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道家道教生态思想文化

2017-04-26陈红兵

关键词:道教道家

摘 要:道家道教生态思想文化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道生万物”的生态存在论。道家道教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揭示了天地人万物的同根同源,其中蕴含了天地人万物的一体性和平等性观念;道家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阴阳五行的生成模式,阴阳五行模式以阴阳、三才、五行贯通起来阐释道生万物的过程,具体阐述了天地人万物的一体性、同构性。(2)“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论。道家道教肯定道生化万物的价值,将人与自然万物天然的和谐状态视作理想生态状态,重视自然万物的兴旺发达;肯定人与万物自然本性的价值,认为自然万物皆有道性,具有与人相同的平等价值。(3)“清虚自守”的生态德性论。道家道教在“道法自然”思想基础上,倡导“顺应自然”的实践法则,在自身修行实践中,突出清静、恬淡、素朴等德性的修养,道家道教德性修养具有多方面的生态价值。(4)敬天爱地、戒杀护生的生态实践观。道教从“天父地母”观念出发,提出敬天爱地、顺应天地观念,谴责肆意凿井、修建屋宇和陵墓等破坏大地的行为;又从“好生恶杀”观念出发,倡导戒杀护生,道教戒杀护生观念在道教戒律、科仪、善书等中均有体现。

关键词:道家;道教;生态存在论;生态价值论;生态德性论;生态实践观

道家道教生态思想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思想文化,是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思想文化。道家生态思想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其代表性思想有先秦老莊道家思想、秦汉黄老道家思想和魏晋玄学。魏晋以后,道教生态思想文化在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从“道生万物”的生态存在论,“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观,“清虚自守”的德性修养,敬天爱地、戒杀护生的生态实践等主题,阐述道家道教生态思想文化的基本方面。

一、“道生万物”的生态存在论

“道”是道家道教思想的核心。道家道教的道论是一种有机生成论的存在论,道生万物、道法自然是其基本观念,天人关系是道论关注的主要内容。

(一)“道”为天地万物根源

在道家道教思想文化中,“道”是作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源存在的。如《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25章)道是先于天地万物、超越于天地万物的存在,是天地之母,是独立自存的绝对永恒的本体。《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1也就是说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根源,道通过元气产生万物,天地万物均从道化生。

道家道教在阐释道生万物的过程中,又将“气”(炁)放在天地万物的本源位置。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其中已有“气”在道生万物过程中作用的内涵。之后道家道教学者均强调“气”(炁)在万物生化过程中的作用。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在《悟真直指》中说:“造化之道,生生不息之道。推其道源,盖自虚无中而生一气,自一气而生天生地,产阴阳,阴阳再合其中,又含一气而成三体。三体既成,一气运动,阴而阳,阳而阴,于是万物生矣。”2将道阐释为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而造化的根源及过程均离不开“气”:一方面,造化的根源是虚无中所生一气;另一方面,天地万物的生成过程本质上即是“一气运动”的阴阳造化过程。这实际上是将“气”(炁)视作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物质基础。

从道家道教立场而言,将道及气(炁)视作天地万物的根源或本源,突出的是道及气(炁)超越于天地万物的性质特征,旨在帮助人们从世俗烦恼中超越出来,获得精神的自在解脱;但从生态存在论的角度言,以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实际上揭示了天地人万物的同根同源,其中蕴含了天地人万物的一体性和平等性观念。具体而言,天地人万物皆从道化生,道贯通于天地万物,其中蕴含有天地人万物内在相通的认识;天地万物皆一气化生,则更直观地体现了天地人万物“一气”相通。也正因为此,才有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同时,天地人万物的同根同源、一体相通,也从另一方面阐释了天地人万物的平等性。所以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从道的高度看,事物之间没有贵贱之分。道家道教将天地人万物视作从道化生、一气化生的一体共生关系,对我们今天认识人与天地万物的内在生命关联,认识人与天地万物的一体性,认识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依然具有启迪意义。

(二)阴阳五行的生成模式

“道生万物”是道家道教关注的重要主题。道家道教注重以阴阳、五行范畴阐释道生万物的生成过程及模式。《老子》第42章较早阐述“道生万物”过程及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该章不仅简要阐明了道生万物的基本过程,还提到万物是阴阳二气和合的产物。其后道家道教相关思想均是围绕这一阐述展开的。如《钟吕传道集》中阐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于一道。道生二气,二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1将一与二阐释为道之体用,又着重从阴阳造化角度阐释道生万物的内涵,并将阴阳二气、三才、五行、万物贯通起来阐释道生万物的过程。

道家道教思想中的阴阳二气、三才、五行均有其自身的具体内涵。阴阳指阴气、阳气,或指浊重之气、清轻之气,或指天地;三才即天地人,也称三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道家道教以阴阳、三才、五行阐释天地万物的化生,也将阴阳、三才、五行结合、贯通为一个思想整体。

道家道教从阴阳阐释三才的内涵。如《道德真经河上公章句》注释“二生三,三生万物”时说:“阴阳生和气、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也。”2认为天地人分别是阴阳所生清轻之气、浊重之气、冲和之气;而万物则是天地人共同生化长养的产物;天地人在万物生化过程中分别起着生发、化成、长养作用。

道教又从阴阳阐释五行的内涵,并以五行阐释人与万物的本性及生长化育。唐代著名道士李筌在《黄帝阴符经疏》中说:“故知天地则阴阳之二炁,炁中有子,名曰五行。五行者,天地阴阳之用也,万物从而生焉。万物则五行之子也。”3五行从阴阳二炁而生,五行是天地阴阳发挥作用的方式,天地阴阳通过五行化生万物。《太平经》阐述四时五行对人与万物本性及生长化育意义说:“夫天以要真道生物,乃下及六畜禽兽。夫四时五行,乃天地之真要道也,天地之神宝也,天地之藏气也。六畜禽兽皆怀之以为性,草木得之然后生长。”又说:“人生乃受天地正气,四时五行,来合为人,此先人之统体也。此身体或居天地四时五行。”4以四时五行为“天地之真要道”,认为六畜禽兽都以四时五行为自身本性,草木也以四时五行生长。所谓六畜禽兽以四时五行为本性,是说六畜禽兽依循四时五行生长发育,因而四时五行蕴含在其生命当中,成为其内在本性。又说人受天地之正气,人的生命居于天地四时五行当中,依四时五行而成其为人。实际上也肯定了四时五行是人之本性的重要方面。

道教还从阴阳五行的角度阐述天地人万物存在的同构关系。如《云笈七签》中的《思神诀》从三气阐述人与天地结构的相同:“至道无形,应生元气……三者,清浊和,结为天地人也……在天为三光,日月星也;在地为三宝,金玉珠也;在人为三生,耳目心也。”5认为天地人由清浊和三气凝聚而成,天地人各有三宝相对应。《太上化道度世仙经》则从五行的角度阐释人与天地的同构关系:“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乃造化万物,配合阴阳,为天地万物之精华者也。……地为五岳,天应五星,人有五藏,一体各分。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五星、五岳、五藏,皆同一体也,各分其类也……天地万物之造化,皆不离于五行也。”1这里所说的“五藏”即五脏。文中说,五行是天地万物的精华,天地万物之造化,皆不离于五行。天之五星、地之五岳、人之五藏是从五行的角度对天地人万物的分类,本身是同一体的。从中可以看出,阴阳五行等是传统道家道教文化对天地人万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框架,天地人万物因而体现出一体性、同构性。而天地人万物的一体、同构也决定了天地人万物之间存在相互感通的内在关联。

《太平经》特别突出了“中和”在天地万物生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时怳怳未有形也,三气凝,共生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与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刚柔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万物。四时气阴阳与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興生天地之物利……地高下平相通,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蠕动之属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传其类。”2元气凝聚为天地,离不开自然太和之气,天地是三气共生而成;天地产生万物,离不开中和之气,万物是天地与中和之气共生的产物;五行刚柔成就万物,离不开中和之气,万物是五行共同成就;四时阴阳成就万物之利,离不开与天地中和之气相通,万物之利是四时阴阳同心合力成就;不同类型土地地气相通,共同养育万物;动物雌雄相交合,才能繁衍后代。这段话较全面地阐述了元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土地等在万物化育中的作用,突出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土地内在中和相通在万物生成化育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并力同心、共同作用的重要性。值得指出的是,《太平经》没有单纯强调元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土地对于万物的生成化育作用,还肯定了万物与日月五星相通,具有照明天地的作用。实际上肯定了万物作为整体存在,在天地间的意义。这与当代生态学肯定万物对于地球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相一致。

道家道教阴阳五行生成模式,本身体现的是一种有机整体论的世界观。阴阳五行模式是我国古代长期农业生产经验、天文气象观测以及人体生命现象体察的科学总结。阴阳五行模式的有机整体论性质,于阴阳、三才、五行在万物生成化育中的功用有具体的体现:其一,元气、阴阳二气是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本源或物质基础。而“气”本质上是人从自身生命体验出发,对贯通天地万物中的生命能量的体认。道家道教以元气、阴阳作为贯通天地万物的本源或物质基础,具有鲜明的有机论特征。其二,三才观念阐明了天地人在万物生长化育过程中的不同功用。其中,天生发万物,地化成万物,人长养万物。三才观念肯定人对万物的长养作用,但并没有因此片面强调人在自然万物中的中心地位,而是肯定天时地利对于万物生长化育的价值,其中体现的是肯定天地人协同作用的整体论。其三,五行观念不但阐明了五行在自然万物生成化育中的不同功用及协同作用,而且以五行作为人与万物的本性,体现了人与万物生命的内在规律以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同构和相感相应。而人与天地万物的同构,还阐明了人作为小宇宙,内在蕴含自然生态环境的全息,遵循全息律。就此而言,五行观念具有自身的独特内涵,对于我们建构生态整体论世界观具有借鉴价值。此外,阴阳五行模式的有机整体论性质,还体现在其关于“中和”在元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生长化育万物过程中的作用上。对“中和”的强调,实际上突出了元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等要素的“并力同心”、协同合作,对于万物生长化育的重要性。这相对于西方文化偏重于强调不同要素之间的矛盾对立而言,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二、“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论

道家道教的生态价值观突出体现在“尊道贵德”上。《老子》第51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原文突出道、德对于万物生成化育的功用,其中所谓“尊道贵德”是说万物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从生态价值观的视角看,则体现为肯定道生化万物的价值,肯定人与万物自然本性(“德”)的价值。“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则肯定了道生化万物的过程、万物本性的自然性。从这方面而言,“尊道贵德”又体现在对自然过程、自然状态、自然本性的尊重上。

“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观在道家道教思想中有多方面的体现。具体而言,“尊道”体现在将人与万物自然和谐状态视作生态理想,重视自然万物的兴旺发达,对洞天福地的喜爱和向往等方面;“贵德”体现在对人与万物自然本性的强调,对人与万物自然本性的维护,以及“一切含识皆有道性”的平等性的认同等方面。

(一)人与万物自然和谐的生态理想

道家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理想有自身独特的内涵,这主要体现在它所突出的“天人合一”状态是人与自然万物天然的和谐状态。道家道教认为,道对万物的生长化育本身是一个自然和谐的过程,自然万物的天然狀态本身是丰裕的、和谐美好的,是我们应当尊重、维护的理想状态。

道家道教将天地原本的自然和谐状态阐释为“得一”,即与道相合的状态。《道德经》中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39章)因为与道相合,才有天地的清明、安宁,山谷的丰盈,万物的生长化育的理想状态。

道家道教突出理想生态的自然和谐状态。《庄子·马蹄》篇描述:“故至德之世……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至德之世”是庄子描述的理想生态状态,从中可以看出,庄子心目中的理想生态是“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自然生长的状态是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的自然状态。

道教还将自然万物的富足视作理想生态的重要方面。《太平经·分别贫富法》中说:“天下何者称富足?何者称贫也?……富之为言者,乃毕备足也。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1将天下的富足理解为“万物毕备足”“凡物悉生出”,将“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称之为“富足”。这实际上是将物种的齐备作为生态系统富足的标准;这一认识与当代生态学关于物种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的认识相一致。文中所谓“上皇气出”与万物富足之间的关系,则突出了理想生态的自然性。

道教关于理想生态环境的认识还体现在洞天福地观念中。道教洞天福地观念大约形成于东晋时期,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洞天福地一般是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道教建筑也具有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特征。张继禹《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一文对洞天福地的自然环境概括为:“这些名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而且都有茂盛的林木花草和清泉秀水,更是各种禽兽等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而道教在洞天福地建造宫观时,“都基本能做到巧妙地利用自然,或依山就势,或见水筑桥,或因高建亭,或就洞修宫,灵活布局,就地取材……宫观建筑与自然山势相互协调,整体布局和谐自然”2。道教洞天福地观念,同样体现了维护生态环境自然状态、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思想内涵。

道家道教生态理想的独特性在于肯定生态环境的自然和谐状态的价值,在道家道教看来,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自然生态环境的富足体现在“万物毕备”。这些观念均体现了道家道教对自然造化过程、规律及自然生态秩序的认识与尊重。道家道教生态理想对自然造化过程、自然和谐状态的尊重,对于工业文明过分推崇人自身的物质欲求、无视自然生态规律和自然生态秩序的倾向具有纠偏作用。

(二)“一切含识皆有道性”的生命平等观

道家道教的“贵德”观念,体现的主要是肯定万物与人的平等性,尊重万物自然本性的价值观。道家道教思想中的“德”,是指人与万物得之于“道”之“德”,是万物在自然造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本性。“贵德”的实质就是尊重、爱护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维护其自然存在状态,是对生命的尊重。

道家道教所谓“德”,即是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梁陈时宋文明在《道教义》中阐释“物性”说:“河上公云:‘复其性命,此言复其性命之复,曰得常道之性……物之自然,即物之道性也。”“论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一切含识各有其分。先禀妙一以成其神,次受天命以生其身。身性等差,分各有限,天之所命,各尽其极。”3认为所谓道性,即是万物的自然状态;又强调万物各有其天命,各有其分限。

道家道教将人与万物的自然状态或本性状态视作理想的和谐状态。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25章)、“两者(指阴阳)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焉”(《庄子·田子方》),都肯定“和”是万物自然本性。与此相联系,道家道教主张维护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及其自然生存状态。如《淮南鸿烈集解》中说:“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高山险阻,深林丛薄,虎豹之所乐也,人入之而畏。川谷通原,积水重泉,鼋鼍之所便也,人入之而死……乃至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照隐,使各便得其性,安其居,处其宜。”1认为人与万物各有自身适宜的生存环境,主张顺应人与万物各自本性,维护自然万物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道家道教以人与万物自然状态为理想状态,体现了对万物自然本性、自然状态的尊重。

道教“一切含识皆有道性”“一切有形皆有道性”观念在庄子思想中即有其思想来源。这体现在庄子道无所不在以及“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等思想观念中。《庄子·知北游》中以“每况愈下”形象地说明了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一般人会从神圣事物理解至高无上的道,庄子在这里则从道在蝼蚁、稊稗、瓦甓、屎溺,颠覆通常观念,以此揭示道无所不在的道理。《庄子·秋水》中又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认为如果站在物的立场上看,必然会以自己为贵,以他物为贱。从人的立场考察,必然会认为人最有价值,将自然万物视作利用和改造的对象。庄子则主张“以道观之”,也就是说从道的立场考察人与万物的价值,认为自然万物是与人平等的,均有自身的价值(“物无贵贱”)。这实际上从道的高度肯定了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

道教在吸收融合中国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情有性”观念基础上,阐发了“一切含识皆有道性”“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观念。唐代道士孟安排所编《道教义枢》中说:“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2“含识”本身是佛教概念,即有情识的生命。而“一切含识皆有道性”,实际上是以佛教观念从另一视角阐释了道家一切生命皆从道化生的观念。唐代道士潘师正更明确地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命题。3道家道无所不在,道教“一切含识皆有道性”“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等观念,从存在论高度肯定了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

道教除了从道、道性高度肯定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外,还从动物的生存本能肯定动物与人的平等性。《无能子》中说:“夫自鸟兽,迨乎蠢蠕,皆好生避死,营其巢穴,谋其饮啄,生育乳养,其类而护之,与人之好生避死,营其宫室,谋其衣食,生育乳养,其男女而私之,無所异也。”1肯定鸟兽昆虫等同人一样具有好生避死,谋求居住、饮食、生育等生存条件的需要。道教从动物生存本能与人的类似性肯定动物与人的平等性,这与当代生态文化思潮中动物权利论的观念一致。如辛格(P. Singer)等认为,动物与人一样具有体验痛苦与愉快的能力,对发生在身上的事情有好恶反应,具有自身的利益,因而具有自身的权利,人不应当将痛苦毫无顾忌地施加于它们身上。2

道家道教也肯定人在自然万物之中最具灵性,但它并未因此导向人类中心主义。如《清河真人北游语录》中说:“道气化生天地……得其大者为圣贤,小者为常人;飞潜蠢动之属,只得其偏耳。此至明之理,虽万类不同,其出于道则一也。既出于道而皆具道性,况人为物灵,则有可复于道之理。”3一方面肯定人所禀道气最为“物灵”,另一方面又肯定人与动物均从道而生,皆具道性,肯定万物与人的平等性。人最为万物之灵,并不意味着人具有征服统治其他生命的权力,相反更应当复归于道,从道的高度尊重自然万物。

道家道教对人与万物自然本性、自然状态价值的肯定,是与对自然造化过程、自然生态状态价值的肯定相关连的。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是自然智慧的结晶。道家道教将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自然状态视作理想状态,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这对于我们今天从人自身贪欲出发,利用科学技术随意改变万物的自然本性、自然状态,如滥施化肥农药、改良品种、转基因等,有警示、纠偏作用,提醒我们尊重自然智慧,警惕人为的僭妄。

道家道教“一切含识皆有道性”“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等观念则从对道的体证出发,肯定一切生命乃至一切事物都具有道性,客观上论证了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这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具有甚深启发意义。不过,相对于当代动物权利论者将注意力放在关注动物现实生存状态、生存权利而言,道家道教虽也“慈心于物”,但其关注点主要是人自身的修行及对道的体认,并不是从现实层面关注动物的生存利益,因而也较少将维护动物权益作为现实的社会事业去做,这客观上限制了其思想的社会作用的发挥。

三、“清虚自守”的生态德性论

道家道教修行实践主要是一种身心修养实践,注重人自身清静、柔弱、恬静、素朴等德行的培养,道家道教德性论注重精神追求对于人生的终极价值,本身是对物质主义、物欲的超越,客观上具有生态环保意义。道家道教生态德性修养建立在“道法自然”观念基础上,“顺应自然”是生态德性修养的重要原则。

(一)“顺应自然”的实践法则

道家道教“顺应自然”的法则与其对“道”的认识相关。道家道教认为,道生化天地万物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人的行为效法天地,天地的运行效法道,而道遵循的是自然法则。既然自然是天地遵循的根本法则,因此道家道教主张人的行为实践应“顺应自然”。如《老子》中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圣人与众人不同,注重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不敢单纯从人自身的欲求出发,违背自然。

《太平经》同样强调天地万物“因自然乃成”,主张遵守自然法则。“天道不因自然,则不可成也。故万物皆因自然乃成,非自然悉难成。”天地万物顺应自然才能成就,不顺应自然则难以成就。因此,“自然之法,乃与道连,守之则吉,失之有患”1。认为自然法则与道相关连,主张守持自然法则,即顺应、遵守天地万物的自然法则。

道家“顺应自然”思想还体现在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思想中。如《庄子》中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至乐》)从天地自然无为而万物自然化育,说明无为而治的法则。庄子由此出发,主张无为而治:“君子不得已而莅临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庄子·在宥》)君子不得已治理天下,遵循无为而治的法则;只有无为而治,才能让百姓及万物安于自身的自然本性。

《太平经》中也蕴含有顺应万物自然本性、自然状态的社会治理思想:“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万物虽俱受阴阳之气,比若鱼不能无水,游于高山之上,及其有水,无有高下,皆能游往;大木不能无土,生于江海之中。是以古者圣人明王之授事也,五土各取其所宜,乃其物得好且善,而各畅茂,国家为其得富,令宗庙重味而食,天下安平,无所疾苦。”2万物各有其适宜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应当顺应其生存方式,不能勉强。主张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种植适宜的庄稼,如此庄稼才能生长繁茂、质量优良,国家因此富裕,天下因此平安。

道家道教顺应自然观念,主张人的行为、农业生产以及社会治理应顺应万物自然本性及其适宜的生存环境,体现了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法则。不过,道家道教实践主要体现在修行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中,而顺应自然的法则落实到人的德性修养上则主要体现为与“清虚自守”相关的德性培养上。

(二)“清虚自守”的德性修养

“顺应自然”的实践法则,客观上要求修行主体克服自身的贪欲,注重清静、恬淡、素朴等德性的修养。道家道教相关德性的修养体现在斋戒等修行实践及日常生活中。道家道教“清虚自守”的德性修养本身具有生态环保意义。

道家道教注重清静、恬淡、素朴等德性的修养。如《老子》中说:“致虚极,守静笃”(第1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26章)、“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等,均强调虚静、庄重、清静的德性。《文子》中说:“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祖也。”“故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此五者,道之形象也。虚无者,道之舍也;平静者,道之素也;清静者,道之鉴也;柔弱者,道之用也。”(《文子·道原》)将清静、柔弱、虚无恬愉、平易、纯粹、素朴等视作与道相应的德性。道教在道家相关思想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挥。如《洞灵真经》中说:“全道之人,心平正不为外物所诱曰清,清而能久则明,明而能久则虚,虚则道全而居之。”1突出平正、清净、虚无等德性对于修道的重要性。

道家道教清静、恬淡、素朴等相关德性的修养,从反方面来说,是与对贪欲的克服相关连的。《老子》从贪欲对人自身的伤害出发,主张克制贪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12章)《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亦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2认为贪欲是妨碍心神清静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去除贪欲才能心神清静,与道相应。就此而言,清静等德性的修养过程,本身也是去除贪欲的过程,是建立在去除贪欲基础上的。

道家道教清静、恬淡、素朴等德性的修养又体现在其具体修行实践中。这首先体现在斋戒的修持中。《庄子·人间世》中提到“心斋”的修养方法:“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文中提到专心一志,以自身生命之气去听、去感知的修持方法,又强调这种修行方法本质上与虚静的德性修养相关联。道教斋醮同样是以培养人自身清虚恬静等德性为目的:“夫斋者,正以清虚为体,恬静为业,谦卑为本,恭敬为事。”3当代生态环境危机从根本上說源于人自身的贪欲,因为对物质生活的贪欲助长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流行;而消费主义的流行,势必导致对自然资源无止境的掠夺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此而言,道家道教对培养清静、恬淡、素朴等德性的关注,对贪欲的禁戒,本身具有遏制人的贪欲、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道家道教对清静、恬淡、素朴等德性的修养,还体现在自觉选择节俭简朴的生活上。如《老子》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将俭朴的生活追求放在重要位置。在日常衣食住行方面,道教修行同样体现了节俭简朴的生活旨趣。“夫处山者,清虚冷淡,潇洒寂寥。修心为体,养性为用。柔弱为道,谦和为德。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在众者常居低下,处静者勿起凡情。所有尘劳,量力运用,不可过度。每一衣食,不可过用。每计钱粮,不可积剩;治身衣服,不可贪求。或常住之物有余者,济赡往来经过贫寒之士。”1文中首先突出居山修行应以清虚、冷淡、柔弱、谦和、慈悲等德行的修养为重,其次对衣物、钱粮等日常生活用品,则主张简单、朴实,不可贪求、过度。道家道教修行生活注重内在精神的超越,在日常物质生活方面但求节俭简朴。这种节俭简朴的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对于当代甚嚣尘上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显然具有纠偏价值。

道家道教对清静、柔弱、素朴等德性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环保意义。关于道家道教德性及其生态环保意义,我们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进行论述:一是与内在精神追求相关,超越人为、物欲的精神境界。如虚无、虚静、清净描述的都是修行主体体证到的内在精神境界;而纯粹、素朴、平正,则是相对于人为、物欲的烦扰而言的。道家道教对人为、物欲的消解,对于节制物欲,减少自然资源浪费具有积极意义。而其中蕴含的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没有局限于物质层面,反而突出了精神层面的虚静、清静,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反思人生的意义,认同精神追求对人生的重要性,从而超越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束缚,同样具有生态环保意义。二是在生活上安守本分,不为世俗欲求而烦扰的心态。如平易、平正、恬愉既是一种本分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安详平和的心态。这种本分的生活态度及心态,一方面超越对物质欲求的追逐,其生态环保意义亦如前说;另一方面这种心态,也倾向于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欣赏、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有助于培养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心态及生活方式。三是在人与自然万物关系上体现的谦卑、尊重的态度。如柔弱、谦卑的德性,在人与自然万物关系上,体现的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这显然是一种尊重万物、顺应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的态度与生活方式,对于纠正当代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及生活方式具有借鉴意义。

四、敬天爱地、戒杀护生的生态实践观

道家道教生态实践观还体现在敬天爱地、戒杀护生的观念和实践。道教将天地视作人与万物的父母,主张像对待父母一样敬爱天地、孝顺天地,反对大肆凿井、修建宫殿和陵墓等破坏大地的行为,主张感恩天地,适度利用土地;在对待万物及其他生命方面,主张“慈心于物”,特别是在对待其他生命上更是主张戒杀放生。这方面的内容在道教戒律、科仪、善书等中均有体现。

(一)“敬天爱地”与对自然的适度利用

道教“敬天爱地”思想是建立在“天父地母”观念基础上的。《太平经》中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反共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1天地人三才中,天生万物,称为父;地养万物,称为母;人治理万物,称为子。在三才中,天地是人的父母,人的生命受之于天、养之于地,因此人应当敬天爱地。而所谓“敬天爱地”,即“不失天地之心意,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2。可见,敬天爱地,即为认识、顺应天地四时变化规律,爱护万物、成就万物,发挥人治理万物的作用。

《太平经》中对人类破坏大地的行为进行了多方面的谴责。经中说:“人乃甚无状,共穿凿地,大兴起土功,不用道理,其深者下著黄泉,浅者数丈。母内独愁恚,诸子大不谨孝,常苦忿忿悃悒……乃上感天,而人不得知之。愁困其子不能制,上诉人于父,诉之积久,复久积数,故父怒不止,灾变怪万端并起,母复不说常怒,不肯力养人民万物。……天地,人之父母也,子反共害其父母而贼伤病之,非小罪也,故天地最以不孝不顺为怨,不复赦之也。”3人因为从自身贪欲出发,不遵守道理,大兴土木,穿凿大地,浅者数丈,深者接触黄泉。《太平经》从天人感应观念出发,认为人类的这些行为让天地非常忧愁、愤怒,因此灾变万端并起,大地不肯力养人民万物。《太平经》特别反对大肆凿井、修建宫殿和陵墓等对大地的伤害行为。“今一大里有百户,有百井;一乡有千户,有千井;一县有万户,有万井;一郡有十万户,有十万井……穿地皆下得水,水乃地之血脉也。今穿子身,得其血脉,宁疾不邪?”4将大地比作人的身体,水比作人的血脉。若一户凿一井,乃至一家数井,天下凿井无数,大地能不生病吗?而大肆修建屋宇和陵墓,则让大地疮痍,沟渎塞绝,水流不通,也会破坏天地纯和之气。

道教反对大肆凿井、修建屋宇和陵墓,并不是主张为了人自身的物质生活不利用土地,而是主张敬天爱地,适度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如《太平经》中说:“凡动土入地,不过三尺,提其上。”5要求利用土地,深不能超过三尺;认为超过三尺,则会伤及地的形体。

道教将天地比作人之父母,将大地比作人的身体,岩石比作人的骨骼,水流比作人之血液的观念,是一种有机主义世界观。从这种观念出发,道教劝诫人们爱护土地,禁止破坏土地。

(二)“戒杀护生”与对生命的爱护

道家道教“戒杀护生”实践是建立在“好生恶杀”观念基础上的。道教经典《三天内解经》中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1道好生而恶杀,众生宁愿做活着的老鼠,也不愿做死掉的君王。也正因为此,圣人教化人们应慈心对待生命。

道教戒杀护生实践首先体现在道教相关戒律中。《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极戒》等经典中包含不少与戒杀护生相关的条款。如《中极戒》中涉及戒杀护生的内容有:“第一戒者,不得杀害一切众生物命;第二戒者,不得啖食众生血肉;……第三十四戒者,不得鞭打六畜;第三十五戒者,不得有心践踏虫蚁;第三十六戒者,不得观玩钓弋以为娱乐;第三十七戒者,不得上树探巢破卵;……第六十戒者,不得便溺虫蚁上;……第六十三戒者,不得笼罩鸟兽;第六十四戒者,不得惊散栖伏;第六十五戒者,不得无故采摘花草;第六十六戒者,不得无故砍伐树木;第六十七戒者,不得以火烧田野山林;第六十八戒者,不得冬月发掘地中蛰藏;……第八十七戒者,不得误以毒药投诸水中;……第一百八戒者,不得竭陂池水泽;……第一百十二戒者,不得热水泼地致伤虫蚁;……第一百七十二戒者,不得惊惧鸟兽促致穷地。”2不但强调不得杀害一切众生物命,而且其中诸如不践踏、不便溺、不泼热水伤害虫蚁,不发掘地中蟄藏的虫类,不惊散栖伏的鸟兽,不让鸟兽惊惧陷于困境等规定带有明显的护生特征。

放生即将被捉的动物重新放归适合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觉世经注证》中谈到放生的原则:“但欲放不可稍迟,恐物不耐其困也。欲放不可假人,恐物又受其害也。且放之,不可有定期,恐贪利者因此而预捕也。放之不可有定地,恐贪味者探此而往取也。唯于目睹之顷,随意而买放焉!旷野之间,随处而纵放焉!则放生而物得生矣!”3文中这段提到为了避免动物受到伤害,放生应注意的原则。道教放生还有一定的仪式,如在放生时为放生动物举行斋醮科仪。围绕放生的斋醮仪式,对于参与放生仪式的人无疑具有熏陶作用,有助于道教戒杀护生观念深入人心。

道教还注重编订善书劝人戒杀护生。如《太上感应篇》明确将“慈心于物”列为善行,将“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用药杀树”“春月燎猎”“无故杀龟打蛇”等视作恶行。4同时还警示世人,如果犯有这些恶行,司命神将会根据其恶行的轻重减其寿命,以此劝诫世人戒杀护生。功过格是善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将人的善行恶行按照功过、轻重,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让人日常生活中反省自身功过,以达到禁戒恶行、培养善行的目的。道教功过格中同样包含戒杀护生相关内容。如《文昌帝君功过格》“仁爱第四”所列“物类功格”:“救一无力报人畜命,一功。如山禽、野兽、鱼、蛇等类;救细微百命,一功。如虾、蛾、虫、蚁等类;施禽畜食,一日一功。救畜疲乏,一日一功;买放生命,百钱一功;戒食牛犬,一年五十功;节杀生一年,三十功。”所列“物类过格”:“倡杀、阻人放生,百过;烹杀牛犬,百过……颠覆一巢穴,二十过;无故杀一无力报人畜,二过;无故发蛰惊栖,二过;杀细微十命,一过。”1

道教通过戒律、放生仪式、因果报应观念、善书等形式,要求或劝导世人戒杀护生。这些方式方法在历史上确实发挥了让戒杀护生观念深入人心、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也是动物保护民俗的重要方面。要让生态环保、动物保护深入人心,落实为民众的自觉行为,这些民俗观念、民俗形式在今天仍具有启发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陈红兵,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教授。]

(责任编辑 张月红)

Abstract: Taoist ecological thoughts and culture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he ecological ontology of “the Tao begetting all things of the world”. Taoism views the Tao as the root of all things of the world revealing that human share the same root with all things, which contains the ideas of the integration and equality of all thing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aoism formed its generative theory of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which elucidates the process of “the Tao begetting all things” with notions of Yin?Yang, Three Materials and Five Elements, and elaborates concretely the integration and isomorphism of all things. Second, the ecological value theory of “valuing morals”. Taoism affirms the value of “the Tao begetting all things”, and views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the ideal ecological condition. Thus,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sperity of all things with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human and all things. It holds that all things have their Taoist nature, and like human beings, all things have the equal value. Third, the ecological moral theory of “peace and quiet and self?controlled”. Based on the mentality of “Taoism following nature”, Taoist advocates the “natural” rule of practice, gives prominence to moral cultivation, such as quietness, tranquility and plainness, which has profound ecological values. Fourth, the ecological practice viewpoint of “ahimsa, revering the nature, loving and protecting all things on earth”. Beginning from the concept of “heaven as father and earth as mother”, Taoism puts forward the thoughts of revering and conforming to the nature, denounces the behaviors doing harm to the earth, such as willfully sinking, building houses and mausoleums. Beginning from the concept of “respecting live and disgusting killing”, Taoism advocates ahimsa and protecting life, which is embodied concretely in Taoist disciplines, religious rites and morality books etc..

Key words: Taoist; Taoism; ecological ontology; ecological value theory; ecological moral theory; ecological practice viewpoint

猜你喜欢

道教道家
界与域的环境伦理思考——基于道家自然观之凭鉴
西夏道教补议
漫画道家思想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太极拳与道家思想之大美无形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