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类水质改良剂使用频率的探讨
2017-04-26耿英慧
耿英慧
芽孢类水质改良剂使用频率的探讨
耿英慧
目前,在水产养殖上微生物水质改良制剂获得广泛的使用,但在使用频率上随意性较强,缺乏一个统一的说法。本文将通过对两个试验的分析提出建议,供用户参考。
试验一,对虾养殖中后期使用复合芽孢菌制剂对藻细胞浓度的影响
图1 对虾养殖中期55-60天池塘使用芽孢杆菌后相对藻浓度变化
图2 池塘对虾养殖后期85-90天使用芽孢杆菌后相对藻浓度变化
水温30℃左右,盐度26‰左右,在对虾养殖关键阶段55-60天,85-90天,分别使用0.1mg/L复合芽孢杆菌制剂(有效活菌数10亿/g),通过测定藻类叶绿素a含量来判断芽孢杆菌对藻细胞浓度的影响。使用芽孢杆菌后试验池藻细胞浓度有降低趋势,到第3-4天藻浓度降到最低,活菌效应达到最佳,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活菌效应在减弱,藻浓度逐步回升,第7天藻浓度回升接近到使用芽孢菌制剂时的水平。表明在高密度对虾养殖池中,以控制藻细胞浓度为判断指标,可以确定活菌使用频率3-4天为宜。
试验二,高负荷有机污染水体使用芽孢菌剂后总菌量变化
水温28℃左右,试验条件如下表。
如图3,在试验条件下由于水体的营养丰富,1天左右试验池和对照池总菌都达到了高峰值,之后第2-3天总菌数有所降低,但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活化后的活菌效应维持时间较长,到第8天仍在105CFU/ml。在较高有机污染负荷的水体中,正常使用时芽孢杆菌制剂引起的总菌数增加效应维持3天左右。
项目 空白正常使用 活化使用鱼塘淡水(m3) 1 1 1饲料(g) 150 150 150芽孢杆菌制剂,菌数10亿/g (g)0 5 5充气直接投加充气加10g红糖充气活化8小时充气
图3 芽孢杆菌制剂进入水体后总菌数变化
微生物制剂进入养殖水体后一般不会立即生长繁殖,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如合成多种酶以完善体内的酶系统及其它细胞成分,在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这段适应时间称为迟缓期。有如下几个因素影响迟缓期:①菌种的特性;②菌龄长短;③用量大小;④水体污染物的多寡或营养平衡与否;⑤养殖水体的温度,盐度、pH值、溶氧、捕食者数量等。实际上迟缓期的长短决定了活菌在水体中达到峰值的时间和微生物制剂见效的快慢,从而对使用频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上述两个案例表明:在养殖中后期或者高污染负荷水体中,活菌迟缓期较短,活菌使用后效应3-4天内达到最佳状态,然后活菌效应逐步减弱。而在实际应用中众多厂家推荐7-10天使用一次,王庚申等虾蟹混养池塘试验表明对养殖水体的控制效果上5天>10天>15天,水体弧菌总数15天>10天>5天,提出10天施用一次较好;李卓佳等使用芽孢菌后15天左右芽孢菌量出现峰值,故认为15天使用一次比较合适。这些使用频率上的差异可能源于活菌进入水体后迟缓期长短,在影响迟缓期的众多因素中——水体污染物的多寡或营养平衡与否对使用频率的影响重大。不同的养殖密度和养殖阶段会有不同的水体污染程度,据此调整使用微生物制剂的频率,养殖前期或者密度不高的前提下15天使用一次是可行的,作者也曾试验过在低密度对虾养殖上30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也有一定的效果;若中后期或者高密度养殖水体,需要增加使用频率。
因此,微生物制剂的使用频率,建议结合养殖的阶段、水体污染的状况、放苗密度和池塘的生物量来综合考虑,在低密度或养殖前期使用7-10天使用一次,而在养殖中后期和高密度养殖中3-4天使用一次,保持有益微生物的高浓度状态,在水体和底泥生态位中占优势地位,挤轧有害菌的生存空间,达到净化水质和抑制有害菌之目的。
(通联:201199,上海保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5921288269 021-6419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