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促“效”
2017-04-26唐佳文
唐佳文
(新昌县青年路小学 浙江绍兴 312500)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既有科学性又有知识性的综合学科。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科学教学中应尽力追求一种富有儿童趣味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中探究世界,认识世界。
关键词:小学科学 有趣 有效
提到科學,我们总是会联想到严密的实验推理、严谨的实验过程,按部就班的实验步骤,好像不这样,就不能体现科学的学科特点,与科学精神违背。可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只是小学生,他们需要养成一定的科学习惯,但他们更需要一个充满乐趣,让他们感兴趣的科学课堂。[1]
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设法激起儿童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去有滋有味的学习科学知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尝试。
一、导入悬念化
课堂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匠心独具,巧妙别致,就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激起求知欲。而对于越是神秘的东西,学生想一探究竟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2]
1.魔术式导入——瞬间激发学生兴趣
充满魔术情趣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陈建秋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这是什么?”(气球)“吹过气球吗?”(吹过)“用嘴吹不稀奇,今天老师要用这个瓶子来吹气球,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演示:把装有小苏打的气球放在醋瓶子上,气球逐渐变大。) 我想如此魔术般的开头,学生一定对瓶子和气球的两个“宝贝”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再来观察研究小苏打和水自然就水到渠成。[3]
2.破案式导入——紧抓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特别崇拜神探,沉迷“破案”。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上《月相变化》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讲述“月亮破案”的故事: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他年轻的时候曾做过律师。有一次,他受理一个案子,在审讯中,被告大喊冤枉,而证人却一口咬定他目睹被告人犯了罪。证词是这样的:10月18日(农历初六)晚上11时,证人站在一个草堆后面,亲眼看到被告人在草堆西边二三十米处的大树旁作案,因月亮正照在被告人脸上,所以他看清了作案人的面孔。经过分析证人提供的证词,林肯宣布此案属于诬告,证词是伪造的。林肯做出如此判断,他的根据是什么呢?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随着课堂活动的进行,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林肯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月相,案发当天晚上是上弦月,晚上11点时,月亮已经西沉。即使证人把时间记错了,月亮还在西边,如果被告人脸向西,月光照到了他脸上,而证人是藏在树东边的草堆后,所以证人是无法看到被告的脸的;反之,被告面向证人,月光照在被告的后脑勺上,证人也不会看到被告脸。
科学探究本身就是一个解谜的过程,运用层层抽丝剥茧的破案方式,既营造了课堂良好的氛围,又引领了课堂探究的步伐。
二、实验趣味化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探究实验,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诸多要素。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趣味性、创造性,才能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欲望。
1.适当改进实验让现象更明显
教材中一些实验看似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实际进行探究实验时却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实验时间要求过长,实验器材相对缺失,实验现象不够稳定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完成实验改进,让科学实验有目的性地调配出趣味性。
如《金属的热胀冷缩》一课,教材中介绍的原实验方法是让学生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由于钢条导热慢,学生实验时间较长;钢条“膨胀”现象非常微小,经过大头针的“放大”实验现象还是不太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但无法得出满意的实验结果,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为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就需要将实验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将大头针连接在一个简易电路上,然后通过蜡烛加热大头针,使其膨胀伸长接通电路并点亮小灯泡;冷却后大头针收缩,电路断开小灯泡再次熄灭。改进后的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而且操作简单,学生对热胀冷缩的现象认识变得更直观、深入。
2.适时引导让学生更自主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来唱主角,引导学生自主地设计科学实验方案,并积极尽情参与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感叹科学的奇妙,收获科学的奥秘。
如《磁铁的两极》一课,让学生自行设计验证条形磁铁哪个部位的磁力比较大时,一边让学生介绍设计的实验方法,一边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演示实验操作过程。然后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主解决,比如:遇到回形针往边上跑的现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有些用手指挡着,有些放在桌上挡着,各个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问题顺利得以解决。
可见,适时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更浓厚,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解决了“拦路虎”,并且还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语言幽默化
童趣科学课堂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童心的教师,不仅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差异,进而关注情感,态度、价值、知识、能力、心理等智、体、能的全部,甚至能为每个人设计适合其发展的课程,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充分发展的自由。童趣科学课堂上的教师,真正拥有一颗“孩子的心灵”——会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会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会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为孩子创设一个舒展自由的平台,给他们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自由,让一个个甜美的梦想飞起来。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维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那就是幽默。”恰如其分的运用幽默可以使师生之间产生亲和力、默契感、信任感、真诚心,可以使课堂变热闹,思维被激活,悟性被开发,可以使艰深难懂的知识化为浅显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在活泼的师生交互中習得知识,习得能力,使科学知识借着幽默的通道快捷地吸入学生大脑。
例如有位老师在上《电磁铁》这课时,原本电磁铁的性质特征要用很长的文字来总结归纳的,如“通电线圈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等等。而当时老师却将几个特点都简略为“可有可无、可南可北、可大可笑”。简洁语言所富有的魅力,使学生听得轻松,科学概念记得也轻松。该老师在说完六个“可”之后,紧跟着一个“可口可乐”,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幽默简单,而教学任务也圆满完成。再如上《比较水的多少》这课介绍量筒使用方法,教师可以用“杯壁下流”来替代“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让液体缓缓流入。”可见,教师的语言不仅能把沉寂的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还具有化枯燥为有趣的神奇。
四、延伸常态化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教育。然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单纯的靠课堂四十分钟的探究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出发,结合探究活动的实际情况,把课堂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从横向、纵向、解决问题等方面向课外延伸,把大量的探究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的延续下去。
1.寻求支持——合力
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需要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
校园是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大课堂。科学老师应尽可能地争取学校领导和任课老师的支持,为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如在校园里开辟种植园、养殖园,丰富校园动植物的种类,建立小气象站、小小天文台等等,让学生不出校园就有蚯蚓可挖,有食物链可观察。家校形成合力,是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保证。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家里进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非常重要。如学生把蚯蚓带回家饲养、探究实验,家长不赞成,甚至把蚯蚓拿去扔掉,探究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我们科学老师要在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之前用各种形式与家长联系,说明探究活动对孩子们成长的意义,寻求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让家长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探究活动条件,有时间与孩子一起探究、外出考察,帮助孩子解决一些他们年龄阶段无法解决的困难,督促孩子进行持续的观测等等。
2.活动指导——细致
课外探究活动教程一般没有教师在身边指导,由于学生年龄小或刚开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课外探究活动的问题宜小不宜大,操作宜简不宜杂,指导也必须细致到位。
如三下种植凤仙花活动,有的学生说自己家里没有花盆;有的学生说城区里到处是水泥地和绿化带,不知道从哪里取土;有的学生说把凤仙花的种子弄丢了;……这些对于成人来说可能是小事,但对于学生来说都成了大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所以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让学生考虑、提出在课外探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再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让课外探究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做到从易到难。
总之,童趣科学课堂是建设以儿童为本的课堂,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儿童需求,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回归儿童本性的自主有趣的课堂。让我们用趣味去触动儿童的心灵,用趣味去焕发科学的魅力,让学生快乐在课堂,享受在课堂。
参考文献
[1]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2] 范晴洲. 用趣味触动儿童的心灵——趣味科学教学的实践与运用[J] . 吉林教育,2010,23:5.
[3] 陈景生.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小学科学课堂的趣味性[J] .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