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Quora社区的中国文化分享❋

2017-04-25周夏宇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7年0期
关键词:华人网民文化

单 波 周夏宇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设计

网络社区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又称虚拟共同体,霍华德·莱茵戈德将它命名为 “虚拟社区”,即 “以电子计算机为中介的社群,是一个社会化群体,它基于电子计算机与网络,当足够多的人们围绕着共同的话题与情感进行讨论,并在赛博空间中建立起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虚拟社区得以形成”①霍华德·莱茵戈德: 《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第42页。。网络社区中的人们通过频繁的网络交往,分享共同目标与价值观。②Owston, R.D., “The world wide web: A technology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7, 26 (2), pp.27-33.人们参与网络社区的讨论,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与他人的交往,而知识共享行为是网络社区的重要内容。知识共享是个人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向组织内其他成员传播的行为③Ryu, Seewon, Seung Hee Ho, and Ingoo Han,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of physicians in hospital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3, 25 (1), pp.113 -122.。知识共享作为一个研究主题已经持续了至少25年。起初,它被放在组织背景下进行讨论,如今,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这种知识分享包括智囊团 (如维基百科)、讨论版以及专门提供知识和技能的网络论坛。

Quora被誉为英语世界最大的SNS问答平台。作为一个网络问答社区(CQA),它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生产并分享知识,为知识生产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它同类的网络问答社区有很多,如 AnswerBag、MathOverflow、Askville、Ask MetaFilter、腾讯问问、知乎等。Quora由Facebook前雇员查理·切沃 (Charlie Cheever)和亚当·安捷罗 (Adam·D·Angelo)于2009年6月创办,2010年6月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该网站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面向全世界提供服务,拥有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四个版本。2016年3月,Quora宣布其月独立用户访问量已达到1亿。①新浪科技: 《美国总统也上的问答网站quora月活跃用户达1亿》,http:///tech.sina.com.cn/i/2016-03-18/doc-ifxqnskh0946533.shtml 2016-3-18/2017-9-12。2017年4月,Quora月独立访客数上升到了1.9亿。②腾讯科技:《问答网站 Quora筹得8000万美元融资共获2.35亿美元融资》,http:///www.cngold.org/c/2017 -04 -25/c4970847.html, 2017 -4 -25/2017 -9 -12。

Quora是一种 “同侪 (peer)式”的问答网站。③Ovadia S., “Quora.com:another place for users to ask questions”, Behavioral& Social Sciences Librarian,2011,30 (3), pp.176-180.Social Sciences Librarian,30 (3), pp.76-180.人们可以通过Twitter或Facebook等社交网站,邀请好友来Quora提问和回答。在这里,回答者身份可知,提问者是匿名的。不同的问题以话题 (topic)区分,用户可以通过关注不同话题的方式浏览和回答他们感兴趣的问题。Quora鼓励用户与其他社交网站建立联系,许多用户的个人介绍里都关联其Facebook和Twitter等账号。Facebook和Twitter也鼓励非Quora用户关注问题。

尽管Quora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当·德安杰洛 (Adam D'Angelo)表示,Quora目前并未考虑推出中文版,因为 “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很难成功”④腾讯科技: 《问答网站Quora筹得8000万美元融资共获2.35亿美元融资》,http:///www.cngold.org/c/2017 -04 -25/c4970847.html, 2017 -4 -25/2017 -9 -12。,在Quora仍然有许多关于中国的问题。在Quora中,被讨论最多的国家分别为印度、美国和中国。截至2017年9月29日,该网站以 “中国 (China)”为主题的话题量约为10.4万,关注量约为120万。现将受关注度较高的、以国家为单位的话题进行统计如下 (见表1)。

表1 Quora受关注度较高的国家

续表

与 “中国 (China)” 相关的子话题包括 “中国文化 (Culture of China)”(话题量约为1.23万,关注量约为5.61万)、 “中文 (Chinese Language)”(话题量约1.54万,关注量约15万)、“中国历史 (History of China)” (话题量约0.71万,关注量约为6.8万)、“北京 (Beijing)”(话题量约为0.26万,关注量约为9.6万)、 “中华民族 (Chinese Ethnicity and People)” (话题量约1.75万,关注量约4.37万)、“中国菜 (Chinese Food)” (话题量约0.26万,关注量为21.5万)等。这些子话题的分类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因此许多话题会有多个标签。Quora的社区成员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的问题,如 “为什么中国同性间喜欢在公共场合手拉手?” (Why do Chinese women anda men hold hands in public with the same gender?)、 “中国有高速公路吗?”(Does China have highways?)、“你经历过哪些 ‘最中国’ 的时刻” (What is your biggest“only in China”moment?)、“为什么中国管女儿叫 ‘千金’ 却依旧重男轻女?” (Why do the Chinese call their daughters thousand gold and yet prefer sons over daughters?)、 “中国人吃老鼠吗?” (Do Chinese eat rats?), 等等。近年来,由于欧洲恐怖袭击和美国种族冲突日渐频发,特别是在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失踪后,“中国到底安不安全?”(How safe is China)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在243条回答中,一名居住在中国的美国学生的答案被浏览了96万次,获赞6100余次。Quora日渐成为获知海外网民对中国看法的重要窗口。《观察者网》从2013年开始译介Quora中关于中国的热门问题,并不定期专访提供过精彩回答或评论的网友。国内媒体如新浪网、凤凰科技、《环球时报》、虎嗅网、《中国日报》等纷纷推送Quora关于中国的话题。作为中国版Quora的知乎也在探讨着诸如 “如何看待Quoraz中‘中国’话题下存在的偏见”“如何评价近年来中国在Youtube、Quora等国外网站上面被夸大甚至神话的趋势”等话题。一些英文学习网站,如沪江英语、Strockbroker、网贴翻译网等也纷纷翻译和推送Quora上关于中国的精彩讨论。不过,在研究领域,对Quora的关注主要为将其与其他同类型网络社区进行比较研究①李丹:《中美网络问答社区的对比研究——以Quora和知乎为例》,《青年记者》2014年第26期。或技术研究②刘乙蓉、刘芸: 《问答平台中的答案聚合及其优化:以Quora为例》, 《图书馆学研究》2017年第6期,第48~56页。,较少出现较为完整的内容分析③崔远航:《“中国的二战贡献”在西方的呈现与我对外传播策略分析》,《对外传播》2015年第8期,第9~11页。与案例分析。

为了方便观察并且集中主题,本文作者通过注册身份进入,选取 “中国文化”栏目 (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进行观察,共有话题9100余条。本文主要关注非华人网民对中国文化问题的讨论,选取其中非华人网民的回应,去除掉重复及缺乏讨论 (回答量少于10,或篇幅小于100字符)的话题,得到有效话题381条,回答数量约为7786条,问答、评论所组成的文本量约为172万字符 (除了文本,还包括一些图片、视频、推荐书目、超链接等),以此作为研究的 “档案资料”,并借助E⁃mail和Skype对其中一些用户进行一对一访谈。

本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调查:Quora社区的非华人网民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感知中国文化并分享中国文化?Quora社区的非华人网民分享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影响非华人网民分享中国文化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二 Quora社区的视角:在比较中分享中国文化

在研究话题讨论之前,须对Quora社区中讨论中国文化的网民进行身份探究。本研究对 “中国文化”板块中最受欢迎的前五十名用户进行统计,去除掉重复用户,得到样本378个,对其文化身份进行统计,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样本成员的文化身份

笔者对样本成员的文化身份分为两层。第一个层级,我将他们分为华人、非华人、国籍身份不明、信息不明四个类目。华人主要指生活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中国人 (Chinese),除了华人之外,再根据用户对自身国籍说明与否,分为非华人与国籍不明者。因部分成员的个人信息栏空空如也,因此不能界定其国籍。第二个层级,笔者将华人分为土生土长的华人,即生于中国、长于中国、学于中国、工作于中国的中国人。有意思的是,在这65名土生土长的华人中,有4名对外汉语教师。也就是说,虽然跨文化经历相对匮乏,但是他们自身就在从事传递中国文化的工作,有与异文化人群打交道的丰富经历。有海外经验的华人则指长时间留学或是生活在除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之外的华人,他们也许已经回国,也许定居海外。非华人和国籍不明者则被分为有中国经验和无中国经验者。区分标准为是否有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或是否系统学习过中国文化。这主要通过他们的自我介绍,以及他们的相关发言之中总结而得。

根据这种标准,笔者统计发现,在378名成员中,有31%是华人,其中24%有过海外留学和生活的经验,7%在中国土生土长。有明确国籍特征的非华人占样本的54%,其中,20%拥有与中国相关的体验。国籍不明者占样本总量的5%,其中有4%拥有与中国相关的体验。由于部分人不愿意透露任何个人信息,所以有10%的成员缺乏个人资料。

这些形态各异、经验多元的个体,由于 “中国文化”这个标签发生了联系,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文化对话。这些人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或有着浅尝辄止的切身体验,或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之中充满困惑,甚至有一些人在其个人描述中自发地贴上了 “中国”的标签:“异乡异客”“他们说我更像中国人” “活到老学到老的中国通” “中国文化的忠实粉丝”“天生的中国人”“中国迷”“做着中国梦的美国人”……

总体而言,非华人网民采取了一种全球视野下的比较方法,即将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讨论其全球意义,并与世界文化进行对比。这很类似于杜维明先生所提到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思潮,全球化思潮即将中国文化置于全球范围内,考察权力与资本、民主与自由、战争与和平以及相同与差异,也即现代性的中心问题。本土化思潮则是一场 “寻根”之旅,考察族群、宗教、意识形态、语言文字、性别等。①杜维明:《文化中国:扎根本土的全球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第72页。在这种视野下,非华人网民渐渐达成某些价值共识。汪信砚认为,价值共识指的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深层次的思想沟通和交流,在价值观念上形成的某种协调、一致的观念。价值共识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价值认同和价值认异。价值认同即自觉或非自觉地理解、接受,甚至赞同对方的价值观念。价值认异是基于对彼此的历史、文化、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的认知而逐渐理解对方所持的观念,进而包容、体谅和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②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当前我国价值论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辨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第5~10页。通过观察非华人网民对中国文化的讨论,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价值认同和价值认异两种形态在讨论中的呈现。

1.通过价值认同中分享中国文化

总的来看,非华人网民的价值认同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通过接受对方现有的而自己没有的文化观念,第二种是发现彼此共同的文化观念①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当前我国价值论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辨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第5~10页。,第三种是以融合的视角对原有文化差异进行反思。

表2 价值认同的文本呈现

续表

从非华人网民的讨论来看,并没有出现第一种价值认同的情况。中国人对历史的保留与传承,对现当代社会发展观念 (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教育投资、公共安全管理)等所做的努力,都为非华人网民所赞同,这属于第二种价值认同的情形。第三种价值认同是发现共性。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是因为其部分主张也符合西方文明的价值标准,例如,人本精神、爱国主义、重视教育等思想,就符合西方世界所倡导的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信条。不过,这种认同也存在许多争议。

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是否存在本质差别,并且 (新)儒家文化是否能够代表现代中国的文化系统,是众多非华人网民争论的焦点。一派认为,如今,世界各地的文化在向彼此靠拢,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始共享很多文化特征,从现代日常生活的接近性上来讲,中西方的共性越来越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系统。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差异由地缘主导变为由代际主导,空间性逐渐让位于时间性。总体来看,这种倾向的结果是,不同文化的共享性提高,排他性降低。当然,这不免有侵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另一派认为,只有儒家文化才能代表中国,而现代中国无非是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想象,将中国文明挤压进现代国家的框架里面,是一种 “新瓶装旧酒”的形态。正如马丁·雅克在谈中国崛起时所言:

中国并不是一个文明国家,而是一个民族国家。中国的持续性令人惊叹不已。中国在儒家文化的统治之下不断进步,随着时间的延续,终将从国家式回归部落式的社会形态。①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信出版社,2010,第97页。

总体而言,这些非华人网民试图寻找中西方文化交汇的桥梁,不过这种共性之下其实包含着巨大的差异。非华人网民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欣赏往往出于中国文化与其自身文化的相似性,或中国文化对其自身文化不构成威胁。斯图亚特·霍尔将文化认同应用于后殖民语境。他认为文化认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异下之同”,即通过共享历史与祖先所形成的稳定的、缺乏分裂的真实的统一性,潜藏在肤浅的差异之下。人们通过共同书写或续写历史,意识到彼此的连结性。另一种是 “同下之异”,即即使源头相似,经过历史、文化、权力的 “展演”,会逐渐产生差异。②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208~223页。非华人网民在寻找共性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印证这种 “同下之异”的特性。他们承认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却在无意间显露价值观的差异,就像是平静的海洋下面潜藏着巨大的鸿沟。

此外,价值认同还存在第四种形式,即打破原有的二元对立的视角,以融合的心态重新诠释文化差异。例如非华人网民重新思考了中西方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二元对立,认为这两种价值观应该并存于中国,不仅如此,西方世界也不能以个人主义概而话之。

2.通过“价值认异”分享中国文化

非华人网民的价值认异包含两种情况:对非重叠文化的理解,和对对立文化的包容或批判。具体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非华人网民认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

表3 感知差异

续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西方人坚持绝对主义的宇宙观,他们秉持一神论,认为上帝是超越自然的存在,个人对上帝应该是绝对崇拜的,上帝有权决定是否接受个人的祈祷。而中国人的宇宙观则是相对主义的,并且他们并没有将神看作超自然的存在,因为没有神可以打破宇宙的终极规则,这些神都要在普遍主义规则内决定或影响个人的命运。中国则是泛神论的,除了排斥先知的存在之外,中国人的信仰系统十分繁杂,包括儒、道、佛、墨、法等,也包括一些民间宗教、风水、民间文学和迷信的信仰,即使这些信仰可能无法彼此融合。中国的风水、鬼神之学被很多人认为来自中国哲学的相对主义。此外,中国人习惯与信仰对象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西方人被认为是以社团为单位的,即人们依托信仰与利益结成宗教共同体。而中国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围绕血缘与地缘自然地组合,形成所谓的差序格局。家长制与祖先崇拜是这些非华人网民很难以理解的部分。西方世界普遍认为,生命是由上帝赋予的,因此他们崇拜上帝。而中国人则认为生命是父母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孝道,其实就是将父母上帝化的举措。而父母的生命是其祖先而非上帝赋予,因此中国人要缅怀祖先,这就是中国的祖先崇拜。

三 Quora社区中非华人网民在分享中国文化时的态度

态度是个体在对待特定社会客体时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①张林、张向葵:《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2期,第171~176页。詹姆斯·马丁在 《语言的评价》一书中认为,态度是一个意义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心理的、伦理的和审美的三个部分,由此生成了情感 (affect)、判断 (judgment) 和欣赏 (appreciation) 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态度系统。其中,情感维度指正面或负面的情感色彩;判断指的是对某种行为的社会认同 (对品行特质的钦佩或批判)与社会制裁 (对诚实或正当与否的表扬与谴责);鉴赏指的是对一些符号或者自然现象的评价。②Martin J.R., White P.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3,pp.42-43.

网民的态度可以通过提问、回答、评论和点赞等各种方式呈现。首先,从提问方式上来看,Quora中的提问是匿名的,无法从提问者的个人信息中判断他们提问的立场与情感,但是却可以从他们的提问方式中窥得一二。Quora中相关问题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形:(1)无背景发问;(2)设立问题情境;(3)情绪型提问。

大多数提问都是没有解释的,也就是无背景发问。这种提问方式得到的互动是三种方式里面最少的。这种提法简单直白,干扰项少,回答者不会因长篇累牍而降低耐性。同时,这种方式提供了开放的情境,回答者可以畅所欲言。不过,缺乏情境会使问题有些苍白,使回答者无从下手而失去回答兴趣。一般来讲,这种提问方式获得的互动是三种方式中最少的。不过,也有一些内容存在争议、超越情境、实用的问题会获得热烈的讨论,如 “西方了解中国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中国最令人震惊的现象有哪些?”等。

许多提问者在发布问题时会提供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为问题提供了情境,使得主题集中,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背景材料包括视频、媒体报道、图片等。比如,“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援引了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玛莎米尔2012年10月17日在渥太华国籍政策研究中心的演讲—— “为什么中国不能和平崛起”的视频。在视频中,约翰称,中国将会复制美国的霸权之路,威胁世界和平。限定情境不但暗藏观点,还可以降低回答的难度,这会提高成员的讨论热情。因此,援引材料型的问题得到的回复是三者之中最多的。针对提问者提供的材料,或褒或贬,回答呈现多元状态。

情绪型提问尽管不会提供他人的观点或背景材料,不过在提问者对问题的解释中也可以包含着显而易见的情绪或立场。这种提问方式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会直接引发赞同和反对两派的争论。

比如,“中国是否真的有5000年历史?”这个问题的提出者认为,若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出发,中国并没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这可能是中国政府与媒体的一种宣传策略。提问者的观点直接影响回答。回答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从地理上讲,当初的商朝版图与如今的中国版图仅仅重合了一小部分,并且中国的历史有一半是内部分裂或被外族入侵的历史。因此,以地理位置的频繁变更来看,中国历史不是持续的;另一派则称,即使5000年的数值并不精确,相比于西方,中国历史几乎没有断裂,中国数千年来重视历史传承的态度是值得西方人学习的。

为了进一步分析,本文选取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案例来进行探究。2011年,美籍华人蔡美儿出版了 《虎妈战歌》一节,她在接受 《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以虎妈自比,讲述自己对两个女儿的严苛要求,并认为在中国的现代家庭中,母亲拥有绝对权威。这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从对蔡美儿的育儿观进而讨论中国的亲子哲学与孝道,该讨论从2011年一直延续至今。Quora设立了四个相关专题:“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蔡美儿” (Amy Chua)、 “虎妈” (Tiger Mother)和 “中国式教育”(Chinese Parenting),共计161个问题,主要问题包括:“中国妈妈都是超级妈妈吗?”“蔡美儿的案例如何影响非亚洲父母?” “为什么许多中国移民父母都采用虎妈式教育?”“中国父母真的管孩子叫 ‘垃圾’吗?”“中国式虎妈是否预示着中国的自我毁灭?”“虎妈是种族主义者吗?” “中国虎妈是如何保证自己权威的?”,等等。这些问题的回答约800条。收集这些回答,进行态度分析,我们会发现,他们对待中国式教育的态度主要有三种:抗拒与批判、共情式理解和修正式肯定。

抗拒与批判的态度是最为常见的。中国式父母和中国式教育备受非华人网民诟病。对于蔡美儿的教育方式,网民们用错误的 (wrong)、可怕的(horrific)、疯狂的 (crazy)、废话 (bullsh)、顽固的 (stubborn) 等词语来形容,以表达对中国式父母的强烈批判。不过,在批判的同时,许多非华人网民也从文化差异、多元化教育、中国的儒学观念等方面寻求理解,进而对中国的孝道、尊老爱幼和祖先崇拜传统进行了西方化阐释,即运用将“将父母上帝化”的方式解读中国的亲子哲学,从而达成所谓的共情式理解。最后,许多非华人网民指出,虽然蔡美儿的教育方式并不值得提倡,但并不能就此否定中国式教育,毕竟中国的尊重文化传统、注重知识培养等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许多非华人网民认为中国式教育应该在保留优点的基础上,减小父母对子女的干涉,放弃 “温室”培养方式——这是一种修正式的肯定。

表4 态度分析

续表

四 中国文化分享的影响因素

在讨论中,非华人网民的观点来源存在一般化趋势。为了印证这一点,笔者将上文所提到的 “虎妈战歌” “蔡美儿”“虎妈”和 “中国式教育”的约800条回答进行观点来源统计,得到结果如下 (见图2)。

图2 观点来源分布

无来源指的是网民不参考或引用任何素材而直接做出判断。个人经验和他人经验指的是网民通过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来论证观点。媒体报道、维基百科、文学与艺术作品指的是网民援引材料作为佐证。总体而言,观点来源的排序依次为媒体报道、个人经验、文学与艺术作品、他人经验与维基百科 (或其他网络素材)。通过对观点来源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网民回答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1.教育

教育不仅会带来误解,还会带来认知的缺失。博尔丁认为,传统国家的国民性教育始于孩童时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 “圣经”。①Boulding K.E.,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9,3 (2),pp.120-131.父母通过自身的价值观系统,影响子女对某种文化的特定认知。在一个社会中,盛行的价值观可能会互相冲突,进而促进社会权力关系的变革。当然,从整体上看,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导向是相对稳定的。众多非华人网民对中国式教育的强烈批判,可以反映出教育观的差异,这是文化差异鲜明的呈现。中国移民父母所采纳的 “虎妈”式教育也被解读为其与异文化环境的对抗。此外,许多非华人网民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在于国民教育中并没有相关的内容。因此,关注中国文化的海外教育是提升其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2.文学与艺术作品

当家庭教育与通识教育缺位时,文学作品会补上这一课。许多人通过中国的本土作品了解中国。例如,蔡美儿的 《虎妈战歌》让许多人了解或印证了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此外,除了展现中国传统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花样年华》《霸王别姬》《叶问》等经典作品《灵魂摆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奇葩说》等热播节目和剧作也深得他们喜爱。

3.事件

一些重大事件会加速认知的定型化,也可能会改变既定认知。比如蔡美儿在 《虎妈战歌》中讲述自己的棍棒式教育,却加重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式父母的讨伐。此外,一些历史与现实的事件也会为 “中国”贴上标签,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国两会、互联网大会、南海事件、昆明暴恐案、萨德事件等。非华人网民也经常讨论中国队员在奥运会中的表现,无论成绩好坏,都会成为谈资。可以发现,他们关注的多为负面事件,或与关国际关系相关的事件,而中国的本土化事件往往不在他们关注的范畴。这种现象主要源自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即使是相似的负面新闻,媒体经常会采取不同的策略。网友JES分析了BBC 2008年的涉藏报道,发现其有如下特点:首先,BBC、CNN以及德国媒体的报道都存在嫁接图片和捏造事实的情况;其次,这些媒体对涉藏事件的冲突双方——暴乱者与死去的平民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策略与修辞。他们将暴乱者称作 “和平请愿者”或 “受害者”,却没有给无辜受害的平民提供任何的话语机会。而当西方社会内部发生同样的事件时,媒体就会将这些暴乱称作 “政府镇压下的暴力行为”、“悲剧”(JSE,印度尼西亚人),同时详尽地描绘暴乱中受害者的惨状。

4.亲身体验

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一手信息。毕竟,无论是口头传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公共宣传,都是一种历史和想象的图景。这种图景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延展,或向有记录的或者神秘的过往倒退,或向想象的未来推进。与中国人交往是了解中国最直接的方式,而愉快和沮丧的经历则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许多人在谈论中国式父母时皆举出了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或者中国朋友的经历等。另外,其他的体验也使非华人网民对中国的其他问题产生了多元的见解。例如,一位因工作需要经常到中国出差的企业家告诉我,中国白领女性之多、工作能力之强使他感到十分惊讶。他发现中国女性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传统。另一位现居西安的乌克兰姑娘WN却认为中国人依然很封建,因为她晾在阳台的短裤经常 “不翼而飞”,“大概是中国人太保守了,他们觉得我将短裤晾在外面是很伤风败俗(risque) 的事” (WN,乌克兰人,20140201)。

5.互联网

Quora这类网络问答社区与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差异在于,前者重内容,后者重社交。作为移动的百科全书,Quora是合格的。但是很多外国人认为,Quora只能作为他们认识中国的第一步,更多的真相则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获得。多人表示Quora并不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好地方,“起码没有知乎好用”(DR,外籍人士,20170102),毕竟许多中国文化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人则说,上了Quora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外国人对中国存在误读。至于观点论辩,许多人依据现实中的一手经验做出判断,他们通常带着预设答案来提问,或浏览别人的答案时,遇到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时候辩论几句,鲜有过激的言论出现——Quora的讨论还是相对绅士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它的贡献主要在于 “扫盲”和 “验证”,“颠覆”则未必。“没有人愿意与歇斯底里的人争论短长。”(LSA,印度人,20170201)

Quora文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思考效率。人们审慎地对待每一个积极的观点,并且以开放的心态应对批评。“负面的答案往往会隐藏许多有用的细节,即使它们以冒犯或令人不悦的形式呈现。”(JS,泰国人,20170103)另外,盲目接收新观点并不意味着能学到很多东西,“新观点并不一定对我有益。每当我想要尝试新鲜事物的时候,我需要问自己,它适不适合我,我是否会从中获得利益的最大化”(WJ,非华人,20161102)。

五 小结

Quora社区的非华人网民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十分广泛。总体来看,他们基于一种全球化的比较视野来讨论中国文化。在感知层面,他们通过价值认同和价值认异两种方式来讨论和分享中国文化。价值认同主要包括寻找共性、欣赏中国文化之中的优秀部分和以融合的视角反观原有的文化差异。价值认异的方式也有两种,即对中西方对立的和非重叠的文化部分加以理解与包容。在评价层面,在寻找共性和感知差异的过程中,可发现,非华人网民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可分为抗拒与批判、共情式理解和修正式肯定三种类型。而影响网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方式和情感态度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国民教育、文学作品、事件报道、亲身体验和互联网。这也为中国文化的海外分享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建议。

(1)中国留学生教育和中国移民的海外教育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

(2)文学与艺作品同样是传播文化的理想方式,要注意文化产品在进行文化交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文化价值损益现象。文化产品的传递要尽可能地做到 “文化增值”,减少 “文化折扣”。

(3)媒体报道依旧是非华人网民们接触中国的主要途径。媒介总是裹挟着意识形态。中国媒体始终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但西方主流媒体依旧习惯于误读中国;而境外传递中国声音的海外华人媒体,其受众较为单一,传播难以落地并且为当地受众所接受。因此,中国文化的媒体传播效果仍须优化。

(4)人是最理想的媒介。与中国人交往是了解中国最直接的方式,会获得对中国文化最直观的感受。海外移民群体是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华人网民文化
何为“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谁远谁近?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