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系统化研究及对策思考

2017-04-26张希颖辛红左愿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国际化交流

张希颖+辛红+左愿远

摘要: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人才的国际化需求,而这又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如何推进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对学校的职工素质、文化机制和制度机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机制和制度机制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本文从中入手,全面探讨国际交流合作的要求和對策。

关键词: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系统化

人力资源是国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特殊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教育作为引导方法,但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国内的教育方式过于保守,而且接受的国际理念和思想十分有限,这也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的一些重要人才缺失,因而,开展国际化合作,促进教育途径的创新和发展也显得格外重要。而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系统化研究及对策方面入手,将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当下增强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情况

(一)与国际交流的需求增加

对于高校而言,国际化合作的主要方向就是保证长久的方向以及制定科学的计划,而且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计划内容与方向,加速落实与推行。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相应的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建立了合作部门,处理相关的合作事务,即如交流合作部、国际交流办公室、留学生信息管控机构,进而保证国外留学生与国内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二)获得一定的合作效果

自从国际交流合作被作为高校的日常工作以来,也获得了相应的效果。首先可以体现在生源范围的增加,特别是别的国家到国内留学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学习范畴也由单一的中文语言学习增加经济、科研、金融等多个行业,而国内多数高校也在促进国际交流工作的创新同时,不断调整合作模式,从而加大对传统理念的突破,这些成功也是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根基所在,为未来发展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三)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支持

对于政府来说,高校教育国际化有利于专业人才学习国外更加先进的技术,从而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一定的帮助。这就使得各国政府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持支持的态度,并在此态度上给予相当宽松的政策优惠。对于学校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校内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利于保证学校的长久发展,提高学校的地位。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各方都表现出乐见其成,甚至是大力支持的态度。

二、增强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

(一)发挥自身优势特征

虽然当下多数高校已经对国际交流的意义有所认知,但是一直未能探寻找到与国际高校沟通与交流的关键之处,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他们未能展示自身的特点与优点。因此,就国内而言,各个高校首当其冲应当深入展示自身优点与特色,并将其作为资本以获得国外高校的认可和支持,然后与后者通过共同经营或者创建合作项目作为支持,而且增加联系以保证盈利水平和发展前景。诸如,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在单个学科具备的充足师资,将其作为谈判资本,与国外院校进行共通,以争取合作创办该类型的科研项目,并且将自身师资优势与国外先进技术进行配合,最终保证教师的技术能力提升,同时还能争取更多项目投资。

(二)增强教师队伍素质水平

作为高校交流合作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支有国际意识、视野和交往能力的师资队伍,对于提高校园国际化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积极引进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优秀留学人员;引进外国专家对校内教师进行指导;公费鼓励教师出国进行进修等。这些都有利于使得教师的国际化素质得到提高;与政府进行合作,创造一个留学回国人员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留学人员在国外所学的知识,为国内高校国际化服务;通过校内优惠政策,充分吸引有留学经历的人员来校任职。

(三)减少认证繁琐流程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出国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而且出国程序较为繁琐,即如户籍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往返多次出生地与学校进行确认,从而造成出国多有不便,很多学生对于出国也存在抵触情绪,因而要避免这些问题产生,同时让更多学生能够进入国际环境进行学习,加大国内外交流,则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即如学生只需要提供身份、学籍以及家庭情况证明,就可以进行出国学习与培训[3]。

二、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结构急需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国际竞争越加激烈。为解决这些难题,必须要专业的人才来为我国经济的转型、管理等方面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作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高校必将国际化合作作为培养新型人才、提高人才质量、拓宽学校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尽管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但其外部制约因素也仍然存在,比如国家的文化差异等。为解决这一问题,还是需要我国政府、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波.浅谈对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2):22-23.

[2]戈玲.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3,08(08):101-102.

[3]刘海涛.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3,01(01):22-24.

作者简介

张希颖(1986.5.21),女,汉,河北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工程师。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国际化交流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聚焦港口国际化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