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审美批评论

2017-04-26薛富兴

关键词:生态批评

摘 要:传统自然审美有欣赏而无批评,存在自然审美批评空缺,因而并非一种独立、自觉的审美形态。当代自然美学当务之急是像艺术审美那样,发展出一种自觉的与自然审美欣赏相依互益的自然审美批评,建构一套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这也乃发展此自然审美批评的基础性工作。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任务乃解决自然审美客观性立场、自然美内涵与自然审美方法三个基本问题。将自然当自然对待,而非借自然表达人类自身之主观人文趣味与价值,集中感知、理解与体验自然对象本身所有,乃客观性立场之本旨和自然审美独立、自觉之基本前提。物相、物性、物功与物史乃自然审美欣赏之基本内涵;观物、格物与体物乃自然审美欣赏之基本方法。自然审美批评之功能是引导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促进当代自然审美自觉。自然审美批评乃对社会大众当下自然审美欣赏活动的直接性批评,其基本方法有个案评点式、现象总结式与哲学分析式。个案评点乃批评家立足当下个体性自然审美经验进行的审美批评;现象总结式乃批评家对群体性自然审美事件所作的审美批评;哲学分析式乃批评家对感性自然审美经验所作的观念性分析与概括。此三者乃自然审美批评之基本形态。生态批评立足于环境问题与生态观念,对相关文学和文字文本进行阐释,是自然审美批评的间接性形态,前三者之必要补充。

关键词:自然审美批评;生态批评;客观性原则;自然美内涵;自然审美方法

一、问题之提出

批评,作为一种区别于仅是审美感知或欣赏之行为,是一种理性活动,一种术语、命题、论点之组织。在任何情况下,此活动之特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构成此活动的操作性因素,就像它亦依赖于它所针对的对象,或其作者之精神与环境特性一样。2

作为日常生活概念,“批评”(criticism)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诸对象、行为与语境,比如对服饰、饮食及人物的品评。然而,作为诗学概念,“批评”一般特指对艺术作品及表演行为之评价,即“艺术批评”。

批评者,议论、判断与评价之谓也,包括日常生活批评与艺术批评在内,人类现实活动中出现对某对象、行为之批评现象,当是人类理性意识觉醒的重要信息;然而,人类任何领域活动的整体自觉要走向专业化与精致化,反过来似乎又以批评的出现为前提。无论哪一种活动,当零星的意见式议论与评判转化为系统性判断与评价时,批评便由现实活动的寄生性因素蜕变为具有超越性的独立行为,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化的观念活动。当然,任何领域的专业化批评,其终极价值又体现为它对所批评评价对象与活动的反哺性回馈——其评估性判断对所批评对象、活动之优化与提升。

古典时代,东西方均存在着艺术创造、欣赏与艺术批评大致均衡的平行发展史,此二者互依互惠,促进了人类艺术审美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艺术批评对东西方艺术审美的高度自觉及其精致化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与此情形大为不同,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传统中却并不存在此种大致相同的结构——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之并行,而是只有自然审美欣赏,并未建立起相应的自然審美批评。东西方自然审美史,乃是仅有欣赏并无批评的局面。要言之,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史存在着一个关于自然审美批评的巨大空白。

如果说对人类任何现实活动而言,批评乃理性之标志,对艺术审美而言,艺术批评促成了古典艺术审美之高度自觉,艺术创造、欣赏与艺术批评双向互动乃人类艺术审美之理想格局,那么,东西方古典自然审美有欣赏而无批评的局面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传统自然审美意识并不健全,感性主导而理性不足;它意味着,整体而言,东西方传统自然审美并未实现真正的自觉。如果说在艺术审美领域存在着理性判断:怎样的艺术欣赏是正确的,怎样的艺术欣赏是不完善的,其间已然建立起审美欣赏恰当与否的价值标准与技术体系,那么与之相较,关于自然审美则似乎一直是一种怎么都成的局面。若对艺术审美而言,专业欣赏与外行欣赏、肤浅欣赏与深度欣赏之别是必要的,那么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一种怎么都成的无政府、自然主义状态为何是合理的?人类的审美欣赏在自然审美与艺术欣赏两端为何如此心理分裂、二元对立?只要人类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尚未建立起明确的是非价值标准,只要人类在自然审美欣赏这里尚未提炼出一套精准、细腻、深刻地揭示自然审美内涵的技术系统,那么无论人们在日常生活、诗文与美术中如何热烈地展示其对自然的审美热情,无论其献给大自然的颂歌与诗画如何浩繁,都不足以说明人类自然审美意识已然自觉与成熟。与艺术审美传统相比,人类的自然审美意识依然极为朴素、粗疏与肤浅。当代自然审美经验如何实质性地超越古典自然审美传统?当代自然美学的独特学术使命是什么?进行历史性的补课,正面引入关于自然审美欣赏内涵与方法正确标准的批评环节,初步建立起关于自然审美批评的话语体系,便是当务之急。1

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在自觉反思西方自然审美传统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西方自然审美传统中所存在的基本错误类型,正面提出了自然审美的恰当性问题,并就自然审美欣赏中到底欣赏什么、如何欣赏提出初步意见。此实乃当代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重要成果,值得学界严肃关注。 然而,当代西方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键词却仍然是“自然审美欣赏”。学者们虽然就如何欣赏自然发表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却并未正面提出发展自然审美批评、建立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的问题。笔者认为,仅从美学理论角度原则性讨论何为正确或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应当如何欣赏自然之美是远远不够的。当代自然美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便是在形而下层面拓展自然审美批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简明、有效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使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不再只是人类自然之爱的朴素情感表达,而是像艺术审美欣赏的情形那样,成为一种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审美内涵与方法引领的自觉审美活动,使当代自然审美欣赏实现整体自觉。

同时,关于自然审美经验的评价,也不能满足于主观、零星的私人审美偏好表达,而应当发展成一种专业性、可分享的严肃活动,就像艺术批评已然做到的那样。现实的描述是,科学合理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当是朴素自然审美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理想的描述是,唯有首先在学术研究层面建立起一套有操作性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进而将这套话语体系在现实的自然审美批评中大力推广,有力促进自然审美批评的普遍性展开,当代自然审美才会真正实现自觉。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玄学状态,必须自觉引入自然审美批评这一环节,如此方有扎实的现实与学术基础,就像发达的艺术批评实乃艺术哲学的必要基础一样。理想的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应当建立在由自然审美与自然批评构成的现实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哲学分析研究。

当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家们满足于坐而论道时,来自文学批评领域的传统艺术批评家们却大胆跨界,据文学文本中的相关信息拓展出“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从事着本该由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家们首先尝试的工作。然而,文学批评家们所进行的生态批评与自然美学家、环境美学家心目中的自然审美批评毕竟有所不同。

当代西方的“生态批评”着力讨论文学与环境之关系,可谓是对纯艺术文学观之突破,立足文学视野关注现实环境问题,或立足现实环境问题讨论文学。 然而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一種传统艺术理论中的领域性视野。一方面,环境观念不只存在于文学,而普遍地存在于艺术各领域,因此生态批评不能只是一种以文学为材料的环境批评,而当是一种以诸艺术领域为材料的环境批评。就其归旨——环境问题而言,生态批评实当称之为“环境批评”,至少当是关于艺术而非仅文学的环境批评。另一方面,审美现象不只存在于艺术,还存在于非艺术领域,诸如自然审美、工艺审美与生活审美诸领域。故而生态批评若以审美为视野,就当是一种关于审美的环境批评,故而生态批评需要扩容。然而,作为自然科学,特别是一门实用性技术的自然科学分支,“环境批评”乃是以自然环境为实体,以生态健康为宗旨,关于自然环境现状、环境改进技术与环境保护政策效用状况的技术性批评,鲜及人文价值观念;目前作为文学批评拓展性领域的生态批评,则主要围绕文学文本中的环境观念进行。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实际上有两种环境批评:一曰“技术性环境批评”,以自然环境为实体,从自然与社会路径解决现实环境问题;二曰“观念性环境批评”,以关于环境的人文价值观念反思为实体,通过人文观念变革实现环境问题改善目标。现有的生态批评显然属于后者。1

当代西方的生态批评乃学院派文学批评家由传统文学批评向环境批评之拓展,看似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却大大遮蔽了基础性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生态批评要想富有成效,首先需要在自然审美观念与方法方面奠基必要的学术与社会文化基础,而不是直接扑向生态问题。先解决观念,再解决技术,这本来就是观念性环境批评的根本思路。从美学的角度看,当代环境诸问题,首先是因为人们在自然审美观念上存在问题,因此,治本之策正在于重建自然审美观念,拓展自然审美批评。所以,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基础性补课工作便是,首先在自然审美环节上建立基础性的审美批评规范系统,建构关于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切实回答什么样的自然审美才是恰当正确的,从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方面解决如何恰当地欣赏自然的问题。所以,当代生态批评需从自然美学角度补课,从源头上解决自然审美价值观与方法论问题。没有这种深层理论自觉,若无此基础性工作,只停留于从环境科学中借鉴某些概念议论文学艺术中的环境价值观念,便不足以切实改进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趣味与方法,生态批评难以实现其对环境问题的现实关怀,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也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基础。在此意义上,生态批评需要自我深化,从关于环境问题的“外在批评”转向关于审美观念与方法的“内在批评”,在自然美学意义上根本解决自然审美价值观与自然审美方法论问题,将生态批评转化为自然审美批评。

二、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任务

经验地看,自然审美批评就存在于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中。审美感知就是一种审美判断,一种没有审美价值判断的审美欣赏是不可思议的。自然审美欣赏中,至少存在着关于特定自然对象美与丑的感知性判断,即仅从生理感官愉悦与否的生理感知层面,对所欣赏自然对象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审美价值判断。在此意义上,关于自然对象审美价值的评估首先是一种审美直觉,是自然欣赏者审美感官发挥其生理功能的一种朴素行为。进而,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实践,也存在着理性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判断,即争议性审美判断,当人们对同一自然对象发生不同审美价值判断时,人们往往会努力给出理由以支持自己的判断。然而,总体而言,发生在社会大众日常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的审美判断,多为关于特定自然对象审美价值的主观、零星、私人性意见表达。在学术界,人们通常将批评总体上为理解为一种自觉、理性的专业性行为,而将生理意义上直觉式审美感知反应排除在外,亦将普通人在自然审美欣赏过程中所发表的零星、私人性意见忽略不计。历史地看,整体而言,关于自然的专业性、系统性审美批评应当是民族自然审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后起的超越性观念活动,故而当产生于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之后;然理想言之,自觉、优质的自然审美欣赏,实需自然审美专家——具备相当领域知识与经验的批评家们的指导,因此理想的自然审美欣赏又当以自觉、成熟的自然审美批评为前提,就像严肃、完善的艺术欣赏需要以专业的艺术批评为指导一样。

当代西方生态批评并不以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为直接批评对象,而是一种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间接的环境批评——对文学文本自然审美经验中所存在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学术性检视与评估。自然审美批评则是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活动直接的审美鉴赏指导,可以将它理解为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审美教育或自然审美观念与知识的文化普及活动。由于它所批评的是直接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其核心自然审美理念来自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因此在它指导下的自然审美欣赏当能避免生态批评所揭示的传统自然审美欣赏中所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换言之,由于自然审美批评的直接性与其观念的时代性,它以审美批评的方式更高效地实现了生态批评间接批评(一曰以文学文本为批评对象;二曰以环境问题为批评旨归)的终极目标。因此,恰当的自然审美批评在助力社会大众建构恰当自然审美趣味的同时,客观上服务于当代生态文明理念(尊重、关爱与敬畏自然)的建设。

作为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的理性指导活动,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任务,应当是解决自然审美欣赏所需要的总体哲学立场、自然审美欣赏到底欣赏什么以及如何欣赏自然这三个基础性问题;在回答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概括一些必要的概念与方法,以有效地描述、阐释与评估自然审美欣赏,建立起系统性地描述与评价自然美的话语体系。

自然审美批评家首先要积极地参与当代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活动,与之积极互动;并在此过程中为当代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实践提供必要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指导,以期改变传统自然审美缺乏趣味、价值与技术标准和怎么都成的自然主义状态,从根本上提升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的内涵与质量,实现当代自然审美活动的整体自觉。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乃正确从事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审美批评所需要坚持的首要哲学原则,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用它从根本上解决自然审美欣赏的独立问题,是当代自然審美超越古典自然审美传统、整体上实现自觉的根本前提。在卡尔松那里,客观性原则成为其解决自然审美恰当性问题的哲学方案。在我们这里,客观性原则当是自然审美批评得以正确展开的前提。

如何恰当地欣赏自然?自然审美批评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从哲学的高度明确提倡自然审美欣赏的客观性,或曰客观地欣赏自然。在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这一原则可具体地表述为“将自然当自然对待”或“依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因为研究者们发现:由于自然审美欣赏长期没有实现关于自然审美价值与特性之自觉,长期没有是非标准,处于怎么都成的状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传统自然审美欣赏是一种依据早已成熟、发达的艺术审美趣味与方法而进行的审美欣赏,亦即“基于艺术的自然欣赏”或“艺术导向的自然欣赏”;这也正是生态批评家可据文学文本从事生态批评的重要原因。卡尔松所反思的西方自然审美欣赏两大传统——“对象模式”(Object Model)与“景观模式”(Landscape Model)即属于此类。1 立足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立场我们会发现:自然美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其非人工、非艺术性,自然审美的独特魅力正在于我们从自然中发现了人类艺术对象与活动中所不可能有的独到之美。如果我们根据艺术趣味、艺术视野去欣赏自然,即使我们发现了美,那也并非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独到之美,而是欣赏者艺术趣味、视野在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中之投影,因而本质上乃是一种艺术之美、人工之美或文化之美。因此,基于艺术的自然审美有其表而无其实,是对自然自身审美价值的遮蔽,而非发扬,乃是一种自然其表、艺术其里的伪自然审美。这对真正的自然美而言,岂不哀哉?因此,当我们习惯于用“如诗如画”奉承自然时,乃是极富有诗意地表达了自然审美徒有虚名的难堪处境。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传统极为久远、普遍,似可成为古典时代人类自然审美欣赏之典范,其实大谬不然。因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除了对各式自然对象声色之赞美,“比德式欣赏自然”与“借景抒情式欣赏自然”乃其自然审美之两大主导形态。在这种看似可观的对于天地之美的极度热情中,欣赏者与诗人、画家们真正所关心的并非所欣赏之自然对象到底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独到的自然特性与功能,其命运如何,而是通过描摹各式自然对象之表象与情境抒写人类自身的价值、情怀与命运,欣赏的焦点是人文价值,而非自然价值。一言之,借自然之酒杯浇人文之块垒,乃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之核心秘密。此种自然审美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寄托与表达人类自身的主观价值与情感,而非对自然对象自身特性与价值之感知与理解,从哲学上说,它在本质上是主观的与人类中心的,根本背离了上述自然审美之客观性原则,因而本质上并不属于独立的自然审美形态。在此意义上,整体而言,中西方古典时代是否存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审美,尚是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虽然表象上对天地自然之赞美与描摹确实充斥于各式古典文献。2

2.自然美内涵

从现象上看,说中西方古典时代可能并不存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审美,似乎并不正确。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东西方早期文明阶段,自然即进入人类意识视野,对各式自然对象的崇拜与赞美乃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主题。进入古典时代,各民族对诸自然对象与现象的描摹、称颂又乃其古典艺术史的重要内容,至少对中国古典艺术史是如此。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意识到:无论古今,既有的自然审美主要局限于对各式自然对象与现象突出其外在感性特征,即对自然形式美特征的欣赏。然而若理想地要求之,用卡尔松的话说,这样的自然审美欣赏乃是一种对自然审美特性的“肤浅”欣赏,由于此种欣赏中鲜及各类自然对象的内在深层特性,并非对自然审美价值的全范围欣赏,因而它又是一种不完善、片面的自然审美欣赏。当代自然审美则需由表及里、由片面而完善。

传统自然审美主要依赖两种资源:一曰由生理感知而探测、积累的对于自然对象与现象的日常生活经验;二曰人文价值与知识。缺乏关于自然特性的深度知识,因此它很难摆脱如此困境——要么仅据欣赏者的生理感官和对自然对象的日常观察与积累的经验肤浅地欣赏自然声色之美;要么只能据自身人文价值与知识主观地涂抹自然,为自然对象附会一些自然对象本身根本不具有的东西。前者客观却肤浅,后者深刻却主观。

当客观性哲学立场解决之后,当代自然审美批评所面临的第二项任务便是在具体可操作性层面,切实解决自然审美欣赏中到底应当欣赏什么的问题。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具体、完善地阐释自然美的内涵,确立自然美内涵系统,从而为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在内容方面提出更深刻、完善的解决方案。需要用正面案例呈现自然审美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以消极案例揭示传统自然审美趣味的肤浅性与片面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描述自然美内涵的话语系统。依笔者,较为理想、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至少需要触及自然对象的以下四种要素:物相、物性、物功与物史。此四者结合在一起,似可较完善地呈现自然审美特性与价值,揭示自然美的丰富内涵。1

3.自然审美方法

传统自然审美欣赏的不自觉还表现在审美方法方面。迄今为止的自然美学尚未就自然审美欣赏方法问题提出正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然而对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而言,这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传统自然审美欣赏的“不恰当性”,除了上述审美欣赏根本方向性误区(主观性)以及内涵方面的肤浅与片面性之外,还存在欣赏方法上的错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要想促进自然审美欣赏的全面自觉,便需同时在自然审美方法上实现自觉,就恰当自然审美方法提出正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传统自然审美在欣赏方法方面的“不恰当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曰“感知中心”。人们在自然审美中主要依赖欣赏者的感官(视觉为主,听觉、嗅觉、触觉为辅)印象,因而在此情形下,欣赏自然便意味着感知自然。由此所得到的自然美便只能是自然对象外在的感性表象之美、形色之美或关于自然的形式美,而难以探测到自然对象内在的深度事实,难以发现自然的深度之美。因而,此类欣赏便不得不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肤浅”欣赏。二曰“比附中心”。此类欣赏在方法上自觉地超越了前面对自然的外在肤浅欣赏,开始调动人的心理功能,自觉地应用想象、联想、移情、比德等手段,以发现自然的精神性深度审美价值,从而使自然欣赏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收获。然而,此种欣赏虽然积极地调动了人的心理能力,却由于在哲学上未能坚持客观主义、对象中心的路线,从而走上了自由发挥的主观主义思维路线。因而,此种自然审美虽然不再肤浅,然由于欣赏者在自觉、充分地发挥其心理功能——联想、想象、移情、比德等精神性能力时,其具体内涵乃是欣赏者个人主观性人文价值与情感,其审美收获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之客观事实并无逻辑上的实质性关联,因而在此意义上,其最终的审美经验便不能被合法地判定为关于所欣赏自然对象之审美信息,其欣赏本质上便不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最多只能是与所欣赏自然对象有关联的欣赏(所欣赏自然对象之外在感性特征诱发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情感等)。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之主体即属此类。

前者不恰当乃因其肤浅,后者不恰当乃因其主观。那么,如何才能使自然审美既有深度又不主观,因而是一种恰当、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賞呢?而且还有自然审美方法之解决方案。简言之,在坚持以对象为中心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欣赏者的心理能力,乃是对治上述错误的根本思路。具体言之,恰当的自然审美方法应当由以下三种要素构成。

(1)感物。感物者,自然美欣赏者调动自身诸生理感官对诸自然对象外在感性表象之直接感知也,包括“仰观天文”与“俯察地理”两个方面。审美乃人的感性精神活动,欣赏自然必须从自觉地调动人的各式感官,用心地感知各类自然对象诸外在感性特性开始,此乃中西传统自然审美已然成功做到的。我们需要反思与超越的自然审美欣赏中的形式主义,即认为形式之美乃自然审美欣赏之唯一内涵,而不是自然审美欣赏中的形式要素。恰恰相反,自觉地发挥欣赏者的感知敏感性,充分地感受各类自然对象的形象、声音、气味与质地之美,乃自然审美欣赏的首要任务。因此,感知实乃自然审美欣赏的最初且必要门径。换言之,一切自然审美欣赏不得不、且应当从感知自然开始。

(2)格物。“格”者,至也,谓自然美欣赏者亲接诸自然对象,悉心考察与理解诸自然对象内在特性、功能与历史。依中国古代哲学家之见解:“格物”而后能“致知”,故欲深度把握自然之美,做自然之深度知音,必于感物之后进一步做“格物”,即深度了解与理解诸自然对象内在特性与价值之功课。在由浅入深地欣赏自然的过程中,传统自然审美所犯的主要错误乃是无视或远离所欣赏对象自身之审美特性,纯主观地发挥人的心理功能,在联想、想象、移情、比德过程中,随意地涂抹自然,主观地阐释自然,从而根本偏离了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之基本事实。

如果说恰当的自然审美应当是、也只能是对自然对象自身所具特性、功能与历史的欣赏,那么如何才能探测到关于自然对象的上述深度事实?只能是自觉地调动人的理性功能,自觉地借鉴自然科学知识的帮助,理性、深入地了解自然对象自身所存在的诸特性、功能与历史。于是,以理性为核心能力的理解,便成为恰当自然审美,实即深度自然审美欣赏所依赖的核心方法要素,此乃自然审美方法系统中的第二项要素。

传统自然审美以为欣赏自然就是感知自然,或者说欣赏自然就是喜欢自然。其实,欣赏自然首先意味着尊重自然,特别是尊重其感性外表背后的深度事实。真正意义上的热爱自然,除了真诚地接受各类自然对象的外在感性事实外,还意味着乐意于客观、细致、深入地了解关于自然对象的各类内在信息。由于这些信息存在于表象背后,超越欣赏者诸感官之感知能力,因此便不得不诉诸欣赏者的理性能力,需要欣赏者用心地走进自然,细心地观察自然,用心地了解自然;需要欣赏者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理性能力,对各种自然对象的内在特性、功能与历史客观、严肃地探测之、研究之,从而理解之。如此功课显然大大超出了人们对自然审美的一般印象与传统理解。准此,欣赏自然不再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观赏、游乐活动,而成为一种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性行为。因而,我们容易对此种活动的审美性质产生质疑:审美乎,科学乎?其实,转而思之,此种要求似并不很过分。我们需意识到,传统的艺术欣赏也存在浅尝辄止与专精鉴赏之别。对于各门类艺术中那些结构复杂、内涵丰富之作,鉴赏家要求我们多方用心,批评家提供多方面的专业引导与阐释,研究者更是为之提供更为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艺术经典的研究性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人们并不以之为奇。如果说,对于人类艺术经典的理解,人们可以不厌其烦,为什么对于各类自然对象的欣赏,就可以满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呢?因此,在自然审美欣赏中,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入理性理解要素,提倡细致、专业、精深与全面的欣赏,而不只是感知印象式欣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我们若喜欢一位朋友,便乐于耐心、细致地了解这位朋友,了解其个性、生活经历、职业成就、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生活趣味等,以便能与之深度交流。真正地尊重与热爱自然要求一种严肃的自然审美,意味着做自然之知音。如何才能成为自然之知音?肯定不能仅靠对自然之外部感知,也不能任凭对自然之主观联想、想象与移情,而需要做客观、细致地了解自然,从而理解自然的功课。

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决定了客观地对待自然的哲学立场,将自然审美的客观性立场落到实处,便需要我们在自然审美欣赏之中,甚至之前,认真地做深入、细致地观察自然、探究自然,从而理解自然的工作,系统地掌握所欣赏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的物相、物性、物功与物史等方面信息,如此方可全面、深刻地欣赏自然。在此意义上,自然审美欣赏并非纯感性的工作,也是一桩有难度因而有深度的理性精神活动。无理性,无智慧,何以作自然之知音,何以体会自然之深度魅力?

(3)体物。体物谓对所欣赏诸自然对象特性、价值与命运的同情式体会。客观地欣赏自然,并不必然排斥欣赏者的情感因素,而是要始终坚持情感所关注的客观目标,从而围绕此客观性目标发挥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在自觉、充分地发挥欣赏者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的理性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恰当、完善地进行自然审美欣赏,还需要将刚刚自觉隔离(为避免主观性欣赏)的情感要素再邀请回来,用它来为自然审美欣赏作完美收官,此即自然审美欣赏方法之第三种,亦即最后一种——“体物”。

体验首先是一个感性概念,乃经验、体察、体会之义,逻辑上包含了前面所提感知、想象、联想、移情等要素。然而,此处之体验概念又有其特殊内涵。其一,此处体验概念的要义乃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之体验,而非欣赏者对自身之体验。具体地讲,它指对所欣赏自然对象以自然特性与功能为核心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善,即“自然之善”的深切体察。这种体验的外在形式是感性的,有感知、体会之义,但由于它以上述对自然对象内在事实之深度理性理解为前提,故而,此处之体验又包含了理性理解在内,乃对自然事实、自然价值自觉、深刻理解基础上,对自然美的再感知、再体会,因而是一种理性其里、感性其表的体验。其二,上述对自然自身之善,有益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特性、功能与历史设身处地的积极认同性体察与体会,若动态地描述之,又可理解为对于所欣赏自然对象自身独特命运的认同式体会,即以所感知与理解到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善为美,以所感知与理解到的自然对象自身之命运为命运,对它们的独特命运持一种情感认同态度,积极地关切之、理解之、认同之。

西方倫理学家将上述此“体验”概念称之为“同情”(sympathy)。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上述关于自然对象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度之美,实即自然之善。欣赏者对自然对象表象、特性、功能与历史之理性把握,最终归结为对自然对象利益与命运的同情式体察与关注。即以自然之善为自然之美,这便与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理解为自然对象能够激发欣赏耳目之悦与情智之悦的某种特性与功能在本质上区别开来。换言之,传统的自然美观念将自然美理解为自然对象有利于欣赏者的某种工具性价值,对于欣赏者的某种善;而这里所阐发的自然美观念则是欣赏者从自然对象身上所发现(感知、理解与情感认同)的有利于自然对象自身之生存与发展的自然之善,自然之内在价值。1

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看,自然审美欣赏一旦达到如此境界,自然美感便成功地转化为一种环境美德,对自然之善的感知、理解与体验。自然之美与自然之善融为一体,欣赏自然之情便转化为一种热爱自然之美德。一种关于自然的美趣、德性与信仰便共生交融。

三、自然审美批评方法

如何具体地开展自然审美批评?由于我们所设定的任务是促进当代自然审美意识自觉,因此这里所讨论的自然审美批评便与传统艺术批评一样,当是一种行家式职业批评,而非社会大众个人审美偏好之随意表达。它可以印象式审美感悟表达为起点,但其核心工作当是一种以特定知识系统为基础的理性分析工作,因此对自然审美批评家的文化素质当有专业性要求。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自然审美批评家?何为较完善、必要的自然审美批评素养或知识、能力系统?要者有三:审美敏感、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

与包括艺术批评在内的一切审美批评相同,有职业信誉的自然审美批评家也当以感性的审美活动为基础,因而要求批评家首先必须是一位优秀的自然美鉴赏家。他/她要有丰厚的自然审美欣赏经验;要在其自然审美欣赏实践中表现出突出的感知天赋,在其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表现为突出的审美敏感(aesthetic sensibility),较他人能更轻松、高效地捕捉到各类自然对象的形色、声音与气味、材质之美。然而最为重要的,他/她还需对天地万千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具有真诚、执着、强烈的爱。自然审美批评家需是一位自然美的痴迷者,一位具有深厚、持久山水情怀甚至山水情结(“烟霞痼疾,泉石膏肓”)的自然之情人与信徒,乐于走出书斋,行万里路,以大地为书卷,乐于做自然之知音。

作为职业性批评,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特定的系统性相关专业知识。首先是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方面的知识。这是批评家言说自然之美、分析社会大众审美经验、做出倾向性意见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背景,现有的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知识会为他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专业话语支撑。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对自己所欣赏与议论的各类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具备比普通自然美欣赏者更为具体、专业与系统的知识,即各门类自然科学知识。是否具备此类知识当是一般性鉴赏与专业性鉴赏、一般性议论与职业性批评的分水岭。正如各门类艺术史、艺术理论知识对艺术评论家是必备知识一样,对于自然审美批评家,较为丰富、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是其必需的知识修养,特别是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自然史等方面的知识;否则他/她对自然美的议论,对普通自然审美欣赏的评价与指导,便难有职业信誉。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自然审美批评家会像某领域的自然科学家那样,对所欣赏的所有自然对象都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但他至少要像一位博物学家那样,对自然研究各领域具备多于普通人的初步专业知识,不求精深,然须广博。至于到底哪些自然科学知识与自然审美相关,自然审美欣赏者与自然审美批评家到底应当具备多少自然科学知识,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度讨论,且难以得出很精准、固定、统一的意见。这里我们只能原则上提出:有胜于无,多胜于少。

我们对自然审美批评的期许是实现当代自然审美意识的全面自觉,建构成熟、完善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因此,自然审美批评家的职责并不只对个案性的自然审美欣赏作恰当的议论与评估,还需对当代自然审美经验作系统性研究。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具备对一线自然审美批评作反思性分析与概括,故而又需要具备哲学视野与哲学思维,如此才能将形而下的个案性批评提升为关于自然审美的普遍性规律,才有能力系统性反思传统自然审美之误区,就当代自然审美如何超越自然审美古典传统提出建设性、方向性指导意见。要言之,理想的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将审美敏感、专业知识与理论能力三方面的素养集于一身,同时是一位优秀的鉴赏家、知识型专家与哲学家。

自然审美批评家在其批评实践中要向社会大众提倡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方法,要点如上所述。除此之外,对批评家自身而言,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自然的自然审美批评工作,则是另一重要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看,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审美批评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因而需要各自不同的操作方法。如何切实展开自然审美批评?笔者这里概括性地提出三种模式,或可参考。

(1)个案评点式。与其他批评活动一样,个案式评点当是自然审美批评的基础、朴素形态。在此方面,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应当自觉吸收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经验批评的优良传统,以此培养自己敏感、细腻、精准的审美直觉能力。中国古代诗文小说与书画评论大多精准、细腻,体现了上乘的文化素养与直觉智慧,正可成为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的入门津梁。自然审美批评家们首先需要走出书斋,亲近自然,行万里路,全方位地感知自然,做天地自然之解人。在积极参与社会大众行游山水的自然审美实践中,对身边的典型性个案发表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不当者引导之,精彩者褒扬之,循循善诱,从而在参与社会大众自然审美实践中践行自然审美教育。自然审美批评家亦可将自己行游山水、赏花怜草之自然审美经验整理成文,以山水小品、自然文学的形式发表出来,以便美趣共赏,乃是自然审美批评与自然审美教育传播的更佳途径。总之,在直接的自然审美实践中对自身与他人的自然审美经验作及时的个案分析与评估,是自然审美批评的基础性模式。

(2)现象总结式。为了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实情有整体性认识,自然审美批评家不能满足于对当下个别性审美事件发表意见,还当自觉地关注群体性自然审美现象,对特定群体、区域、时段的集体性自然审美现象进行专题性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重要的审美信息,以加深自己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情势的认识。对此类研究性批评,群体性现象关注,上述个案性点评便不足以应对,需要团体性合作,在批评方法上更需要自觉引入社会学统计方法与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此种模式不但是自然审美批评方法之一,而且是从性质与内涵上改造了批评概念。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若想对当代社会大众群体性的自然审美趣味、方法、观念等有客观、具体的了解,就需要对群体性自然审美活动作第一线的调查、描述、分析与评估工作。自此,自然审美批评便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价值判断行为,而不得不拓展其内涵,将更为客观、理性、细致的描述与阐释工作吸纳进来,融入理性分析之智,使批评不再只是私人性主观审美趣味偏好之表达,从而成为一种更为客观理性的专业化学术性研究工作,并因此使自己的终端评估更有基础、更具可共享性或公众性。在此意义上的自然审美批评,便不只是一种人文价值表达活动,而是具备了社会学因素。某种意义上,我们可将这种针对特定群体自然审美经验的专题性调查与分析工作,这种分类描述式自然审美批评称为关于自然审美的审美社会学,或社会学性质的审美研究。比如,批评家们可以针对不同自然对象、现象与环境,或自然审美欣赏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知识背景,以及不同区域、时段的群体性自然审美行为,进行专题性调查、统计与采访,对这些信息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总结后,得出自己关于当下群体性自然审美欣赏行为的批评性意见。此乃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第二种模式。

(3)哲学分析式。如何使当下、具体的自然审美批评不仅有益于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也有利于当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使之成为后者基础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当代自然审美批评需要自觉的自我升华环节。自然审美批评家需要对前面两种方式所获得的自然审美信息,无论是个体性的还是群体性的,无论是典型个案还是值得关注的普遍性倾向,都需要在更为抽象的理论层面作进一步的哲学分析与概括工作,努力从中分析出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概括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并将此工作作为自然审美批评的最高形态、自我总结环节,由此提炼出关于自然审美哲学立场、自然美内涵、自然审美方法等方面更为简明、深入的认识,从而将此类认识最终升华为一种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这样至少有益于自然美学家、环境美学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为他们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具体、丰富的有力支持,就像艺术批评之成全艺术哲学那样。赫伯恩(Ronald Hepburn )对于积雨云与海岸沙滩欣赏个案的哲学分析,可谓此类自然审美批评之经典案例,因为他在此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美学的普遍性问题——自然审美欣赏内涵的层次性与恰当性以及理性认知,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自然审美欣赏中的独特作用。1在此意义上,哲学分析当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必要形式,自然审美批评不仅需要自然美鉴赏家的奠基、自然博物学家的加盟,更需要自然美学家的参与,如此方可实现自然审美批评与自然审美哲学之良性互动,形成较好的学术生态。

(4)文本分析式。如前所言,自然审美批评与生态批评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社会大众当下自然审美欣赏活动的直接性批评,而后者则是立足现实环境问题与生态观念对相关文学或文字文本的间接性批评。然需补充的,生态批评家所从事的间接性文本批评仍然可视为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必要辅助环节。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要想形成关于人类自然审美经验之完善认识,便需要了解历史性文学文本中所记载的中西自然审美传统,以及进入文学文本的当代自然审美经验,以之为重要参照。在此意义上,我们又可将生态批评理解为自然审美批评之间接形态、必要补充。对当下自然审美活动进行直接审美批评的自然审美批评,正可从生态批评对文学文本里历史与当下自然审美经验的描述与反思中获得必要的知识与观念借鉴。

理想言之,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话语的建构与成熟,应当在上述丰富的现场批评与事后式分析案例基础上方可完成,当是一项长期的批评与研究实践、长期的实践与学术努力。

最后,关于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目标,在具体的层面上,乃是对当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的评估与引导。积极言之,它应当有益于促进社会大众正确、深入、细致、丰富地感知、理解與体验自然之美;消极言之,它应当有助于鉴别与纠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中对于自然各类对象、现象与环境的不恰当欣赏,即错误、肤浅、单调、粗疏的欣赏。在抽象的层面上,它当是以当代生态文明核心理念(天人和谐,人类文明之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积极建构与当代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相适应的合理、健康的自然审美观念,指导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向社会大众普及必要的自然审美欣赏知识,最终促进当代自然审美意识的全面自觉,超越古典自然审美既有的局限,为当代自然审美欣赏开出新境界,在审美文化的意义上,为建构当代生态文明观念与生活方式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简介:薛富兴,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张月红)

Abstract: With appreciation only and the lack of criticism, traditional nature aesthetics is not an independent, self?conscious form of aesthetics. It is urgent for contemporary nature aesthetics, like art aesthetics, to develop nature esthetic criticism correlative with nature 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which the basic work is to construct a nature aesthetic criticism discourse system. The core mission of nature aesthetic criticism is to make a study on three key issues of nature aesthetics: connotation, approach and principle of objectiveness. To perceive,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nature, human should taking nature as a natural object rather than an object human employs to express subjective humanistic taste and value,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objectiveness principle and the basic premise of independent and self?conscious nature aesthetics. The appearance, property, function and history of nature are the very content of appreciation in nature aesthetics; while to perceive,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are three approaches of appreciation of nature. The role of nature aesthetic criticism is to guide the public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nd to improve contemporary natur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Natural aesthetic criticism is the direct criticism of the natural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ctivities of the public, the basic approaches of which include case study, phenomenon summarization an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The first is the aesthetic criticism based on individuals aesthetic experiences; the second is the aesthetic criticism of group aesthetic events; the third is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generalization based on sensual nature aesthetic experiences. They are the primary patters of nature aesthetic criticism. Eco?criticism interprets relevant literatures and texts in terms of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which can be viewed as an indirect form of nature aesthetic criticism, a necessary supplement of the above three.

Key words: nature aesthetic criticism; eco?criticism; principle of objectiveness; content of nature beauty; nature aesthetic approach

猜你喜欢

生态批评
动物资本与垃圾动物:纪录片的救赎与希望
略论生态批评的三大基本理论
解读《白鲸》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对抗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平庸的星期三》中的生态意蕴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老人与海》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