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只为梦想

2017-04-25江晓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铅山语文老师

江西铅山,山川秀美;铅山文化,源远流长。宋代朱陆“鹅湖之会”就在这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红土地上。河口一小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师资力量雄厚,是一所洋溢着青春与梦想的现代化学校。2015年夏天,我们邂逅了“语文主题学习”,9月,我校成为铅山首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校,开始了“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之旅。

对于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我们努力做好“读书、写字”两件事情。

一、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1.两座灯塔,引领阅读方向

国学经典和现代中外儿童经典作品就像两座灯塔,教师要用这两座灯塔照耀儿童完整的心灵世界。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我校编辑了经典诵读系列教材,有《古韵唐诗》《触摸经典》《沉香宋词》《成语荟萃》《古文观止》等。这些校本教材已于本学期投入使用。晨读课上,各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赛读;课前三分钟,班长引领学生背诵;中午放学,孩子们排着队,齐诵经典走出校门;晚上,孩子们在微信群里晒自己诵读经典的录音。他们在阅读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体验音律之美,感悟沧海桑田。

衔接教材内容,有序推荐读物。为了避免学生盲目无序阅读,我校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与教学进度,把课堂与课外有机衔接起来,向学生进行阶段性读物推荐。

2.整合课型,提供阅读时间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后,我校将“三型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机融合,创造了我校新型“三型五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三型”是指单元预习课、整合阅读课、读写结合课。同时,我们在教学策略上实施了相应的改革。如整合阅读课,我们将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重新设定,形成“5+25+10”式课堂结构,5分钟时间导课和自学检测,25分钟研讨课文,10分钟学习丛书。一年的实践证明,整合后的教学模式适合我校校情,深受师生喜爱。

3.多样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上学期开始,我校每班每周都安排了一节阅读课,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或徜徉于书的海洋,或交流读书心得。老师们每周对学生阅读的书目进行登记,根据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效果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

学校则根据每学期定的读书主题,结合校情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和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上学期,我校举办了“首届中华好诗词大赛”。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从班级选拔赛到年级预赛再到校级决赛,层层晋级,活动形式则参照央视诗词大赛形式,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重温或背诵我国传统诗词。自此以后,全校掀起了诵读诗词的热潮。

4.科技助力,有效检测阅读

2016年暑期,“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开发的“一米阅读”测评系统落地铅山。我校95%以上的学生使用了该软件。“一米阅读”软件的使用,解决了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阅读不透明、阅读情况难量化的问题。教师用可量化的数据来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提升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在“首届全国‘语文主题学习‘阅读+互联网教学应用竞赛”中,铅山片区11个获奖名额,我校有4名教师及所带班级获奖。

5.利用平台,发挥宣传效益

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溢晓新芽”专栏,校报《馨荷溢晓》上开辟“佳作赏析”版面,用以刊发、宣传学生的优秀习作,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也让家长们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二、让写字成为一种乐趣

为了在全校营造出一种翰墨书香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我校以“趣”为眼,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自信的心态下学写汉字。

1.示范中激趣

除每周一节写字课,我校还设有20分钟的课前习字。静静的午后,师生同习字——学生练习硬笔书法,教师在小黑板上练习粉笔字。习字时间一结束,教师就在教室门前晒出自己的书法作品。午后的小黑板成为我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2.竞赛中激趣

我校通过作业星级制度、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等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定期开展各类展览,比如作业展览、优秀书法作品展览等等。获得荣誉的学生很有满足感,自信心增强了,写字的兴趣也随之提高了。

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决定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教师这一主导者,我们致力于让教师成为讲台上的语文引领者。

一、创建一个读诗微信群

上学期,我校建立了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的“诗情画意”微信群。群主每天在群里推荐一首诗词,群里的成员每天将自己背诵的语音发送至微信群,大家互相监督。刚开始时,有些老师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完成任务,随着活动的开展,背诵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大家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群里查看今天的背诵任务是什么,并及时背诵。每个周末,大家在群内复习这一周所背的诗词,有时是个人背诵,有时是接龙背诵等,个个背得不亦乐乎。天长日久,老师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筑成一个青蓝工程

为了让青年教师们尽快投入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校中层领导带头上示范课,并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师父每学期至少要为徒弟上两节示范课,而徒弟则每个月至少在组内上一次汇报课。为了使“青蓝工程”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将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定为“每周一研”活动时间,由师父带领徒弟参加本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或课后研讨活动。每周四定为“每周一晒”活动时间,各年级组的师徒在这一天进行晒课、评课活动。在这样一个浓浓的教研氛围中,师徒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搭建一个展示平台

围绕“育名师、创名校”这一工作目标,我校多措并举,通过竞赛(学校举行“语文主题学习”识字教学比赛、以文带文课型比赛、优秀课例评比等)发现教学新秀;通过培训(分别派出多名教师赴北京、青岛、河南、弋阳等地学习,也邀请“语文主题学习”专家到校进行讲座、教学分享),提高能力,开阔视野;通过校际结盟,为老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2016年11月3日,在“江西省‘五县十校教学联盟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交流活动”中,我校教研室主任吴清玲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我校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的做法,朱亚芳老师上了一节学法引领课《掌声》。12月1日,我校青年教师周丽红代表铅山县,在“万年县语文课程改革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培训交流会”上展示了以文带文课《老人与海鸥》。12月25日,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审核,我校“以辩论活动促课堂教学改革”的海报展示及圆桌论坛申请材料获得专家们的高度认可。校长江晓华一行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2016新学校教育年会,大展河口一小课改成果及教师风采。一次次的学术交流、展示分享活动,不仅加速了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河口一小逐渐走出了铅山,走出了江西,走向了全国。

一批青年教师也破茧成蝶,脱颖而出,他们成了高效课堂的领头雁。在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中,捷报频传——刘立琼老师的录像课《杨氏之子》荣获全国二等奖;朱亚芳老师在县识字教学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铅山县参加了市里的比赛,荣获二等奖。她们成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顶梁柱,刘立琼老师被聘为“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实验团成员,朱亚芳老师被聘为江西省电教馆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培训骨干教师(目前全省共16人),成为我县信息化教学“走出去”的第一人。

教师们的快速成长,带给一小学子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加了,知识面变广了,阅读兴趣更浓了。他们从最初的翻书发困、提笔头疼到现在的手不释书、笔下生花——我校方嫣然同学在“第十九届五好青少年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丁宏宽、杨燕婷同学荣获二等奖。他们从原来课堂上的沉默寡言,到后来的大胆质疑、激烈争辩,再到辩论赛场上的侃侃而谈——我校连续两年获得全县小学生辩论赛冠军,其中江悦悦、璩子健同學分别获得第一届、第二届的“最佳辩手”称号……

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主题学习”正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传递阅读能量,我们期待它演绎河口一小语文全新的教育内涵。为了这样美好的梦想,我们坚定地行走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因为我们相信:“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猜你喜欢

铅山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铅山畲族民歌
铅山红芽芋新品种赣芋1号
说不尽的铅山(1)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