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
2017-04-25孙莹李涛
◎孙莹 李涛
嵌入式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
◎孙莹 李涛
嵌入的概念及其适用性
(一)嵌入的概念及运用范围
嵌入本来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原本指某一事物(固体A)卡进另一事物(固体B)的过程和结果。一般地,我们把A进入B的过程称为嵌入,而当A已经进入B时,我们会说A已经嵌入于B。这种用法在自然科学、建筑学中是比较普遍的。在社会科学里,嵌入的概念主要用于讨论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互动。
(二)社会工作的嵌入理念
而对于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式发展,王思斌教授指出目前明显地存在着舶来的专业社会工作和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两种服务,这原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东西,却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而走到一起。由于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是原生的,并且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专业社会工作只是弱小的后来者,所以就二者的基本关系来说,专业社会工作实际上是进入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原有领地,即前者嵌入后者之中。当然,随着社会转型的发展和与民生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凸显,随着专业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它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专业社会工作在与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互动中会不断进入本土实践领域,二者之间复杂互动,从而出现专业社会工作的深度嵌入。
(三)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嵌入理念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就是嵌入理论在一个具体的实践领域的运用。首先,社会救助领域不同于经济、政治领域,它是一个兜底性的社会服务领域,符合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场域。其次,按照王思斌教授对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的分类,社会救助应该属于实际社会工作的范畴,即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和岗位。再次,社会救助领域的实践有其自身的一套成熟化体系,如基本的政策、工作方法、岗位配置、工作人员等。最后,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领域就是专业社会工作在一个本土特色的实践领域的一个互动。因此,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过程是符合嵌入理论的。
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救助的原因
(一)实践的需要
1.社会救助实践的挑战
就社会救助系统目前运行的状况和效果来看,虽然它在贫困救助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扶贫工作精准度要求对于现有的救助体系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当前存在救助水平普遍偏低、经济核查缺乏量化、动态管理水平不高、福利依赖日趋严重等问题,而这些弊端在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中是无法得到有效的回应和解决的,因此需要社会救助体系引入新的行动和方法,这就为社会工作嵌入到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契机。
2.社会工作实践的要求
从社会工作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工作产生于贫困救助领域、发展于贫困救助领域,这个领域的实践无疑是社会工作最为核心,也是最贴切社会工作本质的。因此在社会工作发展百余年后,社会工作朝着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拾起我们最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只有在贫困救助领域扎住、扎牢,社会工作的其他实践才能有根,社会工作的实践也才不会崩塌。而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就是社会工作回归本质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它为社会工作打开了一道接触最为贫困的弱势群体的大门,也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域。因此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救助领域即是本质回归的要求,也是社会工作精神得到承认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且在国内的社会工作的一些实践活动中,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救助的一些个别化服务已经有所开展。在社区层面,成都地区社会工作把地区发展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善举结合,通过发动社区居民的互动和支持性网络,发展出“义仓”“义集”“义坊”等项目来帮助社区的贫困家庭。在医疗救助层面,陕西富平县医务社会工作嵌入传统医疗救助服务,以非营利组织为服务依托机构,以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助为服务着力点,以社区工作、个案工作方法为服务手段,构建自下而上的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在灾害救助层面,2008年汶川地震后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且逐渐发展出了社会工作在灾害救助中的角色和定位。其中包括:
第一,社会工作者是灾害救助中的资源输送者。
第二,社会工作者是灾害救助中的服务提供者。
第三,社会工作者是灾害救助中的民间组织者。
第四,社会工作者是灾害救助制度的积极建构者。
当然这些实践都很零散的发生在社会救助的某些具体的领域,嵌入的深度、服务的效果、影响的范围都有其局限性。但这些实践也足以说明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嵌入是有着广泛需求的,并为社会救助领域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政策的支持
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作为目前国内最高层面的社会救助行政性法规中明确指出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应该在社会救助中发挥作用,对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后,围绕着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办法和意见。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了我国现在社会救助、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任务的紧迫性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另外一方面明确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且指出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途径和办法以及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提供财政等各方面的支持。
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救助的关系分析
(一)从边缘性嵌入到核心性嵌入
按照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主导体制的结构可以把社会工作的嵌入分为边缘性嵌入和核心性嵌入。边缘性嵌入是指专业社会工作在与实际社会服务的合作中基本上是做辅助性的工作,它进入的是社会服务体系的边缘部分。核心性嵌入是指专业社会工作在与实际社会服务的合作中进入实际社会服务的核心领域。从目前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救助来看,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形式基本上还处于边缘性嵌入,在社会救助领域中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但随着推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实践的不断加深,以及一些相关政策的制定,如《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等,社会工作参与到社会救助的核心领域也是极有可能的。因此从结构来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是一个从边缘性嵌入到核心性嵌入的过程。
(二)由浅层性嵌入达深层性嵌入
从嵌入主导体制的深度来看,社会工作的嵌入可分为浅层嵌入和深度嵌入。浅层嵌入是专业社会工作比较表面地进入社会服务体系;深层嵌入是专业社会工作进入到社会服务的深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最开始是一些日常工作的帮忙,接下来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可能是在某些社会救助的实践领域,如针对贫困儿童的陪伴计划、针对医疗救助对象的情绪支持等,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接触了社会救助的一些实际工作领域。最后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深层次的合作,这其中不仅包含实践领域的广泛性、合作方式的多样性、甚至一些制度层面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认可和接纳。从目前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程度来看,主要集中在较为浅层的嵌入和个别领域的合作。
(三)变依附性嵌入为自主性嵌入
从发挥功能机制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的嵌入还可以分为依附性嵌入和自主性嵌入。依附性嵌入是指专业社会工作不能独立地开展活动,必须依附在主体社会服务体系上发挥作用的现象。自主性嵌入是指专业社会工作力量独立自主地进入社会服务领域并发挥作用,它可以少受或不受主体社会服务系统的支配,而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就目前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而言,社会工作基本上还处于依附性嵌入。特别是实践过程中,服务对象对社会的认可和信任还有待提高,这就使得社会工作很难单独开展服务,需要依附于社会救助现有一些工作流程,如参与经济核查、政策宣传等环节和服务对象建立关系,为后期的服务建立基础。但对于社会工作而言,嵌入到社会救助体制内就是要发挥其在服务、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优势,如果社会工作始终是依附于社会救助体系,将会受到体制内的因素的束缚,很难完全地发挥这些优势。因此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救助需要变依附性嵌入为自主性嵌入。
(四)避免竞争性嵌入和自我矮化
竞争性嵌入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进入到体制内的环节中,由于政策的改变、主体的增加等原因,导致体制内的资源需要重新分配,这样专业社会工作就面临和原来体制内的群体对于有限资源的竞争。自我矮化的嵌入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体制内,面对在这一领域中占据垄断地位的组织和群体时,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身份,听从体制内的组织和群体的调动和驱使,逐渐沦为体制内群体的附庸工具,最后“伙伴”关系变为“伙计”关系。这些都会导致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救助开始阶段的举步维艰。而面对这样的困境,社会工作就很容易降低自己的身份,去寻求帮助,最后慢慢失去自己的专业使命和专业价值。
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救助的实践方法
在社会救助领域嵌入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但也存在着种种的风险和局限,因此如何在接下来工作中找准各自的优势,趋利避害,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变得至关重要。
1.制度的对接
强社会工作体系与社会救助体系的对接,不仅要在制度层面完成对接,还要在岗位层面对接。在制度层面,民政部门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现实的社会救助体系与社会工作体系基本上是两条平行线。民政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社会救助工作的局限性,在相关制度的建立方面,应考虑到融入社会工作,初步建立社会工作体系救助的基本制度,使得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领域有制度支撑。在岗位对接方面,社会工作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制约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会工作岗位,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同质性决定了社会救助部门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最适合的领域。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基层社会救助部门试点设立社会工作岗位,比如社区服务中心,救助站,服务站等,为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搭建平台,使其成为政府与救助对象连接的桥梁。
2.资源的整合
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是在实际工作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合作。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领域各自都有许多优势资源,比如社会工作的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专家团队、社会救助的资金、物资、场地等,双方能在社会救助服务中进行资源的整合,如社会工作通过专家培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实务能力,社会救助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社会工作者入户调查、家庭走访、需求评估的机会,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平台的共享
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平台的共享是在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合作。目前,全国社会救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管理,这个平台包括了社会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社会救助管理的基本流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可以依托这个平台进行社会救助对象的流动管理,并且丰富其中的管理内容,如建立个案管理档案、社会服务记录档案等,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和管理的协作一致。
4.对象的转介
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中最为核心的合作就是社会救助对象的转介。这是针对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为其转介最有需要的资源和服务。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救助领域社会服务缺乏的情况下,针对一些社会融入困难、心理认知障碍等无法通过实务和经济方式来救助的服务对象,更需要转介给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的手法和方式来帮助他们缓解和解决困境。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