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理科教学的有效性实践

2017-04-24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科幼师师生

夏 海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课部, 湖北武汉 430223)

幼师理科教学的有效性实践

夏 海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课部, 湖北武汉 430223)

从源头上看,要使理科教学现状改观,幼师理科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本身,以有效教学为目标,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可应用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趣味性。

幼师;理科课程;有效;教学实践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4.014

多年来,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中,幼儿教师理科知识的缺乏是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最大障碍。虽然数学、物理等课程在设置上是作为幼儿师范学校必修课安排的,学校教育中也强调了理科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幼师生源的特点是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尤其是学生理科课程的成绩整体偏低,更重要的是幼师新生对于理科课程的学习态度具有消极倾向性,所以,实际上理科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不能确定。本文拟对此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一、幼师理科有效教学的前提:关注幼师生的学习心态

作为一种职业,教师工作是以个体性劳动为显著特征的,每个教师主导着自己任教的课堂。虽然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教师需要采用规定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计划,甚至统一的考试题目,但具体的教学效果却主要与教师的个体态度和能力相关。“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1]并且合格教师不只是在课堂上完成“流水线”式的传授知识任务,课后必定会进行个体性的反思。作为幼师理科教师,尤其是要注意反思的角度。

(一)幼师新生对于理科课程的初始态度具有消极倾向

在幼师理科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极易“遭遇”学生长时间的慢速反应,听到“不会”、“都不会”回答的频次很高。据笔者设计、针对217名幼师新生不记名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初中毕业生报考幼师的动机主要有两类:一是“喜欢幼儿”,占比例为43.6%,另一是“因为幼教专业有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占比例为48.7%;针对“是否知道幼师学校开设理科课程”一题,有46.7%学生知道理科课程是幼师的必修课,而其余的学生原以为幼师不需要学习理科课程才选择报考幼师;对于学习准备状态 “你如何对待幼师的理科课程” 的一题调查,回答表示接纳并努力的学生约有60.7%;单单表示无奈接纳的学生比例为32.6%;另有5%以下的学生选择拒绝、放弃。问卷之后的访谈表明,大部分幼师生在过往理科课程学习中多有消极体验的经历。因此,幼师新生总体对理科课程的预备状态是不够积极的,个别学生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拒绝情绪。

在幼师理科课程教学中最常见师生间的观念冲突是:从教多年的教师们通常认为已经是非常简单的教学内容,不理解学生为什么还不能消化?而学生认为在将来工作中理科知识不太能用得到,学起来又难以产生兴趣,何苦要费力学习?任课教师在教学之初首先要将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使得学生抗拒的程度降低。幼师生给出如下常见理由,“我最怕物理了,尤其是电路知识,公式计算题”; “我物理从来都没有及格过。” “刚上初中时我还挺喜欢物理的,可是老师讲得很快,慢慢的我就听不懂了。”“我们的物理老师只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管我们,我也不敢去问老师问题,怕老师笑话。”这些出自学生内心的说法,教师可以认为是学生为不愿意学习找借口,但我们无法否认,这也确实是造成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的部分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这种消极情绪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必要帮助其彻底解决。作为理科教师,应该体现出职业教育者角色的专业特征,要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的实际心态,不因学生对课程兴趣的偏好而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在教学中要力戒对学生表示出失望的态度,或以生硬的态度进行教学。

(二)教师积极的教学状态能对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时幼师生在课堂上认可某位老师,不完全因为他们喜欢老师任教的课程,也不是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水平特别高,而是这些教师共有的特点是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学生普遍的喜爱,不轻易否认学生的言行。因此,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教师个人积极的特质赢得了学生的肯定,说明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积极的状态感染学生。难以回避的事实是,通过中考成绩检验学业,这不仅让进入幼师的学生体验着初中文化课学习落后造成暂时性的消极后果,同时,大部分家长和部分教师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幼师新生放弃了较高的期待。从现象上看,虽然幼师生学习压力较小,但因其曾在课堂学习上经受了太多挫折感,缺乏学习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幼师的教师,传授知识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而学生成长需要积极的态度。通过中考选拔的幼师生文化课成绩离散度极高,虽然新生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但也有成绩优良甚至优秀的学生;[2]虽然幼师新生对理科课程学习的初始态度不够积极,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拒斥。作为理科教师,可以采取在教学班级中培养课程的“种子选手”的措施,通过优秀学生的积极行为带动整个班级的课程学习,并且做到对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对“懒惰”的学生要督促。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要对教学结果期待理想化,要使教学目标具有可达到性,可以选择最低的教学目的,至少达到让听课学生不拒绝理科课程的目标。多年来,笔者用热情和同情心做基础,以充满对学生进步的期待和激励学生的行为做根本支持,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目前的教学状况可以说达到了幸福教师的境界。在此,借用学生的毕业留言诠释以上心态,“夏老师,虽然我们的学习成绩并不是都让人满意,但在您的课堂上,我们收获到了想要的东西。”

二、幼师理科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对教学进行理性的反思

教师职业固然需要热情,但更需要理性。幼师理科教师在学生对学科不够“热爱”的背景下,一定要把持教师的理性,因为“从教师的主要作用来看,教师的事业成功较之他是否受学生喜欢或不喜欢更为重要。”[1]

(一)注重理科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可应用性以及适度的趣味性

幼师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那么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就是课程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理科教师在教学中须重点反思如何使幼师的理科教学与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相联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沉醉于自身“秀知识”,不能过分强调幼师生具备系统深刻的学科知识。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能“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使幼儿主动学习。”[3]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在培养幼儿好奇心、观察力、探索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4]如果幼师生本身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兴趣,那么是不可能有效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还有可能破坏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事实上,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中,幼儿教师理科知识的缺乏是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最大障碍。数学、物理等课程是幼师生的必修课,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师生具备合格幼儿教师应有的科学素养,要以有效教学为目标——“教一点,学会一点”,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可应用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趣味性,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陪伴和支持学生学习的意识。例如,笔者在“自由落体”这节内容的教学中,从树叶和石头哪个落地快入手,逐步通过比较质量相同的纸片、纸团的下落速度,再举出降落伞下落的例子,由观察物体下落的浅表现象到探讨影响物体下落的实质因素,引导幼师生将“自由落体”的概念与生活中自由下落的物体区分开来,进一步运用公式解决测量楼高、井深、电视塔高度,研究利用抓住下落直尺的游戏测量人的反应速度等等问题时,学生的学习就一直保持着比较兴奋的状态,形成了积极的教学氛围。

(二)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心态,采用恰当的教学节奏

幼师生对于理科课程不重视,是任课教师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现实,否则无法进行教学,当然更谈不上有效教学。同时,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整仅止于改进教学技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因在于:一是相当比例的幼师生进校之前的理科课程学习经历对其消极影响不易消除;二是幼师生不了解理科课程对于合格幼儿教师的作用。教师按部就班上课不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即便是教师能够运用一些“刺激”的方法(讲小笑话和分享教师生活经历)暂时引起学生的注意,但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仅仅采取对解构“知识”本身做文章的举措,可能只是满足了教师对知识叙说“教”的痛快,并不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笔者经过反思,认识到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在备好教案知识部分的基础上,不可不顾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在其“卡住”的时候还一味赶教学进度,要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把握教学对象的心态,并对教学节奏恰当把握,这样才能逐步让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心,而这个把握的基础是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幼师生所处的年龄段是15-18岁,正是个体成熟之前所度过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总体发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即不仅要说明自己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且还要找到社会对自身的意义”[5]。教师要借助学生成长的力量,在育人方面多关注积极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中, 47.73%的学生认为“理科知识在实际中有用”,针对理科课程考核,56.72%的同学选择了“尽量努力考个好成绩”。这个结果说明,在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学生的天然上进心和后天的理性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由于幼师学生认为学不好理科课程,就会出现普遍的游离课堂现象。现今游离课堂的主要行为是玩手机。手机强大的功能使得少数学生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以往学生不听讲会和同伴玩耍,但现在手机对于上课不听讲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方便转移的注意目标,并且玩手机属于中性行为,似乎又不干扰整个课堂。所以,组织课堂教学也成为理科教学过程中的新难题。既然理科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对于幼儿教育事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就必须使理科课堂教学起到应有作用,抱怨学生并不能使现状改观,放弃管理更是教师的失职。于是,如何使理科课程课堂教学有序,达到教学结果有效高效,也是需要所有理科教师在实践中反复探索改进的一个方面。

三、幼师理科有效教学的实施: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创新实践

幼师理科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比较广泛,但深度不够,所以,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书不易,吸引学生更难。要使理科教学达到有效,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表现出对自己的学科专业充满自信和热爱,在针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思考方面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方能引起幼师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正视学生理科基础薄弱的事实上,也不能轻视学生的学习潜力。

(一)重视幼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幼师生与普高生有区别。这两个群体的学生最大区别在表面上看来就是文化课成绩的差异,但实质上人们可能忽视了幼师生潜在的实践能力。如果重视幼师生参与活动的诉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出来,就可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真正的学习热情。其次,由于笔者坚持多年下园听课,并参加课题研究,因此,从幼儿园获取了丰富的幼儿科学活动第一手资料。例如“认识物体的弹性”、“流水的力量”、“怎样使物体不倒”、“冷和热”、“变化的影子”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资料多次在课堂上展示,使得学生对理科课程的有用性和重要性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积极学习理科课程的心理;另外,理科教学在联系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方面,可以多做一些尝试,尤其是在学生经过了幼儿园的实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与其交换关于幼儿探索自然科学言行的实际情况,询问学生“幼儿聪明吗?”“幼儿的好奇心有什么样的表现?”“你们的感想如何?”促使其产生现在必须为将来组织幼儿科学活动做准备的心态。

(二)调整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关注教学效果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会知识”,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要特别重视促进学生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长期坚持使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并给学生报告讨论结果的充分时间;在课堂上做实验,请学生参与,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幼师生学习主动性的渠道,通过邀请学生参与实验并给其一定奖励分数的形式,形成一个表面的正面刺激。另外,在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练习环节上也做了有益的尝试。理科课程常规练习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以前,随着课程的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率会逐渐下降,临近期末考试时,每次每班甚至只有不到20位学生交作业。针对这个现象,笔者尝试将课堂练习的比例加大,而且在课堂上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练习的结果,这样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便于对教学进行改进;课后作业布置包括必做题与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的数量少、难度适中,完成必做题可以获得80-85分,选做题数量多、难度跨度大,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得分。这样做的结果是将确定作业量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课堂练习的当场演练更有兴趣,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教师更易尽早发现教学问题,并且及时补救;而课后作业的选做题由于实行加分奖励,使得学生增加了做作业的主动性,只有极个别学生(10%以下)会偶尔发生不交作业的现象,同时也减少了学生抄作业的可能性。

(三)课堂管理宜“疏”不宜“堵”

在当今时代,由于各种文化的交错影响,大部分幼师生将其遵守课堂秩序的行为理解成是其对教师尊重的表现,而没有意识到是对自己学习时间的把握。换句话说,如果教师不在乎学生在课堂上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学生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因此,课堂管理的程度往往就变成了教师自尊心的度量。由于幼师生的青春期逆反心理表现比较显著,因此,笔者在最初上课就会说明自身对于课堂管理的理解,声明如果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到“痛苦”,可以自己离开教室出去“转转”,“玩够了”再回来,但时间不能超过课时的一半,并且特别说明这个处理方式不涉及违反课堂纪律,班干部不用告知班主任,上课期间由笔者承担所有管理责任。此番举措起初被学生认为是老师的气话,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这样做的原因——老师不会无端强迫学生。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如果课堂不能让学生感到有所收获,学生想做些别的事情,这是年少学生的活泼天性使然。教育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教的想法,更应该满足学生学的需求。实践证明,让学生出去“散心”的做法并没有真正放任学生,而是激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听课欲望。因为任何动机的产生都来自于缺乏的感觉,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求知需要,教师要激起的是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不是被迫遵从老师的要求。同时,理科教师面对学生厌学的状态,也要努力克服潜在觉知到的受挫感,从而避免产生对自身教学活力的消极影响。总之,幼师理科教学虽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但教师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关注可以促使自身处在充满活力的良性教学状态下,从而使得幼师生在理科课程学习中有相对真实的收获。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来自一线的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

[3] 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S].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209/t20120913_145603.html,2012.

[4]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 http://www.moe.edu.cn/srcsite/A26/s3327/201210/t20121009_143254.html,2012.

[5]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朱毅然]

Discussion of Effective Practice in Science Classes at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s

XIAHai

(HubeiCollegeofInfantEducation,Wuhan430223,China)

For many years, pre-school teachers are lacking of the science knowledge, which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in pre-schools’ scientific activity education designing. Though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are the mandatory courses i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en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such courses, the actually effectiveness of lectures are not very well practiced as students do not have solid foundation or good performance during the previous study, and they tend to ignore the study of such classes.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essentially, the science education needs to be seriously studied by students themselves. Setting effective education as the educational goal, we should focus on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improve students’ certain degree of interests.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Science class;Effectiveness;Pedagogical practice

2016-11-23;

2016-12-13

夏海,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课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成长。

■学前教学研究前沿

G612;G652

A

2095-770X(2017)04-0065-04

猜你喜欢

理科幼师师生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男幼师荒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麻辣师生
不服输的理科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