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型廊道旅游流动性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分析
2017-04-26张丽丽
张丽丽
摘 要:高铁现已日趋成为人们出游备选。合福高铁开通后,黄山市充分发挥资源、交通、政策等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对合福高铁开通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以利于进一步促进黄山市发展。
关键词:SWOT;高铁旅游;黄山市;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7;F5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79-03
引言
近年来高铁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合福—福州)正式开通运营。全福高铁贯穿安徽、江西、福建三省,全长约848公里,设合肥南站、黄山北站、福州站等共22个站,是目前连接三省的首条也是唯一一条高铁线路。因沿途几乎涵盖皖、赣、闽三地包括黄山风景区、婺源、武夷山等在内的众多知名景区,又被称为“最美高铁”。合福高铁的开通不仅对沿线城市带来重大影响,也为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架起了新的桥梁,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运用SWOT方法即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铁的流动对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为黄山发展建言献策。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高铁旅游的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Hayashi Noboru[1]表明,高铁使客源地与旅游地更接近;Givoni M[2]表明,高铁使旅行时间大幅度降低,从而促进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Ronnie Donaldson[3]表明,高铁开通增强了居民出行欲望,同时提高客运量;Sophie Masson[4]表明,高铁的开通加剧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产生高铁“虹吸效应”和“过滤效应”;Sean Randolph[5]表明,便捷高铁使聚居区连成一片,提高旅行数量。国内学者张宁[6]表明,高铁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新的视角,并提出相关合作模式;周杨[7]表明,高铁促进沿线目的地协同发展;汪德根,陆林[8,9]分析,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特征;此外,汪德根[10]还表明,高铁使旅游流呈现“马太效应”、“过道效应”与“同城效应”。
综上所述,国外对高铁旅游研究注重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国内对高铁旅游研究多为定性描述。笔者借鉴国内外对高铁相关理论研究,对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铁形成旅游廊道对旅游目的地影响进行探讨。
(二)理论探讨
根据“板块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它包括一是“节点”,即一个区域内具有很强的内聚力的旅游中心城市或景点;二是受节点作用吸引或辐射而形成的“域面”,即为各独立旅游地系统;三是“路径”或“通道”,以相关交通基础设施为载体,主要表现区域内的交通形成的旅游地系统与区域内向外延伸空间网络系统,最终使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呈现“点”、“轴”、“面”相结合的形态[11]。
本文以高铁为廊道载体,发挥高铁通道作用,以各站点与景区作为重要节点,充分发挥节点的内聚力作用,完善区域内旅游地的系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促进客源地与目的地包括旅游个体与各种资源、关系的流动,形成完整的旅游空间网络结构。
二、合福高铁旅游廊道流动性对黄山市旅游影响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实现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旅游品质
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品种多、品位高,“徽文化”根深蒂固。合福高铁的开通对资源整合更是提出新的要求。其中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即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现了“一处五景”独特徽文化特色群,并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另外,旅游产品从单一自然观光发展为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乘高铁出行,提升服务质量,欣赏沿线风光也为游客带来新的体验,加强了黄山市旅游竞争力。
2.旅游交通成本降低
合福高铁不仅降低了沿线旅游交通成本,还增设许多站点,使黄山市到合肥市的时间缩短了5个小时,至福州市缩短了近14个小时;而像上饶、武夷山、德兴等中小城市本来并无到黄山的高铁,人们如果想到黄山旅游还需转车前往,交通十分不便。可见,合福高铁大大拉近了三省的距离,如表2所示。
3.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加强流动性
合福高铁开通后,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在黄山北站开通11条旅游专线巴士前往各大景区景点。2016年10月,又开通了直达黄山风景区云谷寺 (慈光阁)索道旅游专线,黄山市内也完善了各种公交系统换乘前往高铁站,大大节约了游客路程上时间,加强了人员的的流动性,即使外部游客的不断涌入也不会影响本地居民的出游。另外,黄山市政府还通过整改旅游厕所设立标识牌、引进大型酒店等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使黄山市的旅游品质进一步提高。
4.增加游客量,促进旅游空间网络结构构建
2015年,黄山市游客接待量達4 665.87万人次,同比增长12.02%,旅游总收入达400.7亿元。其中,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量达318万,创历史新高,这与合福高铁的开通密不可分。
(二)劣势
1.提高旅游数量,降低旅游质量
合福高铁的开通使得合肥市至福州市形成4小时经济圈。旅游依托于交通,但经济是基础。高铁开通使各地距离缩短,但价格是普通票价的3倍,旅游者未必都愿意乘坐,或者可能为减少开支、提高参观的数量,减少某些景区的游览时间,并且降低整体旅游质量。当地的住宿业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2.本地文化或受到外来侵略
高铁的流动有利于外来文化的传播与引进,但是也有可能使得本地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侵入,从而破坏本地文化的特色。部分景区可能商业化更加明显,从而失去自身独特的吸引力。
(三)机遇
1.政府重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合福高铁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与皖、赣、闽三省合资建设,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政府为迎接“高铁新时代”,特别推出相关系列专题,并赴各地进行高铁旅游推介,推出精品线路。黄山市政府为顺应高铁时代的旅游需求,组建黄山高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专门发展高铁旅游相关事业,以高铁旅游为核心,实施旅游营销;聚焦乡村旅游,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政府还加强项目招商与旅游商品的推出,通过景区的创建与提升,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黄山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2.市场开阔
黄山在安徽省内的旅游形象良好,游客评价高。合福高铁贯通皖、赣、闽,三省共1.4亿人,另外黄山市地处长三角区域,毗邻沪、浙、苏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庞大,居民出游愿望强烈,交通的便捷性使周末游、短途游成为游客的首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品牌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市场;并以海外为目标,做大做强旅游市场。
(四)威胁
1.出现“虹吸效应”,周边景区的竞争加强
高铁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也必会带来一系列挑战。一方面,使高铁沿线有丰富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发展更加明显,从而对其他地区形成“虹吸效应”;另一方面,合福高铁沿线城市纷纷策划推出高铁系列精品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如江西省的免票和半价票等优惠活动,福建省也推出高铁主题旅游营销活动及打包让利活动等,这些都加大了对黄山市的威胁,使之只有发挥自身特色勇于创新才能在优中取胜。
2.旅游者市场多元化,坚持以人为本
高铁的开通为沿线各省的旅游提供有力的交通条件,也使黄山、武夷山、婺源等更有吸引力。但高铁在缩短城市距离的同时,也给各地带来一定的“同城化效应”,使得各地出现相同或相似的旅游产品。同时,客源市场和出游方式不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于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提出更严苛的要求,景区需要通过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自身的产品品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
结语
合福高铁的流动促进黄山市客流量增加,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完善。面对市场多元化的主旨形态与巨大的周边竞争,应形成以黄山市为节点的旅游中心城市,把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等重要知名景区打造成旅游地系统,并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扩大辐射作用,以高铁为廊道促进黄山周边及沿线的客源地与黄山市为目的地的包括客流量与各种资源、要素流动,最终构建完整的旅游空间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 Hayashi Noboru.High- 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Japan and its socio- economic impact.Journal of Urban andRegional Planning,
2011,4(3):132-156.
[2] Givoni M.Development and impact of the modern high-speed train:A review.Transport Reviews,2006,(26):593-611.
[3] Ronnie Donaldson.Mass rapid rail development in South Africa's metropolitan core:Towards a new urban form.LandUse Policy,
2006,(23):344-352.
[4] Sophie Masson,Romain Petiot.Can the high speed rail reinforce tourism attractiveness? The case of the high speed railbetween
Perpignan (France) and Barcelona (Spain).Technovation,2009,(29):611-617.
[5] Sean Randolph.California high- speed rail economic benefits and impact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SanFrancisco:Bay Area
Council Economic Institute,2008,(10):1-44.
[6] 张宁.高铁时代背景下闽浙旅游合作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2.
[7] 周楊.高速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经济管理,2013,(3):119-129.
[8] 汪德根,牛玉,陈田,陆林.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J].资源科学,2015,37(3):581-591.
[9] 汪德根,陈田,陆林,王莉.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J].地理学报,2015,70(2):214-233.
[10] 汪德根.京沪高铁对主要站点旅游流时空分布影响[J].旅游学刊,2014,29(1):75-82.
[11] 汪德根,陆林.基于点-轴理论的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6):904-909.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