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痕为台阶,无痕为境界
2017-04-25王美霞
王美霞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语文的力量并不在于听说读写等基本的教学环节,而在于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对文字力量的感悟。此中往往有一个从有痕到无痕的过程,有痕是为台阶,无痕是为境界。
一、有痕语文,现实世界
在教朱自清的《春》的时候,笔者忽然思考一个问题:这么多年让学生背诵课文,又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我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讲,学生在背诵课文的时候,首先背的是一个现实世界,而这个现实世界还有两层含义:一是纯粹的文字,他们只是将朱自清的《春》这段文字,通过自己的信息加工形成一段记忆而已;二是文字所描述的春,于是“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样的文字,就在学生的大脑中构造出一幅春的景象。此时,这段文字在学生大脑中构建出来的表象可以说是一种写实的情境,这就是描述春的景象,描述书中的孩子在春天里的嬉戏情形。
于是进一步,下次学生写关于春的文字的时候,就有可能有意无意地受这些文字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笔下构建出类似的春的情景出来。这是学生从课文的文字中领悟的现实世界在自己笔下的延伸。
从现实世界构建对语文及语文学习的理解,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追求无痕语文并不忽视有痕语文这一基础,反而要重视这一基础,以使其能够为无痕语文境界的达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无痕语文,意义世界
李凤老师的无痕语文所追求的有意义世界的成分。正如李老师自己所说,“‘无痕语文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其中有孔庄的“不言之教”,也有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亦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要协调心灵,形成性格力量”。其实在笔者看来,无痕语文所追求的“无痕”的境界,是为了让学生在有痕语文理解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超越事物层面而直抵内心的一种意义世界。这其中既需要关注师生之间那种无教育之痕的关系构建,也需要关注学生在与文本互动的过程中无文本的意义构建。
在读《春》的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到什么?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结合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意”,去想象自己所理解的春,去想象自己的生活与自己的世界。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冒出这样的观点,朱自清的春意与自己的生活距离太遥远,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多的是无趣,更多的是压力,还有学生说感觉自己承担的是无意义的压力。不得不承认学生的判断是有道理的,其实在成人世界尤其是在老师的眼中,应试所导致的对学生学习的极致追求,确实并无太多益处,而且会破坏语文学习的意境。此时教师怎么办?笔者以为最大的价值取向,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有意义,同时又不影响他们应试能力的培养。譬如当下的中考作文写作,常常有求“意”的追求,于是在《春》一文的学习中,不妨引入孔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景,以让学生感受古之孔子与今之朱自清各自所追求的意义世界。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可以悟得孔子的志趣“吾与点也”,也可以更深刻地悟得朱自清的自然之趣,譬如上面第一点所引用的《春》的一文的第三段。
学生又会在什么情境下关注到这些?毕竟他们只是初中生,构建纯粹的意义世界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刻意给出这么一个意义世界,那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因此,引导学生思考意义世界的过程亦应当是无痕的。这就需要师生关系构建中的另一种潜移默化的关系,让学生“用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学生)的心底升出一道活流”。
三、有痕为阶,无痕为境
有与无之间的辩证关系十分有趣,文学世界里关于有与无的比喻也非常多。以“痕”为关键词来看初中语文教学,看课堂上的有痕与无痕,显然可以构建出有痕为阶、无痕为境的认识。
这其中存在着循序渐进的关系,存在着从量变向质变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遞进对于教师来说有着显著的研究价值。笔者在学习、研究无痕语文的过程当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认识,即语文教学需要站在应试这一现实的土地上,仰望理想语文的星空。语文教学固然要坚持课程改革所秉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要坚持“以文化人”的学科理想。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语文学科的启蒙特征显然要在无痕的情境下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此过程中通过有痕的学习过程,解决文本解读中的工具性问题,要通过无痕的学习过程,领略文本背后的精神意蕴。
以有痕为阶、无痕为境,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学打开广阔的天空之门,在这片天空中,语文教师的价值在于以无痕语文为桥,真正寻找到拉近自己与文本及学生距离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