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7-04-26徐红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学问题策略研究能力培养

徐红梅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学生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冲动。”由此可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历来研究和探讨一下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数学问题 能力培养 策略研究

一、问题背景

笔者听了一节二年级的组内交流研讨课,教师在练习环节通过ppt呈现了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一位阿姨带了50元,鱼的标价是28元,蔬菜的标价15元。然后通过提供的这些信息鼓励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认为学生提问不会存在难度,可是快一分钟过去了,大约只有二分之一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请了几位同学发言,然而发言的学生并没有将三个数量信息结合起来思考,未能提出最终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善于发现数学问题,课堂上总是被动地解决教师预设好的问题,懒于思考。也有少数学生发现了问题,但却不举手发言,没有参与的愿望和热情。长期依赖于此,学生缺失了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必然得不到提升。

二、影响小学生 “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发展的探因

在教学中影响和制约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因素是什么?经过研究与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1.教师教育理念滞后

有的教师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大容量”,享受课堂环节的流畅和教学活动的一帆风顺,认为学生只要跟随自己完美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自然会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以为然或敷衍了事。

2.教师教学策略欠缺

有些教师也期待改变和尝试新的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现问题,但由于组织引导能力有限,经常是有放无收,学生在发现问题时海阔天空,教师没有及时有效地给予指导;或是教师缺乏必要的提问策略,忽视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没有让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发展脉络,经常以问题的无序和无效草草收场,学生又开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研究策略,落实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策略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思考、总结、提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1.精心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愿望

教师不仅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放飞学生的思维,还要精心为学生创设数学情景,提供数学学习材料,引发学生质疑猜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愿望。

(1)创设凸显知识核心的数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特点,创设数学情境。如在教学“1千米有多长”时,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淘气的测量日记(课件出示):“我的床长2( ),我的书桌高80( ),从我家到城市公园是6( )。”学生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出许多指向知识核心的问题: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有的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可能见过“千米”这样的长度单位,这时就会思考“1千米有多长”……

教师要善于创设凸显知识核心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发现问题意识。

(2)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现实背景中,将数学知识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

如在教学“辨认方向”一课时,教师用课件出示自己居住的小区平面图,在简单介绍之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到:老师的家在什么位置?从大门怎么走可以到老师的家?小区广场在大门的什么位置?……

这样源于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愿望,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习惯,培养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素养。

2.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点燃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

课堂中教师要充分点燃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平台,让问题提出更深入,更有效。

(1)在鼓勵中敢于发现问题

一些学生担心发现的问题会被老师否定或受到同学嘲笑,所以不敢发现问题,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才会敢于发现问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课始和学生谈话:昨天同学们自学了课本内容,那么在自学过程中有没有想问的或者你觉得很重要、需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摇头不语)

师: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谁能在看似明白的内容里发现问题,表明你是一个会思考,会探究的孩子,比一比,看谁会发现问题。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思维开始碰撞,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老师不断微笑肯定,对问题进行整理,以学定教,很快明晰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2)在评价中善于发现问题

评价是共鸣、反馈、交流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指导学生不断指向知识的本质,从而善于发现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分米、毫米的认识”一课时,一位教师这样问到:看到课题你想问什么?

生1:我想知道分米、毫米是怎么来的?

师:你想了解分米、毫米是怎么产生的(板书:产生),看来你有追根溯源的探究精神。

生2:我想问为什么要用分米、毫米?

师:你想知道“分米”、“毫米”的意义(板书:意义),这是能从生活角度思考数学价值的优秀品质。

生3:我想问“分米、毫米”与学过的“厘米、米”有什么关系?

师:想了解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板书:联系),能从知识前后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

在老师如春雨般的评价中,学生发现问题的幼芽破土而出,教师富有指导性的评价,让学生逐渐掌握发现问题的角度和思路,提升了思维品质。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紧密结合教师本身的课堂教学,深入反思与实践,探究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通过问题的提出,不断丰富学生数学思考的角度,拓展数学思考的深度,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XDKT3120。

猜你喜欢

数学问题策略研究能力培养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