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活动的媒体策略与发展

2017-04-26董艳艳

记者摇篮 2017年4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董艳艳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公众意识的提升,媒体对于公益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媒体参与下的公益报道,也被看做是媒体担当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公益报道 媒体策略 全媒体时代

媒体公益报道的社会需求

公益活动与媒体行业有着极其相近的气质和契合精神,即都是为了公众利益,都需要极强的公信力。一方面,新闻媒体长期以来都在开放、平等、理性的层面上展现着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也正基于此,媒体对于公益活动的报道的拓展性和参与度也更高,甚至在更多时候,媒体扮演着发起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公益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媒体固有的优势,借助传统媒体强大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使得公益报道可以在拓展性和纵深性上得到升华。同时,在社会需求上,借助传统媒介的公益报道,从情感上更容易引起社会以及受众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媒体自我营销与公眾活动的完美结合,从而起到塑造媒体形象和传播自身的互动效果。再者,媒体传播的公共性正是“公益传播”的核心价值。

无国界美食——公益报道的新启示

无国界美食活动是2016年全国助残日关爱孤独症儿童主题活动之一,旨在“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首先,它搭建了社会良性互动的参与平台。本次活动借助沈阳广播电视台《超级生活家》栏目,吸引了多家医疗机构和爱心企业参与其中。通过一场看似普通的聚餐,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社会共同体。给那些平日里少与外界沟通的孩子提供了难得的接触外界社会的机会。

其次,信息透明,增强了社会信任。让受众不需要再为分辨公益活动的真伪而劳心费神。让信息更公开,让公益更透明,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支持,才会发挥公益活动最真实的意义。

第三,公益报道不断推陈出新。“无国界美食”突破了固有的活动形式,实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创新。从内容上看,“无国界美食”将关注点锁定在关爱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上,使全社会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多的关注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关注其所在;从形式上讲,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更强,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参与率更高的特点,从而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第四,自媒体环境的催化。自媒体以其现代化、电子化为手段,依托网络新技术,凭借简单快捷的操作,使普通大众自己掌握话语权,能够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进行自主信息的发布,实现交流互动的新媒体,自媒体将传统“点到面”传播转化为“点对点”的开放对等传播,使传播内容更加个性化、自主化,更加强调传播者的主动性和平民性。自媒体应用的低门槛和即时互动性为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便捷,作为新兴的公益活动方式,自媒体环境下的公益活动拉近了组织者和受益者的距离。

媒体公益报道的创新发展理念

一直以来,媒体都被认为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化身,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今,公益事业已成为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引导,故而媒体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其中的桥梁和纽带。

公益报道要有前瞻性。媒体做公益活动,首先要考虑做什么、给谁做、谁来做。要确定公益目标和人群,制定活动框架和形式,确定施益方和受益方,更要考虑到活动资源的合理利用、选择团队分解任务等问题,选择策划的最佳时机,围绕正在萌芽的新闻热点。

公益策划要有时宜性。时宜性是指媒体社会公益活动策划的最佳时机,通常是指以新闻事实的发生为起点,研究寻找活动策划的最佳契机,使活动策划的社会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时宜性不仅表现在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先知先觉”和把握上,也体现出媒体人的政治敏感、全局意识和对新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公益报道要体现专业性。媒体做公益活动,要深刻领悟公益的内核所在,了解公益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发现公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公益机构、社会组织等加强合作,有效整合资源。

公益报道要寻求差异化。提升公益活动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关怀,塑造媒体公益活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为了避免同质化,公益报道必须具有创意新颖、参与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等特质。要以稀缺性和差异性为原则,着力提高创意的含金量,选择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事件作为关注点,依靠高质量的创意使公益报道顺利开展并不断延续。

与此同时,公益报道还要具备周密的策划。媒体策划,实际上就是根据现实的各种信息,判断和预测传播内容发展变化的趋势,以此来全面构思、设计实施方案,选择合理的报道方式。成熟的公益活动,必须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波及面,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和社会参与度。

公益活动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创造社会的和谐环境,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也在呼唤着媒体进入公益事业的领域。成熟的公益报道,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和群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通过有效的媒体策划,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而媒体,经由这些活动的洗礼,强化自身的公信力、权威性、贴近性,从而起到塑造媒体形象和宣传自身的作用,达到媒体自我营销与公益事业拓展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乔·马尔科尼.《公益营销》.邱裴娟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3]徐卫华.《发展慈善事业的理念认识与行为方式》.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4]张冰清.《媒体社会公益活动之反思》.新闻传播.2007年04期;

[5]汤浩.“慈善公益:电视媒体社会功能的深度擅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03期;

[6]王亦君.“媒体如何报道公益”.《青年记者》.2011年9月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