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家园共育,实现有效幼小衔接
2017-04-26刘俊茹
刘俊茹
摘 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故本文从关注幼儿心理角度入手,从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的心理调适,如何引导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工作,以及家园之间的配合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幼儿都能顺利进入小学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幼儿心理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孩子入学后产生厌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问题,多是由于幼小衔接不当所致。在中国,很大一部分是4个老人,加上父母两人带一个孩子,这就导致了一代小皇帝的诞生。大家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不知道孩子最应该拥有的不是溺爱,迁就;而是正确的引导。
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在幼儿还未离園之前,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方法,与家长合作,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生活及学习状态,提升学习能力,调适心理适应能力,以避免幼儿由于不适应小学生活而产生厌学情绪,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奠基,入学准备应该包括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家园共育为桥,为幼儿提供心理准备,激发孩子的向往之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又是教师在幼儿教育这条道路上的同行者和伙伴,但是现在的社会,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教师一定要与家长携手,帮助幼儿在入学前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其实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他们会羡慕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书包,新的铅笔盒,时时刻刻都流露出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孩子上小学,时常以赞美的口语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例如家长可以这样说:“尼长大了要上小学了!真棒!”,让孩子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也感到光荣和自豪。
幼儿园也可以适时组织活动带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面参观,让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小学的校园和氛围,见到校园里的小学生,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激励他们:“以后你也会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在小学的校园里面认字,数数,学很多知识,你也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
二、从家园共育入手,帮孩子做好生理准备
为了减缓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坡度”,针对于幼儿入学生理准备这一方面,作为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让幼儿真正能够从适应能力、自理能力、独立能力等方面做好准备。
(1)模拟训练,提高幼儿适应能力
幼儿在园或在家时,由于其没有硬性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达成,故很多孩子生活的时间性不强,脑子里也缺乏相应的时间概念,做起事情来比较轻松和随意。
而进入小学后,小学环境中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如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上课前书要摆在书桌右上角、 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搞小动作,等等,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同时,入学后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幼儿却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会说“昨天,妈妈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针对这些问题,除小学的改革之外,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所以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必须要遵守上课制度,一是不能迟到早退,二是要充分利用课间时间上厕所,三是上课时必须要坐在固定的位子上,注意听讲,不许随便说话。四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昨夜。为了让幼儿能够适应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将班级桌椅摆放成小学课堂的模式,带领幼儿开展相应的一些“模拟常规训练”,如:上学带齐学习用具,准时到校;听到铃声响走进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书包放进课桌;老师来到教室时,起立向老师问好;坐的姿势要端正,上课认真听讲,发言先举手等,引导幼儿通过一整套的学习程序的操作,增强幼儿的亲身体验。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面孩子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着的集体生活,幼儿园的老师整天都跟着,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则是相对独立的生活,孩子必须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自己系鞋带、穿衣服、上厕所。而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孩子需要自己学会集中注意力,学会自控能力。
所以作为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溺宠孩子,什么事情都替他们打理好,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系鞋带、如厕,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自己收拾好。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家长们也不要急着帮孩子解决,先引导他们,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去解决,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于他们以后进入小学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不能随时随地看护陪伴着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自己去处理他们遇到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上的问题
总之,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在社会角色、生活内容、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过程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产生着很重要的意义。为了帮孩子顺利地度过这段时期,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关注到孩子各方面的表现,用最得体的方式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将孩子的失败几率降到最低,让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快快乐乐学习,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