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4-26李雪庞艳
李雪+庞艳
摘 要:高新科技时代,知识与经济是国家成长的巨大动力,而它所具备的首先则是创新。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不断创新发展的世界中,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更离不开创新,培养创新能力从小抓起。
关键词:思维 兴趣 求异 想象
一、对于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几日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去寻找更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那么思维能力该如何培养呢?那就是多思考,不要简单地只从一方面考虑问题,比如最简单的数学题目我们解答的时候怎样算呢?3+3=?我们可以把它分解,可以数数,可以把它看成乘法2个3相乘。从一件小事出发,同样的起点不同的到达方法,就看我们怎样选择。有的同学会想:都会得到答案,我为何不简单一点地得到最后答案。其实并不是如此,思维能力越敏捷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越有帮助,所以,不能只会把它用加法的方式算出来,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算出来,何乐而不为呢?思维敏捷具备一定的能力,从小开始培养,从最基本的学起,自然我们的思维创造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对于激发兴趣的重要性
创新需要有良好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兴趣如何培养?如何让我们有很大的兴趣来学习呢?在上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掘其的创新思维,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有浓厚学习兴趣的环境中,好好学习。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这是美国布鲁纳曾说过的,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对于创新简直就是一席空话,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该怎样培养呢?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多学校已经不单单地只教授数、语、英,更多地加了创新课,自己动手制作一样小东西。制作之前首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思考的过程思维就打开了,慢慢地一点点地积累,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地有新的东西。兴趣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更多事物美好的表达、对新鲜事物的尝试,没有兴趣作为基石,我们就会失去动力,失去原本就有的热情。
三、对于启发想象的重要性
富有想象力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拥有想象空间的重要性呢?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止境的,它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所以,学生在上课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让其有独立想象的空间,展开联想的翅膀,会更加有利于思维创造的培养。是啊,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举一反三,把一个简单的东西变成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电视剧里巨大的发音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呢?飞机、汽车、火车、自行车的声音并不是去飞机旁边收音的,而是在一个小小的收音室里几个人通过一些破破旧旧的东西发出很多非常震撼的声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创新,争取达到最好。
四、对于求同存异的重要性
求同存异,简单来说就是把相同的东西保留下来,把不同的东西变化成自己可以消化的、让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我们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习惯进行质疑,总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天是蓝色的,云朵是白色的呢?为什么机器可以运作?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我们总喜欢问来问去,长辈或者老师会告诉我们问这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没有用,还不如多背点文章,多写几个字更好。这是中国学校的教学方式,不会让你动手去学习,而是把这个固定的思维模式、方程式告诉你,就用这个算就可以。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可以让学生去当小老师,一个人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勇气就会大大提高,为此,我们多安排这样的环节,并指导同学去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慢慢地我们只会把最复杂的简单化,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大脑算出来或者想象出来。相比较而言,国外的教学方式就很放松,在快乐中就学到了知识。国外重视的是全面发展,而我们中国大多数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没有一点乐趣,我们应该求同存异,把国外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发展成本国的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
五、结束语
具有创新性很重要,可以锻炼小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带着想象力和头脑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发现。我们应该释放学生的无限潜能,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拥有创新的存在,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适当的学习和发掘,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某个领域的可塑之才。学会创新、懂得创新是我们现代中小学生应该具备的。
参考文献:
[1]王静燕.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前沿,2006(06).
[2]鮑哲.浅谈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3(19).
[3]李瑞芹.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4]陶志广.对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