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党镇烟后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2017-04-26段明强
段明强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德党镇气候条件、烟后玉米生产现状、开发优势及存在问题认真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今后烟后玉米开发思路及对策措施。
[关键词] 烟后玉米 生产现状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84-01
近几年来,由于德党镇种烟区域广,种烟面积高达25000亩,加之常年有效积温高,年降雨量丰富,给烟后玉米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发烟后玉米生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养殖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烟后玉米种植现状及开发优势
1.1 烟后玉米的种植现状
2010年尝试在松林村开展了250亩红单3号间套种示范,获得亩产220公斤平均产量。2011年示范种植4886.5亩,平均亩产量312.3公斤,新增粮食152.61万公斤。2015年烟后玉米种植已达12350亩,平均单产每亩365公斤,最高单产达每亩390公斤,为全镇增加粮食产量4013750公斤。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单产、总产逐年提高,稳粮、增收成效突显,有效确保了全镇的粮食安全。
1.2 烟后玉米的开发优势
1.2.1自然资源优势。德党镇烤烟种植区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常年有效积温高,季节差异小,干显季分明,烤烟采烤后的大量余肥致使土质肥沃,能充分满足玉米前期生长的肥力需求,大大节约了投入成本,是发展烟后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
1.2.2技术优势。近几年,通过不断对烟后玉米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培育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为德党镇今后烟后玉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1.2.3基础设施优势。从2012年德党镇开始,向市、县争取项目,整合农业、烟草等相关部门进行坡改梯、田间机耕路、田间排灌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2 烟后玉米种植存在问题
2.1 品种杂乱、主推品种不突出
目前玉米品种比较多,但真正适宜推广烟后玉米種植的品种只有2-3个。大部分农户缺乏对主推品种的统一认识,很难辨别品种适宜与否,造成生产安全隐患越来越多,难以保证大面积烟后玉米稳产丰产。
2.2 种植密度不合理
通过近几年实际调查,烟后玉米种植株数不足3000株,而新品种种植最佳密度可达每亩3500-4500株,仍增产潜力可挖。
2.3 播种节令把握不准
经过调查,部分农户没有把握好最佳播种时间,有的下部烟叶还未采烤就开始播种,导致玉米与烤烟共生期延长,不但玉米长势不佳,也影响烟叶品质;有的则到上部烟叶快采烤结束才播种,由于播种过晚,不能确保玉米后期授粉有效温度,严重影响产量。
2.4 田间管理不规范
烟后玉米出苗后间苗、补苗、定苗不及时,烤烟采烤结束田间烟秆未清除或清除不及时、不干净,中耕除草和施肥管理不到位,造成后期长势强弱差异大,病虫害得不到很好防治,导致烟后玉米单产较低。
3 烟后玉米发展对策与技术措施
随着德党镇种烟区域不断扩大,种烟面积的逐年增加,烟后玉米开发空间和增产潜力相应也在增大。为加速烟后玉米开发,采取相应配套对策措施,尤其重要。
3.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从德党镇烟区布局情况看,优先考虑在东部、南部、西南部的松林、大坝、户乃、勐汞、茂梧、岩岸山、大草坝、大出水等村有灌溉条件区域进行烟后玉米的推广种植。
3.2 优良品种筛选
选出3-4个优良主栽品种进行推广。同时还要不断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选出更适宜的新品种,以备替换性状逐渐退化品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作用,逐年提高单产水平。
3.3 突出重点、抓好样板
选择交通便利、耕地集中连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多创办示范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区作用,达到以点带面、以面促推广效果。
3.4 行政助推、优化服务
政府应注重收集与烟后玉米生产发展有关的政策、技术、市场供求方面信息,做好信息服务。并对烟后玉米开发要加以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农业部门应抽调一批工作能力强,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到各区域、片点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3.5 规范栽培技术
3.5.1选择适宜品种。品种应考虑中早熟生期、抗性强、丰产性好、适宜性较广的玉米杂交品种,根据近几年在全镇不同海拔、不同区域进行示范、推广种植,目前适宜德党镇种植的烟后玉米品种主要有临玉10号、红单3号、红单6号、雅玉88、等优良品种,尤其临玉10号、红单3号、红单6号三个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较为突出,可根据区域实际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3.5.2适时播种。烟后玉米播种期一般在烤烟中下部叶片采烤后,留下上二棚叶片时进行,但烤烟与玉米共同生育期必须掌握在15-20天左右,最佳节令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具体播种期还要根据各区域的海拔高度、烤烟和玉米的共生期两个指标来确定。如大出水、岩岸山、茂梧、大草坝四个区域由于烤烟移栽较早、海拔相对较高,播种节令相应要提前,而大坝、松林两个村的部分区域由于霜重且霜期长,要把烟后玉米成熟期与霜降期错开,播种期应考虑在下部烟叶采烤后及时进行。
3.5.3 合理密植。烟后玉米种植一般采用两种规格:一种是单行种植,即在每行烟墒种植一行玉米,行距120cm,塘距30cm,每穴播2粒种子,双株留苗,每亩烟地种植约3500-4000株玉米。另一种是双行种植,即在每行烟墒两边种植玉米,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25cm左右,每穴播2粒种子,单株留苗,每亩烟地种植约4000-4500株玉米。
3.5.4加强田间管理。 ①播种后约5-10天注意查塘补缺,到3-4叶期及时间苗,5-6叶期开始定苗,每亩基本苗保证3500-4500株;②清除田间烟杆和杂草:烟叶采烤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清理;③ 视苗情追肥:烟后玉米不施底肥,只施追肥。根据玉米长势的强弱,第一次施肥应在烟叶采烤完后进行,亩施尿素10公斤作提苗肥,第二次在大喇叭期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20 公斤作追肥。长势差的田块,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再施一次肥,每亩用肥量10公斤;④ 排涝灌水:苗期以蹲苗为主,若雨量大,应注意排水,若播后2叶前遇干旱,有条件的可适量灌水,但速灌速排,后期若雨水多注意开沟防涝;⑤ 病虫害防治:如出现地老虎、土蚕等地下害虫,播种时可用毒辛拌细土撒施在塘内进行防治,如玉米大小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锈病可用25%粉锈宁防治。
3.5.5适时收获
玉米包叶变黄、籽粒变硬后适时收获,籽粒晒干及时入库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