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学习共同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
2017-04-26何星
何星
(深圳市龙华中心小学 广东深圳 518100)
摘 要:学习共同体注重学生者之间或与助学者之间的学习体验,能够有效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日益凸显,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引人深思,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构建:1.结合语文课程与教学,因学生而异建立的“以一对多”的有效学习共同体;2.以兴趣为准建立的“随机分组”的动态学习共同体;3.借分享之名建立的“亲子互动”的长效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因材施教 兴趣主导 亲子分享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最早倡导学习共同体的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家博耶尔(Boyer.E),他指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而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助学者的引导功能,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这三种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显得格外重要。
一、因学生而异,建立“以一对多”的有效学习共同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会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受到班额、教学进度、课程内容等限制,很难形成。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就是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①的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差异,学生已知了什么对于老师教什么非常重要,因为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所以,要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建立起师生学习共同体,还得对症下药。
根据检查预习情况(制作老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评价表,每次课上前5分钟进行检查),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如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概括文段的能力,总结作者的写作特点,提出疑问的地方,读后的感受等,将分属不同层次的学生归为一类,每一类都可以与老师形成“以一对多”的学习共同体,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因学生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情景进行有效的教学,并根据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布置不同的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以兴趣为准,建立“随机分组”的动态学习共同体
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②事实上,语文课堂成为“一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语文课程外化形式主要包括字、词、句、篇、章,主要通过主题式的文本组成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有所差异,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情境、教学内容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造成差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各个学段都设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不同的问题和角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让同一兴趣点的学生组成一个群组,形成学习共同体,提出疑问,确定目标,分工合作,形成结果。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同一节课里分一次组,也可以根据老师设置的环节进行多次分组,每一次有相同兴趣点的学生都不同,所有每一次分的群组也不完全相同,形成自由拼图。这种分分合合的形式不仅让学生能够完全投入课堂教学,还大大激发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强化了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探究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益处多多。
三、借分享之名,建立“亲子互动”的长效学习共同体
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提出,要将21世纪的学校建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支撑学习共同体的是“公共性”与“民主主义”两条原理。“公共性”原理就是指要构筑相互开放门窗的、异质文化相互交流的空间。“民主主义”原理就是指儿童、教师、家长每一个人都成为主人公,实践“多种多样的人共同生活的生存方式”(杜威语)。为此,要组织开展家长和市民参与教学、协助教师共同培育儿童的“参与学习”的实践。③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离不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更多的关注。
“分享”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它并不像讲座、上课、训练那样需要高规格、大容量、上档次的准备和展示,可以简单、也可以翔实;可以是直接讲述,也可以是间接演示,形式多样,内容多变。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新型玻璃》,学生可以将教材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讲述给父母听,分享这几种玻璃的特点,让家人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其实也是在间接的通过分享开拓思维,有心的家长自然会由此及彼,延伸至现实生活中科技动态的讨论,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由此可见,孩子与家长的分享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交流,更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这种对话和互动,不一定每一次都是孩子主动,家长也能够带领孩子开拓更大的空间進行分享。如一年级关于春天的的短文和诗歌,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户外寻找春天,一起分享春天的美丽,引导孩子文字的同时,感受真实的自然环境,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再如有关农村生活的单元主题,家长有更多的生活阅历与孩子分享,有时,这样的亲子对话甚至比课堂上的文本解读更接地气,因为真实,所以有更深刻的感触。
所以语文课堂中的习得和家长参与社会生活的经历达成衔接,孩子与家长之间形成对话通道,以分享之名,形成“亲子互动”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随着语文学习内容的变化和家庭生活的饿变化而能得到良好的维持,总有新鲜人,新鲜事。这种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注,从而促进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结语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以一对多”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让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可以成为常态,对于尤为重视情感体验和精神成长的语文教学来说,每个生命的个体都应该得到最充分的尊重,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又根据每个孩子的差异在课堂上生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服务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课程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语文学科重在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这样的特点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这样形成的“随机分组”学习共同体随时可变,因学生的自主选择而变,因学习内容的不同维度而变,变了学习共同体时间和空间,却保证了学习共同体的稳定和长久。学生也在共同的合作学习中学会了与他人分享成功、体验收获,获得进步,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的学习分享是校园生活的缩影,家长的参与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让孩子更加重视自己的学习,虽说“亲子互动”学习共同体是以家庭为平台,从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将家庭创设成了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另一个教育平台,而这个平台相比于学校来说,伴随孩子的时间更长,影响更为深远。
以上三种学习共同体都因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特点和学习阶段而定,“以学生为主体”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准绳和标杆,无论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是家长与学生之间,一切都是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能够有更加丰富的生命体验,有更加充足的学习资源,有更加独特的问题视野,有更加准确的语言感知,继而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共同体中不断地补给营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能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补给站。
参考文献
[1] 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余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
[2]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0
[3] 佐藤學.转折期的学校改革——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