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感统教师的视角看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

2017-04-26陈昊婷

长江丛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感统儿童心理心理咨询

陈昊婷

从感统教师的视角看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

陈昊婷

据调查,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直接应聘感觉统合教师岗位的,但目前的早教机构、感觉统合训练机构急需大量的感觉统合教师,而且高级别的感统教师都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因此,本文就感觉统合与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作一探讨,为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些思路。

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心理咨询 感觉统合教师

笔者根据对早教市场的调研,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感觉统合教师这三者之间,有着非常大的不匹配现象。首先,应聘感统教师的、早教老师的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就感觉统合本身来讲,更需要的是有心理学、生理学基础的学生从事相关指导工作,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却几乎没有会想到应聘早教老师或感觉统合教师岗位的。下面就市场需求和感统与心理学的关系两个方面做一分析。

一、市场需求

据笔者对目前郑州市五大类别的早教机构(美系、韩系、澳系、英系、台湾)的教育教学进行调查发现一下几个共同点:

(1)均开设有感统课程,接待0——12岁感统训练与指导。由于目前感统失调的儿童越来越多,家长这方面的需求尤为迫切,而且经过与接收感统训练的孩子家长谈话,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可感统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经过感统训练指导,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2)对专业感统教师有着迫切需求。专业的感统教师月收入3000——5000元,根据大课时、小课时会上下浮动。而学前教育专科、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学习、指导感统失调时,心理学知识的匮乏会成为其发展的短板;

(3)一般资深感统指导师都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生理学知识。

(4)相关研究逐年上升。

表1 为自2003年以来,相关的感统训练与儿童心理、行为干预的论文数量统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自2003年以来,关注感统训练与儿童心理、行为干预的学者也是越来越多。

二、感统训练指导与儿童心理辅导

(一)感统失调与儿童心理辅导

1、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创导了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即“感统”理论。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爱尔丝博士认为,大脑学习信息有赖于感官和运动的输入,身体、大脑、感官的神经体系非常复杂,需要统合,如果感统失调,将会为长大后的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学习障碍埋下祸根。而感觉统合能力通常在一岁孩童时代得到锻炼并逐渐形成,具有组织功能、检索功能、综合功能和保健功能,对人一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早在十九世纪末,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就发现,将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儿童的感官训练活动,不仅能医治儿童的身体,而且也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使儿童的个性得到改变。

2、儿童心理辅导

儿童心理辅导就是商量、解答问题、解答疑难的意思。儿童心理咨询就是对利用专门的心理学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儿童进行帮助的过程。

儿童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正常儿童和愿意接受咨询的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对幼儿、言语发育不全、交谈存在问题者无法进行咨询,可以通过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协助、陪同进行间接咨询。

从感统失调的概念和儿童心理咨询的概念里,我们可以看到,感统失调训练和儿童心理咨询都是要解决儿童心理、行为、性格等问题。

(二)感统失调的原因和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的因素对比

1、感统失调的原因包括生理原因(先天性的)和环境及认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生理原因包括: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包括: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1)缺乏父母之爱 ,由于离婚或其他原因,孩子只和父亲或母亲生活,欠缺母爱或父爱,或在托幼机构得不到关心和照顾;

(2)态度不一,父母双方对待孩子态度不一。或是父严母宽,或是前后态度不一致,忽亲热万分,忽冷淡不理;

(3)儿权至上,独生子女被宠得飞上天,随心所欲,绝对自我中心;

(4)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经常在身体或心理上受到惩罚或严重虐待;

(5)过分苛求,从大小便习惯训练到学习阅读等,对儿童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比方要求背诵十到百首唐诗;

(6)不良诱惑,有意无意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习惯行为或心理;

(7)需求挫折,对儿童的生理需求如饮食、身体接触、皮肤抚按,予以冷漠或排斥性回应,以及孩子不愿进食时强迫进食;

(8)角色紊乱,要求儿童扮演或担负与年龄、性别、能力不相称的角色,比方男扮女装;

教师应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绝不是课堂的主宰者,甚至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动机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同时,更应该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者。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9)父母操纵,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好;

(10)弄虚作假,经常向儿童撒谎、不守诺言。对孩子的提问或回避,或说谎。

从原因查找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从感统失调的角度和从儿童心理辅导的角度,对儿童异常行为、心理问题的原因查找与分析,都会涉及到儿童是生活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等。

3、感统失调的表现

触觉问题:

(1)躲避接触 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

(2)讨厌被触摸 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作业。

(3)爱打架 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前庭感觉功能问题:

(1)特别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2)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3)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4)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5)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

(6)俯卧地板和床上时头、颈、胸无法抬高。

(7)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8)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9)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本体感觉功能问题:

(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2)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

(4)学习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

(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

进食问题、口吃、遗尿、儿童孤独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抑郁症、儿童强迫症、儿童焦虑症、学习问题、性情暴躁/急躁、支配欲强/专制、脆弱、情绪波动大、神经质、淡漠/冷淡/不善于情感交流、焦虑/不自信/完美主义。

通常,我们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总是会给孩子贴上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的标签,但,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些都是因为感统失调导致的,就能正确的评价孩子并给予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指导,使得孩子发展得更好。

4、感觉统合训练常用指导方法、儿童心理咨询的形式

感统训练教具包括:大陀螺游戏、圆形旋转盘、大弹力球、平衡板、踩踏石、跳床、踩踏跷跷板、平衡板游戏、万象组合、平衡触觉板、平衡步道、大龙球、按摩球、按摩梳、魔术环、滑板、圆形滑车摇滚圈、吊缆、太极平衡板、88轨道、沙袋、荧光颗粒球等。

儿童心理咨询形式包括:沙盘游戏、角色扮演、绘画、玩偶、粘土、重建合理认知、系统脱敏、暴露与冲击技术、示范疗法、阳性强化法、消退法、暂时隔离、厌恶治疗、正性强化、负性强化、正性惩罚、负性惩罚等。

通过对感统训练方式和、儿童心理咨询形式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心理咨询的优点是对儿童的行为有系统的科学的观察,而且有着强大的心理学理论流派支撑。而感统训练中,幼儿可以尽兴地活动,可以有大量的与小伙伴游戏的机会,并且训练都是以游戏形式融入幼儿活动中,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孩子所喜欢的,效果自然更佳。

可以说现代感觉统合理论,是神经心理学对了解与增进幼儿身心健康的一大贡献。它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问题。不仅发现了导致幼儿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基本原因,而且对这些问题的缓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使幼儿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矫治幼儿针对性。同时,它弥补了身心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同时拓展了幼儿教育、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视野。

三、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一)知识层面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认真学好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用技能层

在学生到大二下学期,就可以开设选修课,例如儿童心理咨询、行为危机问题干预等课程,为那些对儿童心理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专业技能层

在学生到大三下学期及大四,可以开设感觉统合课程,使学生将感觉统合训练指导技能与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融会贯通,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1]刘建恒.感统训练融入儿童心理辅导教育模式及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教育学院)

陈昊婷(1988-),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感统儿童心理心理咨询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幼儿园开展户外感统游戏的思与行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感统训练课程在小学低年级的开展探究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多找几个名字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