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7-04-25杨奕
杨 奕
(重庆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 400054)
·实验室主任论坛·
“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杨 奕
(重庆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 400054)
结合当前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努力改革,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培养模式,以紧密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入门、融合、创新和提升4个阶段培养,拖拉反刍,培养人才。该模式遵循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可移植、推广。
实践教学; 分阶反刍; 混合式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 创新实践能力
0 引 言
随着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多样化,如何提高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但“大工程”教育理念淡薄,实践教学的开放性不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局限于注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几个实践教学环节设计[1]。2007年我校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被确定为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依托优势学科,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按照“基础、综合应用、设计开发、研究创新”多种层次相结合的原则,跨越理论课程界限独立设置实验课程, 推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相对独立的按类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2]。在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经过7年的研究和探索,开辟了一条 “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的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之路。紧密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和混合式学习两种方法;入门、融合、创新和提升4个阶段分阶培养,拖拉反刍。该模式遵循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可移植、推广。
1 现状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1 教师资源不足,多数学生无事可做,恒心不足
现今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坚持的毅力不够,表现在科技创新中有如下特点:“初期参与时兴趣性高,却难以长期坚持”“短期突击时积极性强,却难以静心研究”和“比赛时参与积极,平时锻炼鲜有人在”。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课外活动,如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参与教师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等,对于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4]。宽松的学习环境,如倡导学术自由,鼓励百花齐放、支持百家争鸣,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3]。
通过分阶反刍的分段培养模式(见图1)为学生营造了适宜的学习环境,各阶段推拉反刍、反复学习实践,增强了他们学习、探究过程中的恒心,使学生在各个阶段“人人有事做,个个有人带”。
图1 “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
1.2 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学生创新培养与行动不足
不同的人才类型应该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明确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本质特质,对研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5-6]。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和混合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以学科竞赛、科研创新项目为引导,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水平、动手能力,也能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更接近社会实际应用;以创业竞赛、创业项目、创业沙盘模拟为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敢于跨出创业的第一步。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尤其是在高校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7]。
1.3 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实践能力弱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矛盾
联系大量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接近真实工况的工程实践平台使得学生能很快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即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无缝对接。依托这些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 创新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解决教学资源和学生规模的矛盾
(1) 入门阶段,面上扩大: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针对新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自身专业的憧憬,设计系列创新实践体验和创新精神培养活动,这个阶段门槛较低,大量有兴趣的新生涌入。同时,高年级学生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软硬件基础培训,让没有基础技能的低年级同学有事做,有人带。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兴趣,自行选题并设计实验方案等,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8-10]。
(2) 融合阶段,线上延续: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经过入门阶段实践,学生自主管理,设计课程实践并举办与学科设置相匹配的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11]。高年级有各类项目的同学主动招募并带领新生参与项目的研制,使培训成一条线延续。
(3) 创新阶段,点上深化:依托创新计划,扶持学生创新实践。依托创新训练项目、拔尖人才计划、实验创新基金、科研团队等项目。学科和年级交叉的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等工作,同时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给学生创造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
(4) 提升阶段,校企联动:依托“多元化、多层面”校企,校校合作模式,助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经过了前3个阶段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为了让学生完全进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从浅层、中层、深层3个层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支撑体系。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2.2 解决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学生缺乏持续专业技术指导的问题
(1)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见图2)和混合式(见图3)学习方法。
混合式学习的活动可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或分为课堂活动、课外实践和在线交流等,混合式学习课程的教学流程是由这些活动组合成的序列[13]。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理虚实”一体化学习环境(见图4)。
“理虚实”一体化学习环境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虚拟仿真和真实环境一体化;课程软件与实验硬件一体化;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一体化。打造网络化自主学习的实践教学与实践平台,建立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载体;运用这些环境和手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层次化教学和混合式学习。
图2 以往教学与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对比
图3 传统教学与混合式学习对比
图4 “理虚实”一体化学习环境
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条件下,充分利用和结合校园网络的优势,建立虚拟实验平台,帮助学生在电脑上结合仿真软件自己设计检测电路,利用网络实现学生和老师及时交流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数字资源的建设为电子设计培训提供了有利的学习资源保障。有效锻炼学生电子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学习[14]。
2.3 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实践平台,完善多维校企,校校合作机制
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相互渗透,建立资源共享关系,“产学研”三位一体。目前我们正以校办企业型、企业合作型、引企入校型、借梯登高型、定单培养型、双实双业型等6大成熟校企合作模式为基石,向校企深度融合,与企业共构工程实践体系,共创工程实践平台。
3 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该模式注重学生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计划、有针对性安排教学,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层层推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指导理论的效果。学生通过培养形成的综合能力在创新,创业方面得到了印证,辐射示范作用效果明显。
3.1 思路创新:设计并实施了“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突出针对性和科学性
“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各阶段针对个性化培养,高阶段的学长带着低阶段的学生学习,使教学培养具有了可延续性,并缓解了辐射面受益面扩大与师资数量之间的矛盾。
同时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和学习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15]。
3.2 体系创新:构建 “理虚实”一体化学习环境与战略联盟合作实践平台
在构建“理虚实”一体化学习环境中,探索 “学科专业一体建设、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校内校外优势互补、软硬环境全面育人”的教学资源建设方式及转化途径,从创新意识的启迪、创新潜力的开发,到创新过程的体验,均强化了创新实践活动,体现了“创新来源于实践”。打造实力雄厚的学科专业资源、条件优越的实践教学资源、精品化的课程教材资源、立体化的理工科文化资源等优质资源平台,形成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软硬环境支撑,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过程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 “多元化、多层面”校企合作模式,以创新能力培养、成果转化应用为导向,本着“双向参与、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思想,与重庆市电力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进行多维校企合作,让企业变成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基地。从浅层、中层、深层3个层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支撑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加强成果转化应用。
“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以电子设计实训基地为依托,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为载体,行动导向教学和混合式学习方法为手段,创新项目为驱动,创业竞赛、学科竞赛为引导,市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辅助的7环交叠式培养。7个环节既相对独立,也相互交叠,始终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潜力开发和创新过程体验,突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可移植、推广。
4 结 语
学生进入基地学习培训人数大幅度增长,近3年基地在校本科学生学科竞赛累计获市级以上奖300余项;获“重庆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人数占全校一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共公开发表学术77篇(中文核心期刊27篇);专利授权17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累计立项超过185项(6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
通过实施此方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深度与广度,基地学生的考研被名校、名师破例招录。2015年联合培养的许登钦同学荣获重庆首例,全国仅3名的“明天小小科学”称号。2015年电子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3学生考入国家电网,其中大部分是基地的学生,华龙网曾报道“这个专业有点牛”。
近几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派老师和学生到培训基地调研学习,并参加学科竞赛,荣获全国奖2项、重庆市奖7项。与重庆巴蜀中学联合培训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多次获国家奖。
[1] 张洪田.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63-68.
[2] 杨 奕,施 海,施帮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 332-334.
[3] 付 扬.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化电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9):184-187.
[4] 林 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3):19-21.
[5] 刘有耀,蒋 林,杜慧敏,等.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6): 76-81
[6] 胡纵宇,刘芫健. 溯本求源: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回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185-190.
[7] 徐 鹏,杨 奕,张 里,等. 电子设计竞赛与电气信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7):162-163.
[8] 黄志华.更新观念科学管理开放共享[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31-234.
[9] 冯书晓,柴元武,芦雷鸣.浅谈实验室开放的形式与利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63-164,172.
[10] 张家栋,路 勇.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 167-168,188.
[11] 朱育锋.大学生“四段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116-118.
[12] 魏克湘,刘迎春,董丽君,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52-57.
[13] 黄荣怀,马 丁,郑兰琴,等.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 9-14.
[14] 杨 奕,徐 鹏,彭小峰. 电子设计竞赛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 172-175.
[15] 邹哲维,宋国强. 关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59-6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Mode Blended by “ Stages of Rumination”
YANGYi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actively explores and tries to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a kind of “Stages of rumination” blended learning mod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ractic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odel contains foundation, fusion, creation and promotion four phases, and follows 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 with strong scientific and universal, and can be transplanted and promoted.
practice teaching; blended learning;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cre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2016-04-14
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3114);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CQGJ15191C)
杨 奕(1970-),男,重庆人,硕士,教授,重庆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电气信息类理论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Tel.:13908376853;E-mail:yangyi@cqut.edu.cn
G 642.0
A
1006-7167(2017)03-02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