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创新
2017-04-25萧放
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创新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清明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在中国传统节日系列中,因其强烈的自然人文合一的色彩而地位非凡。当今,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在传承清明所蕴蓄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的同时,也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
(一)感念先人,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并没有绝对意义的宗教信仰,更多时候是对祖先亡灵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清明节祭扫祖先是对亡故先人特殊的缅怀方式。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早就说过:“血缘通过善意与关爱将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具有同一家庭的传统、同一家族祭祀的仪式、同一祖传的墓地,是非常重要的。”祖先祭祀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清明祭祀重在祭扫过程的严肃与真诚,仪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鞠躬或叩拜因人而异,关键是“诚敬”二字放在心中,切忌潦草应付。对亡故先人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缅怀之情,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朴素的感情有利于整个社会层面感恩文化的培养。在追思中学习感恩,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与同情,在人心躁动的现代社会,清明节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够给人一个理性、冷静思考人生的机会。
(二)贯彻环保理念,传承与更新祭祀方式。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给我们预备了祭奠先人的时间与机会,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它让当代的人们在春天停下脚步,跟自己的先辈有一个对话的机会。虽然对话的方式最好是在祖先的墓地,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人因工作所限不能回到故乡,故现代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与途径,网上献花、虚拟祭扫,从形式上满足了部分人的心理需要和情感表达。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新方式,但不是所谓“更文明”的方式,两种方式是在不同情况不同环境下的选择,二者可以互通互联,关键是要养护我们心中所具有的因血缘而产生的亲密情感。要摒弃思想庸俗、祭品低俗,如烧纸做的别墅、轿车、麻将,甚至“二奶”等祭扫方式,倡导祭扫中的环保理念与安全理念,尽量减少祭扫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资财的耗费。
(三)亲近自然,激扬生命。清明是厚重的,同时也是轻盈的。中国人在春天哀悼亡者,同样在春天激扬生命。人作为生命个体,因生理与社会原因,总会周期性地出现一定程度的这样或那样的身心疲惫与精神困顿,所谓“春困”便是现象之一。要调节身心,振作精神,就需要特定的仪式与娱乐活动,以“动心劳形”。清明时节,在与祖先对话中我们可以获得精神力量,同时通过踏青郊野,与自然对话,也可以获得身心的放松与精神的愉悦。此外,清明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是需要品味的,清明时令饮食正是我们对春天味道的体验。清明兼容了古代寒食节俗,许多寒食节日的美食通过清明节保留下来,故有传统“馋妇思寒食”之说,如寒食燕、清明团、清明饭、清明茶等都是清明节日的佳品。 清明的时令饮食值得总结与推广,我们可以利用清明尝春的口号,促成清明时令饮食风尚在城市生活中的回归,让更多的人在清明时节走出水泥森林,品味春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