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教育思想中道德修养途径和方法初探

2017-04-26金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克己力行孝悌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我国的思想史和教研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对于我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极大,在国际上也负有盛誉。就孔子教育思想内容而言,道德教育思想一直是其核心内容,形成了一套道德体系和道德修养的方法,这套体系和方法也被历代所接受,持续两千多年。在我们提倡建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理论体系的今天,探究孔子教育思想中道德修养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有很多可取之处和足资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道德修养途径和方法

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仁”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高的道德概念,作为该道德思想体系,除了提倡智、勇、信、义外,总体而言是以“孝”为本,以“礼”为规,以“忠”为贯,以“中庸”为准绳。在提出进行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而言,我们可以从孔子为学的过程来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己进行道德修养的过程,从“立志”起,经过几个阶段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为学的目的是为了道德的修养,也可以看出儒家是怎样把学习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经过教育,使人的欲望经过改变,完全合乎礼義的标准。这一过程,是确立志向,通过继续不断的学习,使人的思想、行为和感情,达到完全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过程。这是和他提出的“学思行”的教学过程一致的。道德教育也要从道德知识学起,然后归之于行,这也是合乎规律的,也是对于我们今天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关于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归结为下列几点:

一、立志和励志

所谓“志”就是“心之所之”,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使一个人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孔子很重视人的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要求士立志学“道”,亦即学他所提倡的道德。

孔子提出了不少有关意志培养的思想,都是和立志密切相关的。孔子以为,一个人应当使自己分清善恶,“好仁”和“恶不仁”,在消极方面能知耻,能有所不为;在积极方面能有所为,一心一意以“闻道”、“守道”和“成仁”为自己的志趣。

孔子把立志和知耻结合起来。他以为一个人应当“行己有耻”,知道有所不为。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是要求有志于“道”的人应当一心求道,他所忧虑的是“道”,不是“贫”;所可耻的是背“道”,不是“恶衣恶食”。在孔子的思想里,包含一个人是否知耻,他所耻的内容是什么,是他的好恶的感情的表现,是被决定于他所抱定的志向的内容的。

孔子在意志培养方面,特别重视恒心与百折不挠的精神的陶冶。他以为一个人没有恒心,他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无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他以为一个人应当像松柏那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应当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坚贞不移,如他所说的“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二、力行和慎言

立志和力行是分不开的,是互相促进的。孔子最重视行,并把“行”看做是“学”。例如,他赞赏颜回为他弟子中唯一好学的人,其理由就是因为他能力行———能“不迁怒,不二过”。

在道德的力行方面,孔子要求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精神。对于力行的次序,他首先重视孝悌,把他的最高理想———“仁”的实现,落实在“孝悌”的行为中。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在他看来,是“行有余力”的事,行德比学问更重要。孔子的弟子有若遵循孔子的思想,明确地提出“孝悌”为行“仁”的根本道理的主张,这是因为能尽孝悌之道的人,在家庭中能尽早地把孩子培养成为和顺的子弟,那么“少成若天性”,在成年后他们就能逐步向“仁”的境界前行。

在重视力行中,孔子不仅指出了由“孝悌”入门的道路,还特别强调“言行一致”和“慎言”的意义。他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又以“言过其行”为可耻,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他痛斥那种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私欲的行为。

孔子视“慎言”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这是把“慎言”与刚毅和质朴的品质联系起来而并称之为接近“仁”德的。他又说:“仁者,其言也仞”。这是因为行“仁”德的人知道为“仁”之难,决不敢轻于言谈,所以变现出迟钝的样子。孔子反对夸夸其谈,反对只讲不做,要求先做后说,做不到的便不说,说了就一定要做,总的精神是要求培养敏于行事而慎于言说的人。

三、自省和克己

自省和克己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经后世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发展,成为儒家一贯的重要的道德修养手段。孔子教人“躬自厚而薄职责于人”,他以为,一个人如果能宽于责人,严于责己,就能避免与别人发生怨恨。

在自省以后,更正确地说,在自省的同时,孔子还提出进行克己的要求。“克己”就是以道德的标准来约束和克制自己,也是孔子在道德修养中所重视的重要手段。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这是说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他这种“克己复礼”的思想,有其时代局限的内容,即在于维护当时阶级的“礼治”。不管是“克己复礼”还是“约之以礼”都是用“礼”来约束自己。

在孔子的“克己”概念中已经包含以欲望为恶而主张克欲的思想。如他说“枨也欲,焉得刚?”这是把“欲”和“刚”对立起来了。又如《论语》记:“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人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他已经把“欲”视为省克的对象。这种克欲思想是荀子性恶论思想的根源,经宋明理学家的渲染,更趋于狭隘和片面,甚至主张“灭欲”,成为封建礼教束缚人的个性的手段,这些当然需要批判的继承。

四、改过迁善

孔子对于改过问题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内容。他要求人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可见他重视的,不是不犯过,而是犯了过以后能否迅速地改,并且不再重复自己的过失,亦即“不二过”。

孔子还教人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犯了过就要“自讼”,试使自己真正认清错误的根源。他教人正确的接受别人的批评。他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这是说,对于严正的忠告,不能只是在口头上听从,而要能在实际行为上改正自己错误。对于婉转的劝导,不能只喜欢别人表达形式的婉转而不去寻绎人家的真意以提高自己的认识。

与改过迁善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善于交友,向别人学习。他要求同正直、信实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不要同諂媚奉承、当面恭维而背后诽谤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他还教人对朋友互相切磋,进行忠告。

五、乐道与安仁

孔子对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要求达到乐道与安仁的境界。他不仅要求一个人的行为能合于“仁”道,而且要求他以“仁”道为自己的爱好与信仰。他不仅重视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的进步,而且更重视他的道德感情的培养与信仰的确立。

孔子要求人们好学与乐学,这不仅指知识方面而言,也是指道德方面而言的。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指出了为学与进德的感情和兴趣逐步加深的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他盛赞颜回的“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精神。孔子本人也自认为是“乐以忘忧”的人。他所说的“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都是一种乐道的精神。他以为,乐道的人是不注重物质的享受的,富贵平贱都不要去计较,无论居于穷困的环境还是居于安乐的环境,都能安于“仁”德,乐“道”不倦,把自己的感情完全浸润在“道”里面,培育着“杀身成仁”或“蹈仁而死”的“卫道”精神。这样才算得上是会理想的“仁人”或“君子”。

孔子的道德修养目标与内容我们应该给予批判的继承,特别是在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孔子所论及的关于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显示出道德教育中若干一般规律性,可以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一个途径和方法,在除去糟粕取其精华后,完全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

[2]王世农,刘庆宏.《试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历史研究2009.01

[3]朱哲;鹿丽萍《有教无类立德树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J].道德教育2009.05

作者简介

金洪(1979.11-)男,汉族,四川眉山人,硕士,四川长江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

猜你喜欢

克己力行孝悌
孝悌思想探源及对当代启示
病榻侍母
身体力行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无声列车
“克己修身”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
人人培育“克己”根苗撑起法治蓝天
坚持实事求是 力行“三严三实”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Ethanol Spray-Air Combus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