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社区伴抑郁独居老人的影响

2017-04-25王萍黄乐萍曹新妹汪作为方芳周雪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上海市量表老年人

王萍,黄乐萍,曹新妹,汪作为,方芳,周雪美

·学术交流·

心理干预对社区伴抑郁独居老人的影响

王萍,黄乐萍,曹新妹,汪作为,方芳,周雪美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独居老年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影响。 方法:对随机抽取有抑郁状况的61名独居老人给予团体加个别的心理干预,观察随访6个月;随访前后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汉密而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 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生活自理情况、探访频率及生活满意度相关(P<0.005)。心理干预后,HAMD评分有明显改善(P<0.001),G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01),PSSS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1)。 结论:心理干预有效改善独居老人抑郁状况。

独居老人; 抑郁; 心理干预; 社区; 社会支持

独居老人是指身边没有子女或者其他伙伴,因丧偶、分居、未婚等原因只能自己一个人单独生活的老年人,是比空巢老人更为弱势的一个群体[1]。据报道上海市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O岁以上老年人为27.1%,远远高于15%的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总体上来讲,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高龄化突出,且独居老人较多[2]。独居老人因独自居住、在精神慰藉的获得上受到子女时间和居住地域的限制而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如何慰藉独居老人只依赖于传统的家庭支持已不可能。本研究在2009年对上海市虹口区社区进行抑郁症状流行病调查[3],2013年对广中社区独居老人以老年抑郁量表(GDS)进一步筛查[4]的基础上,对有抑郁症状的独居老年进行心理干预,旨在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对其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的影响,以提高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完善三级预防网络,提供为老服务体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样本来源于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街道全部22个居委。入组标准:①年龄≥60岁;②独居(未婚、夫妻分居、丧偶或者离异,身边无子女)时间≥1年;③获得患者(和监护人)的知情同意;④GDS>10分;⑤排除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者;⑥排除患脑器质性疾患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显著影响认知功能者;⑦排除严重视听觉障碍无法完成调查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②GDS量表:为1982年Brink等编制的针对老年人的抑郁筛查量表。刘杰等[5]将GDS在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群中应用,发现其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GDS以30个条目代表老年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的想法、对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消极评价”等内容。30个条目中10条用反序计分,20条用正序计分。总分范围0~30分,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0~10分为正常范围,11~20分为轻度抑郁,2l~30分为中重度抑郁;③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12个项目,评价个体领悟到的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总分小于50分表示被测者的社会支持存在一定问题。采用定式问卷,按统一指导语完成测评[6];④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最为普遍的量表。

1.2.2 研究过程 将GDS>10分的独居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PSSS、HAMD等调查,予心理干预并随访6个月,比较心理干预对抑郁状态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1.2.3 干预方法 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工作人员、精神科医师,社工等进行社区日常医学处理的同时,给予研究组干预措施:每周1次,共12次为一疗程;集体心理治疗6次(每次90 min),个别心理治疗6次(每次45 min),穿插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内容包括:①回忆治疗:通过对过去事件、情感及想法的回顾,帮助老人增加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及对现有环境的适应能力;②问题解决治疗:由治疗团队内的成员提出现在面临的问题,其他成员发表各自的建议和应对方式,最后由心理治疗人员做总结和指导;③认知治疗:运用真实性体验等方法,团队共同讨论找到错误惯用的思维模式,并尝试使用积极合理的认知模式去解决问题,咨询师给予正向的引导和鼓励。帮助老人消除一些负面情绪,有效缓解抑郁症状;④放松训练:指导老人做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平时在家坚持每日练习,降低抑郁情绪;⑤支持性心理治疗:劝解、疏导、安慰、解释、鼓励、保证和具体的行为指导;⑥时间管理、驱除寂寞等应对策略指导:帮助其了解自我,减轻失落感,增加自尊及增进社会化。系列的集体心理治疗过程中,还安排一些心理小游戏,使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在遇到看似复杂问题的时候,通过换位思考以及团队合作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和研究目的,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状况 共调查样本61名,男18人(29.5%),女43人(70.5%);年龄60~95岁,平均(81.9±6.76)岁;文化程度:文盲3人(4.9%),小学23人(37.7%),初中20人(32.8%),高中或中专9人(14.8%),大专以上6人(9.8%)。

2.2 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 以基线HAMD为应变量,一般情况调查表的各内容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与其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生活自理情况、探访频率及生活满意度相关 (P<0.001)。见表1。

表1 抑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2.3 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HAMD评分干预前0例≤7,23例>7且≤17,38例>17;干预后24例≤7,30例>7且≤17,7例>17;干预后抑郁人数明显减少,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0,P=0.000)。

HAMD平均得分干预前(16.49±5.38),干预后(10.30±5.29),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5,P=0.000)。

2.4 干预前后GDS与PSSS评分比较 干预后GDS评分明显下降,PSSS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GDS与PSSS比较

3 讨论

Verhaak等[7]提出,相对于躯体疾患,生活自理和社会活动是预测老年抑郁的更为有力的独立因素。众多研究者观察到引起抑郁的因素可能是通过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活动能力而间接促成了抑郁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显示,社区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生活自理情况、探访情况及生活满意度相关。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生理心理功能逐渐退化,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减退。而独居老人比普通老人的周围可利用资源更为稀缺,手段更为有限,难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从而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这一结果与Verhaak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Clarke等[8]对4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集体认知重建干预,并随访15个月,抑郁症发病率(8.0%)较对照组(24.7%)显著减少(OR=5.64)。本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后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减少,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显示,在干预过程中,采取个别访谈结合团体治疗,特别是团体治疗,定期组织独居老人参与团体的活动,并安排一些心理小游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深受老人的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老人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于吃饱穿暖的物质层面,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独居老人尤为显著。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等社会的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显示,心理干预提高了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水平。

[1]张静.关于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民政,2014,(8):34-35.

[2]吴玉韶,党俊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会,2013:1-3.

[3]方芳,张少平,汪作为,等.上海市某城区人群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8):136-138.

[4]黄乐萍,方贻儒,汪作为,等.上海某社区独居老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12):1363-1367.

[5]刘杰,王瑛,王晓慧,等.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在城市社区老年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39-41.

[6]姜乾金.领悟社会支持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41-42.

[7]Verhaak PF,Dekker JH,de Waal MW,et al.Depression,disability and somatic diseases among elderly[J].J Affect Disord.,2014,167(10):187-191.

[8]Clarke GN,Hornbrook M,Cynch F,et al.A randimized trial of a group cognitive intervention for preventing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offspring of depressed parents[J].Arch Gen Psychiat,2001,58(12):1127-1134.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elderly solitary people with depression

WANG Ping,HUANG Le-ping,CAO Xin-mei,WANG Zuo-wei,FANG Fang,ZHOU Xue-mei.

Shanghai Hongkou District Mental Health Center,Shanghai 200083,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elderly solitary. Method:Sixty one old people with depressed symptom living alone in Guangzhong community of Shanghai were enrolled and conduc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six months.HAMD(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GDS(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and PSS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were administered. Results: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the old people were age,education,economic level,self-care ability,frequency of being visited and life satisfaction (P<0.005).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HAMD improved (P<0.001);GDS decreased (P<0.001);PSSS got up (P<0.001).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has better effects for elderly solitary people with depression.

the elderly solitary people;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munity; social support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7105);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ZK2015A06);虹口区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虹科委[2014]16号),

200083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王萍,黄乐萍,汪作为,方芳,周雪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曹新妹)

曹新妹,E-Mail:cxm550@126.com

R749.41

A

1005-3220(2017)02-0108-03

2016-03-21

2016-09-21)

猜你喜欢

上海市量表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