言输入的四个必要条件,提出了口语教学的原则,强调了教材、教师、教学手段和学生四个环节的相互配合。需要指出的是,口语课的教学和口语水平的提高都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法,还是交际法,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语言的实践和运用。语言教学形式可以多样,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还有待于个体的自觉参与,否则,即使有出色的教材,优秀的教师,多样的教学手段,他还是无法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担当口语主角,才能达到提高口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Krashen.S.D.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New York:Longman.,1985:152.

[2]杨惠中,金艳.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解释 [J] . 《外国语》,2001(1):58-62.

[3]邹申. 论口语测试的真实性 [J]. 《外国语》 2001(4):102-105 [M].

[4]戴炜栋. 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 [J]. 《外语届》,1997(6):75-78.

[5]束定芳.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35-238.

[6]桂诗春. 语言学方法论 [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7:136-140.

作者简介:

郑丽君(1980,6-),女,湖北石首人,中南民族大學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语言输入语言习得口语教学
可理解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课堂的作用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