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养薄葬”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2017-04-25邓启耀
“厚养薄葬”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邓启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媒介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一、殡葬习俗的历史渊源
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后者。说实话,人类之所以文明,与对死亡的理解有关,因为动物死亡以后,基本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殡葬习俗,更没有文化层面的拜祭。人类早期的文明,反映在丧葬上,比如大石墓,用一些大石头隔离出一个空间,就表达了与动物死亡极为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人为地制造出这样一个非自然的空间,意味着人类对于另外一个未知或彼岸世界具有特殊的想象和理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发展十分重要的迹象。所以考古学,好多是从墓葬里开始进行工作的。
殡、葬和祭,反映了我们对于死者的思念,以及对于死亡与灵魂归属的观念。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这些观念各有千秋。在有些文化里,死亡并非绝对的死去,而有可能转化为生,和生命的新生结合在一起。如清明在春天,在生发的春天悼念死者,或许带有生死交替的蕴意。对于死亡的不同理解,也影响到我们对于哲学、宗教、民俗等等的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族群,对于死亡的理解也不一样,比如我们渊源久远的传统之一,火葬。实行火葬的群体认为,经过火焚烧以后的遗体很干净,灵魂会随青烟而升华。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及其做法,会影响文明、文化形式的走向。
二、改革传统殡葬习俗,推动殡葬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孝道,要在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尽孝。所以,厚养薄葬是应更多考虑的问题。“厚养薄葬”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现实社会意义?这个大问题涉及许多层面的内容,这里仅从涉及文明、和谐的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来谈。
(一)个人层面。作为核心价值的文明、和谐,首先在于对自己的亲人要好,如果一个人连生养他的亲人都不孝,他对别人绝不会好到哪里去。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客观原因,如生活工作所迫无法尽孝,等到想尽孝或有条件尽孝的时候,老人已去。“子欲养而亲不待”,遗憾之余便试图通过殡、葬、祭来做一点补偿,以弥补遗憾。但再烧多少纸钱,老人也未必用得到了。老人最需要的,是在活着的时候“老有所养”,所以厚养薄葬,厚养是核心,包括经济上的赡养与精神上的“护养”。而葬和祭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厚葬未必情重,关键是内心或者情感上是“厚”的,“心香”即可达意传情。长此以往,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二)社会层面。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家庭,没有家庭,社会不可能和谐,国家也一样,所以我觉得应该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在历史上,当社会动乱或邪教盛行时,首先要把家庭解体,把所有人纳入可控制的团体。现在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解体了家庭,传统的四世、三世同堂的家庭已经不多,现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普遍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老人赡养问题。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社会特别是农村出现大量空巢家庭,户户门庭凋零;另一方面,墓地的豪华、祭礼的奢侈,却向越来越畸形的方向发展。
(三)国家层面。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创始人、民族英雄和烈士。作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为保卫国家、抵御外辱付出血汗甚至生命,为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厚养或祭拜,应该超越个人、家庭和任何狭隘的群体。他们活着应该厚养,死去必须厚祭。只有最冷漠的社会,才会对英烈弃之不顾;只有最黑暗的时代,才会对圣贤掘墓辱尸。我们经历过这样的时代,是劫难,谈不上任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