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2017-04-26李建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李建云

( 甘肃省临夏市積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甘肃临夏 731799)

摘 要: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和穿插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对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初中美术教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希望对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教学 渗透 分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国家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是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探索将情感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从而陶冶中学生的艺术情操,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美术教育是初中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教学阶段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而且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情感教育也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接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初中美术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提高初中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提供前提条件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初中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在学生的整个教育历程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各方面的能力还处于形成阶段,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老师的教育素质对于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美术教学同样也不例外[2]。要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首先应该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老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相应的提升,老师的教学素质不仅限于美术方面,还包括综合的教育素养[3]。尤其对于情感教育来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影响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情感教育。老师要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选择适当机会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给学生美的感染和熏陶,并且以美术教学为载体,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情感体系的形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情感素材的挖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细心的老师可能会发现,美术教材中含有大量情感教学的素材和资源,如果老师能够将这些情感素材加以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情感教学效果的提升[4]。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渗透情感教育,老师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发现和挖掘。在美术教材中,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等这些素材比比皆是,老师应该对这些素材进行很好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顺其自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比如说,在七年级美术教材中有关劳动一节的美术欣赏课程中,就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素材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尤其对于当前的家庭现状来讲,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在家里一般都是娇生惯养,对这些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以美术欣赏课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比如,在九年级美术教材中,学习“中国美术历史”一节的时候,老师也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欣赏我国古代画家的著名画作,感悟作品背后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以恢弘悠久的艺术文化为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

3.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情感教育理念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没有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节奏完全由老师掌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感教育也无法得到有效开展,美术教学也是如此[5]。所以,为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应该创新课堂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开展。具体来说,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训练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该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教材内容上,可以有意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让学生从丰富的教学素材中学会欣赏艺术和感知美术的能力,进而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对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教学素材的发现和挖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璐.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下旬,2014(1):115-115.

[2]周舟.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6(6):62-62.

[3]胡艳群.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6):116-116,117.

[4]唐思敏.浅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及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5(6):135-135.

[5]潘娟.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之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206-207.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