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现状研究
——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2017-04-26杜红玉

长江丛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概况外国语留学生

汤 蕾 杜红玉

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现状研究
——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汤 蕾 杜红玉

文化课是留学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中国概况》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存在很多课程建设上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西外国语学院该门课程的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反馈等现状展开调查,并在反思和思考后提出一些课程建设的对策。

文化教学 中国概况 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2016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就来华留学生的相关课程进行改革,是一个必须及时面对的问题。

《中国概况》课程是留学生教学中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将对其他文化课程的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为调查研究对象,展开文化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的现状研究,并进行具体分析和整理,最后形成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课程定位

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中文化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文化有比较深入理解会促进人们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对于语言有很好的理解与把握同时也会促进文化的学习。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公布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中指出:“文化知识课包括中国概况、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等)等课程,这些课程讲授中国的国情、历史、文学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习者提高其语言运用的层次。”

《中国概况》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全面而概括性地介绍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它不仅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而且还能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研究兴趣,对他们正确认识中国、消除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广西外国语学院留学生文化课程设置情况

(一)开设课程

汉语课程:初、中、高级综合汉语课,听、说、读、写技能课,商务报刊阅读、旅游交际会话等。结合课程每个学期开展专业的实践实训活动,在大四年级还会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业实习。

其他课程:中国概况、东盟旅游概况、当代中国话题、当代中国经济、中国历史、旅游服务礼仪等。

(二)文化课程学分学时设置情况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留学生到了三、四年级开始上专门的文化课程,一般每门为32、48或者64课时。

《中国概况》课程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每周4个学时,共48学时,使用教材为王顺洪主编《中国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具备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教学内容包括国土、历史、民族、政治、经济、艺术、文学等14个篇章。

三、广西外国语学院《中国概况》课堂教学调查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多使用直观的资料,例如图片、音像资料来介绍书法、少数民族的风俗等等。

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介绍为主,穿插使用体验式、任务型教学方法。教师起主导作用,对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多采用讲解讲授方式,让学生理解内容。部分课时,根据课程内容,设定不同主题,采取分小组进行课堂报告和课堂讨论的模式展开活动,例如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体验活动。

(二)教学安排与考核方式

留学生到了三年级学习阶段,已经完成一定阶段的汉语学习,能自如地进行汉语对话交流,因此本课程采用全中文授课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每周4学时,共48学时。期末测试为开卷考试。

(三)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调查

本文对3个留学生班级做了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份,并针对调查的结果对10位学生做了访谈。问卷涉及汉语学习需求、教学内容、老师上课教学方式等10个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学会使用汉语是留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但同时他们也对中国文化的内容感兴趣。现行的课程设置中,语言和文化课程的比例较为符合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汉语言文学(旅游方向)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开设的汉语课程课时81%,文化课程课时占19%。

图1 对哪个汉语学习的内容感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留学生更喜欢老师综合运用多媒体、音像来授课,先小组讨论然后再评价模式。因为文化学习的内容缺乏真实的文化语境,传统的课本—讲授—讨论的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图2 喜欢的讲课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留学生希望能多学习和了解有关于中国经济、中国旅游和中国习俗的内容。但是教材《中国概况教程》难度较大,知识量非常大,教材中有大量的年份、术语和数字,词汇难度大,留学生阅读障碍,容易造成畏难情绪,不利于教学。

在教学效果上,82%的学生在学习之后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课程对于他们消除误解,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对《中国概况》课程建设的建议

(1)课程定位:《中国概况》设置为一门独立的文化课程,与语言课程不同,不是进行专项的语言技能训练,不能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进行字、词、句、语法的解释和操练,要引导学生不能遇到生词就不停地查字典或问老师;同时,这门课程要与语言课程并行,不能完全脱离语言学习文化,在学习文化的同时也要训练汉语能力。例如布置课外的文化体验和观察活动,在深层次了解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教师建议: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概况》作为一门文化课程,一定会涉及到跨文化交际内容,那么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引导,避免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矛盾。另外,传统的授课主要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并不符合留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1]祖晓梅,陆平舟.中国文化课的改革与建设—以<中国概况>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6(7).

[2]刘佳.<中国概况教程>教材分析[J].亚太教育,2015(33).

[3]任雁.关于我校国际学院留学生<中国文化概况>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10).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外国留学生文化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以<中国概况>为例》(项目编号:2014GJB254)。

猜你喜欢

概况外国语留学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郑州外国语学校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