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对《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历史大转型分析》一文的商榷
2017-04-25汪海波
汪海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经济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对《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历史大转型分析》一文的商榷
汪海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本文第一部分简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提出和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避免走历史唯心主义邪路,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史实,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系统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经济兴衰的历史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重要意义;历史唯心主义
一、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为了说明本文主题,先有必要简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在社会科学发展史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精辟概括。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82-83列宁对此评论说:这是马克思对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所作的 “周密说明”。[2]37
此后,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列宁主义和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一阶段的毛泽东思想,尽管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历史性发展,但由于时代局限和认识规律①按照毛泽东的说法:“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见《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制约,除了马克思已经提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外,他们并没有提出与此相关但又有区别的经济体制范畴。首次提出这一点的是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创者的邓小平。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为他提出这一点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巩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又是他提出这一点的根本内因。
邓小平依据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实事求是原则,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否定了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就存在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并针对当时国内严重存在否定市场取向改革的“左”的倾向,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373这个论断就把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同作为发展生产手段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从原则上区分开来。当然,这个论断同时蕴含着这些发展经济手段都是由基本经济制度产生的,后者居于第一位,前者居于第二位,二者不能等同。但他同时强调了市场取向改革的极端重要性。他尖锐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3]138,219,368这表明:市场取向改革尽管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是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发展生产的手段,但它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基本经济制度。这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决定性作用。可见,邓小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范畴以外,又增加了一个经济体制范畴,揭示了后者同前者的关系。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
对熟悉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这些基本原理已是常识。这里之所以详细引证,是基于当前我国学界存在的值得关注、令人担忧的情况。主要是:有的人对西方经济理论很熟悉 (当然不能笼统地认为这是坏事。问题是:他们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特点运用它。而是盲目崇拜,不区分其中的科学成分和非科学成分;盲目照搬,不区分中国国情和外国国情的差别),但对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原理却不熟悉,甚至都不知晓,以致公然宣扬历史唯心主义而并不自觉。有的人原来对这些基本原理就是一知半解,在当前盲目崇拜西方经济理论浪潮冲击下就晕头转向了。有的人(这里不包括已失去研究能力的老龄学者)原来对这个基本原理是很熟悉的,但面对这个浪潮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或怯于应战,甚至被卷入了。这些事实表明:西方经济理论(这里专指其非科学成分,不包括其科学成分)对我国经济学界的渗透已经达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是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列宁曾经强调:“第一次使科学的社会学的出现成为可能,还由于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4]120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社会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根基,是区分真假社会科学的试金石。
但在我国现阶段,这一点还有特殊重要意义。在这个阶段,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必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作为这种体制在对外经济领域延伸的、并适应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特征的开放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格局下,固然可以而且必须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包括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哲学基础的历史唯心主义)在某种范围内的泛滥,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这种情况表明,在现阶段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自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避免滑向唯心主义邪路的根本保证。
还要着重提到习近平总书记下述重要论断:“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5]281他还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根本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重要标志。从这方面说,坚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正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线。
更重要的根本意义还在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关系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毛泽东说过:“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6]325毛泽东这里所说的理论上的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已为历史充分证明了。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创立了列宁主义(其中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正是在这个社会主义新理论指导下,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才取得了胜利。这是革命理论所起的主要的决定作用,是其一种表现形态。它还有另一种表现形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的历史表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泛滥,致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领导地位的丧失和共产党的变质,进一步导致这些国家无产阶级政权和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覆灭。这是反动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所起的主要的决定作用。这表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在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始终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包括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诚然,在党的十八大及此后新的中央集体提出的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自信”等一系列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但是,如果放松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任其自由泛滥,那经过几代人的演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丧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持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被历史教训和理论分析已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5]193“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153习总书记还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5]196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最近在阐述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报告中提出:“对各种错误思潮,要加强辨析和引导,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以学术的方式、学理的方式,进行有理、有据、有力的剖析和批驳。”[8]
二、对《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历史大转型分析》的商榷意见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拟对《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历史大转型分析》一文①以下对该文的引证,均见《中国经济问题》2016年第4期,不一一注明。[9](以下简称该文)提出商榷意见,以就教于经济学界的同仁 (包括该文的作者)。之所以选择该文是基于该文论述中国几千年经济兴衰史,其体现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就很充分。本文的商榷意见聚焦于该文体现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其他方面(包括笔者不认同的其他观点以及该文提出的值得肯定的有见地的分析)限于篇幅概不涉及。笔者认为,该文存在的问题是其作者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发生的。但该文体现的历史唯心主义是重大原则问题,必须辨明。
该文开宗明义提出:“通过构建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结构转变’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经济衰微和复兴的历史形成机制进行深层次解析。”乍一看来,该文的这个思路似乎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并不冲突。但通观全文就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该文在“中国经济衰微和复兴的理论解释框架”部分,在谈到他所秉承的“研究思路”时,引证的全是西方经济理论,完全看不到马克思主义。这就必然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但这里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引证了马克思主义词句,而在于是否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该文在这一部分提出:“国家根据既定的外部环境与资源约束条件作出的相应的制度安排。”“在整个制度框架中,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是最为重要的制度内容。其中,政治制度是国家在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政府形式及其代理人(政治精英)合法的权利分布。”“经济制度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不同主体作出的规范性安排。”
该文在论述国家作出制度安排时提出:“根据既定的外部环境和资源约束条件。”但这个根据包括宽泛的内容,并没有明确提出国内生产力在这方面的决定作用,而是掩盖、淹没了这种作用。但该文却明确提出了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是由作为主体的国家安排的。这又意味着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决定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正是这些体现了该文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至于该文提到的国家在建立政治制度方面的决定作用,从本质的基本的含义来说,是同义语的反复。因为国家就是政治的核心内容。
该文之所以承袭了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同它承袭了历史唯心主义研究方法直接相关。历史唯心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点:对社会关系的研究往往注意政治关系,而不对这些政治关系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经济关系进行研究。[4]119这就必然会陷入政治决定经济的历史唯心主义。因为在历史上确实多次发生过经济制度是由国家建立或领导实现的。诸如: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井田制度就是由封建国家建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也是由新民主主义国家领导实现的。但国家之所以能够而且必须这样做,都是适应了各该时期先进生产关系的要求;而这些生产关系之所以是先进的,又在于它是适应了各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从问题的深层次本质来说,这些都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客观的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像历史唯心主义所说的是国家决定经济制度的。
该文对中国历史上经济由繁荣走向衰退原因的分析,充分展现了它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但在这里先要提到该文一个明显有误的观点,即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农业经济一直处于高度繁荣”。诚然,中国封建社会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处于世界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的地位,但要说“一直处于高度繁荣”,既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也违反了众所周知的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周期律。但笔者这里所说的周期律,与流行的观点把这个周期律仅仅归结为政治上的周期律 (即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由另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所接替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有别。笔者认为,除了这种政治含义的周期律以外,还有与之相联系的经济含义的周期律。历史表明:一般说来,在一个封建王朝初建立时,都会实行轻徭薄赋,并抑制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这就有利于提高作为主要生产力的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伴随封建社会内部社会矛盾(主要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和民族矛盾(主要是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的发展,又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包括农民起义和异族入侵等)。这又会导致社会生产的衰退。当然,这不是这里要着重讨论的主要问题。
这里要着重讨论的是该文提出的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的原因,即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官僚行政体系供给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也正是由于这个制度,“中国经济由盛转衰在所难免”。该文在这里说的“官僚行政体系”,只能理解为国家制度。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该文不仅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制度决定作为经济基础的经济制度,而且是决定生产发展变化的主要力量。这样,该文就完整地体现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诚然,历史唯物主义也确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包括促进和阻碍两方面)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包括维护和破坏两方面),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起决定作用。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作为经济基础的经济制度的供给者,也不可能成为发展生产的主要推动力量。因为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历史表明:作为生产关系主体的经济利益(这是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当然,这是就它适应生产力性质的时候说的。在它不适应的时候,又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些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已为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了,也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兴衰史证明了。
如果不说中国封建社会多次发生的经济周期(各个周期都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而从其长期发展趋势看,似乎可以说,其繁荣始于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的建立,终于明朝(1368-1644年)的中期;其衰退始于明朝后期,终于1840年这个封建社会的终结。接下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则是更大的衰退。①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时间上的划分,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页。
中国经济在历史上的兴衰过程,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可以看得更清楚。这一点集中表现在中国与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关系的变化上。
公元1-1950年中国和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比②国际元相当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世界货币,具有较大可比性。[10]271
单位:1990年国际元年份 1 1000 1500 1600 1700 1820 1870 1913 1950中国 450 450 600 600 600 600 530 552 439世界 445 436 566 595 615 667 875 1525 2111
由于笔者掌握资料的限制,这里叙述的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起点,不是西周的元年,而是公元1年,终点也不是1840年,而是1820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衰退的起点不是1840年,而是1820年,终点不是1949年,而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年,即1950年。但大体上说来,上述各段时期是可以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过程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进一步的衰退过程。
上表表明:从总的趋势看,公元1-16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上升的,而且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该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经济趋于繁荣。但1700-18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趋于停滞,而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其低的幅度趋于拉大。这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趋于衰退。在1820-1950年期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以更大的幅度趋于下降,与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也以更大的幅度拉大。这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进一步趋于衰退。
笔者试图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上述中国经济的兴衰过程。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在一个长时期内趋于繁荣,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生产关系(包括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11])是实现这个繁荣的主要推动力量。
1.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封建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但从生产单位来说,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是这种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显然,同以众多奴隶集体协同生产相比较而言,这种个体生产是以生产力较高发展水平为前提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历史上率先在西周时期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就开始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以率先掌握先进的炼铁技术以及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为前提的。正是铁制的农具是个体生产赖以进行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样,中国封建社会在世界历史上就较早地发挥了优于奴隶所有制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2.在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的方面,中国在西周时期建立的经济体制是领主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归领主所有,实行井田制度,农奴对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封建剥削的主要形态是劳役地租。但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地主经济体制逐步取代领主经济体制,并占了主要地位。地主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归地主所有,实行土地私有制,农民对地主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封建剥削的主要形态是实物地租。很明显,地主经济比农奴经济有利于发挥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地主经济体制取代领主经济体制,都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后者同前者又存在重大区别:它并不像前者那样,将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奴隶制改变为封建制,而是在保持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将作为经济体制的领主经济改变为地主经济。笔者将这种改变称作是封建制度的一种自我完善。但这种完善也是以较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为前提的。只有在这种前提下,剩余产品率(即剩余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才可能提高,作为经济主体的封建主的收益才可能提高,这种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而铁制农具的改进和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为这一点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这样,中国封建社会还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优于西欧各国长期存在的农奴制在促进生产力方面的作用。
第二,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在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主要是:1.在实现政府经济职能方面,中国封建社会做得比较好。但流行的观点把政府经济职能仅仅归结为有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但在实际上,政府经济职能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诚然,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有根本区别的。但从一般意义上说,政府都具有维护经济基础,改革经济体制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这样三项经济职能。[11]343-363中国封建社会的政府也具有这三项经济职能。而且,就对西欧各国来说,中国封建社会在这方面也是做得比较好的。这不仅表现在维护经济基础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见前述),而且表现在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方面。其突出事例有:在政府兴办水利建设方面,中国封建社会政府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再有,据有的学者统计,在中国封建社会问世的500多种农学著作中,大部分都是由官方印制,并向民间推广的。而欧洲的农业出版物直到1700年才赶上了中国这个数字。[12]25政府在出版医学著作方面也很突出。唐代于659年出版的《新修本草》是世界历史上由政府颁发的最早的一部药典。该书收录药物共有844种。[13]352-353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也是于1596年由政府出版发行的。该书共计52卷,收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14]172-173
2.在实现和巩固全国统一的政权方面,中国从秦王朝到清王朝共经历了2100多年,其中分裂的时间只有420多年(即220-589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907-960年的五代十国时期)。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维系了统一的政权局面。显然,这种长期稳定的全国统一政权,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就封建社会的社会意识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来说,值得提出两点:1.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了有益作用。自从汉武帝提出并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虽有波折,但从总体上说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还是延续下来。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一个最显著特点。这同欧洲中世纪长期存在的政教合一的神学统治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儒学是学术,不是宗教,二者是不同的。但把二者都列入文化的范畴,在理论上是能成立的。二者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是有根本区别的。如果说欧洲的神学统治是扼杀科技进步的元凶,而中国儒学则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儒学包括的内容很广,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似可归结为伦理道德理念。这种理念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然,作为封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学,既有封建性糟粕的一面,也有人民性精华的一面。但就其理念的内容来说,人民性的特征是很明显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到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时,把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显然,这些理念从道德上规范社会经济行为,促进了生产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在抵御外族侵略,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起了有益作用。中原地区的文化水平远远高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与此相联系,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高于后者。这样,在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建立政权以后,很快就与中原地区融为一体,从而维系了全国统一政权的局面。这一点在元王朝(1279-1368年)和清王朝(1644-1911年)建立以后,都有明显表现。这也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2.作为非上层建筑只是属于一般社会意识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的特点直接相关,即几乎涵盖了农业社会能够达到的所有重要领域。在科学方面,主要有古代数学、天文学、农业、地理学和医药学等。在技术方面主要有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手工业中的铸铁技术、造纸、丝织、瓷器制造、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制造、建船以及建筑技术等。这是其一;其二,每门科学技术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古代医药学最为突出。这个体系包括:由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构成的生理病理学;以“四诊”(望、闻、问、切)进行诊断,辨证施治的治疗学;由“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甘、苦、辛、咸)概括的药物学;以“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实行的配伍方药学;以经络、脉穴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学;以及推拿、气功和导引等治疗方法。[13]320-323其三,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就其理论层次来说,尽管大多数还是经验科学,但也有些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论科学的高度,甚至较深层次的理论科学。①就科学的层次结构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分为经验科学和理论科学。前者是从经验形态上反映客观的自然界实际,后者是从理论形态上反映客观的自然界实际。二是在理论科学方面还可以从其反映自然本质(或规律)深浅的差异方面分为反映初级本质的理论科学和反映二级本质的理论科学,等等。关于经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提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9、465、52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关于本质有初级本质,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提法,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第213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这一点,也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中医药学方面。而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就都处于经验科学水平。其四,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科学著作数量之多世所罕见。据有的学者估算,仅农学著作就达五六百种。在技术方面更为明显。其中,农业方面的精工细作技术远远走在世界前列。作为手工业最重要原材料的铸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制造业方面,造纸、丝织、瓷器制造、印刷术和火药制造均属于中国首创。在建筑业方面,创造了以砖木结构为核心的颇具特色的建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宫殿建筑更是世界精品。在交通运输的造船方面,其船体构造、航海针法和使帆技术等都有杰出创造。据李约瑟估计,中国在冶金和造纸技术方面领先欧洲上千年,在印刷技术方面领先700年。[12]33其五,科学之间、技术之间以及科学和技术之间从其产生起就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这方面相互促进的作用就更突出。这一点在数学和造纸、印刷技术与其他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数学是其他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一。而中国封建社会的数学已经很发达,处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它不像欧洲数学发展那样,侧重于推理演绎,而是注重于实际运用。[15]这样,它对其他科学和技术以及生产发展的作用就更大。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很明显,这种相互促进作用也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
以上各种社会因素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且这些因素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具有优势的。因而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先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衰退,主要也是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作用导致的。中国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自始就存在。其多次发生的经济周期的下降就是突出表现。到封建社会晚期这种矛盾就更趋于尖锐了。第一,封建社会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封建主的生活消费和奢侈享受。伴随封建社会的发展,这种消费欲望也在增长,从而对农民的剥削也随之加强。这样,作为剥削主要形态的地租,不仅占有了农民全部剩余劳动,而且往往占有一部分必要劳动。这样,农民不仅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这样表明,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农业的发展。第二,既然封建生产阻碍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发展,也就会阻碍作为先进生产力载体的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封建社会还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条件的时候,其矛盾并不明显。但到了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朝,在经济比较发展的江南一带已经大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时候,其矛盾也就尖锐化。封建生产关系阻碍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有:1.在由封建生产关系导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的情况下,农业就不可能分离出多余的劳动力以及维持这些劳动力生存所需要的粮食等生活资料。2.在封建社会,处于被剥削地位的农民手中不可能有多少资金。在地主中多少有一些。但与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不同,作为土地所有权人格化的地主,他们不要求资本积累,而是追求土地所有权的扩大,购置更多的土地。3.在封建社会,农民为了维持生产和生存,不仅需要从事农业,而且需要从事手工业生产。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既不对市场提出需求,也不会有供给。这样,对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发展的作用就不大。以上情况表明:封建剥削就从剩余产品和劳动力供给、市场需求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以上分析的只是阻碍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方面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前者如苛捐杂税,后者如重农轻商观念。但这些方面不是也不可能是主要因素。但这些分析只是从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着眼的,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世界经济发展来看,西欧各国在实现文艺复兴(14世纪至16世纪)以后,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这样,原来居于世界经济领先国家的中国就一落千丈,沦为后进国。
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原因, 毛泽东已多次作详细的分析。[16]626-636;[17]1053-1062;[18]1253-1256,1429-1434这里只是依据笔者体会, 对此作简要归纳。其主要原因就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这是属于第一位的原因;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虽然还是主要原因,但与封建社会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已退居第二位;在抗日战争期间由国民党政府掌握的官僚资本膨胀起来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成为主要原因之一。但令人十分惊讶而根本无法理解的是:该文在论述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衰退时竟然只字不提这些作为这种衰退主要根源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总之,该文把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兴衰,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衰退,主要归结为“官僚行政体系”,不仅在理论上根本站不住,在历史上也完全没有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王伟光.解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五个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1-14.
[9]王津津,任保平.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历史大转型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6(4).
[10][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汪海波.论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发展及其一般内容和理论意义[M]//汪海波文集:第9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2][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4]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5]从数学史到数学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1-01.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郭彦英]
Studies on Economic History Should be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A Study on Economic Decline and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Economic Recovery of China
WANG Haibo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836,China)
The paper first mak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ith a focus on its struggle with historical mentalism and the significance in develop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basic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histor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the paper studies the deficiencies of historical mentalism and the up-and-downs of economic growth both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of China.
historical materialism;significance;historical mentalism
F129
:A
:1674-0955(2017)01-0129-08
2017-01-07
汪海波,男,安徽宣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