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幼小课程衔接问题的途径探索:幼小课程取向的重新定义

2017-04-24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幼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潘 越

(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解决幼小课程衔接问题的途径探索:幼小课程取向的重新定义

潘 越

(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很多幼儿在此阶段都会出现适应性困难,进而有可能影响到之后的学业成功和人格结构。而课程衔接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可先从幼小课程衔接问题入手。课程取向作为课程的理念体系,会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产生决定性影响。要想解决幼小课程衔接问题,可尝试改变幼小课程的课程取向,建立新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

幼小衔接;课程;课程取向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4.007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连续的两个教育阶段。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幼儿园教育应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而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1],所以,幼小课程衔接又是幼小教育衔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2]。那么,如何实现幼小课程衔接?当前幼小课程衔接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关于课程,Tyler(1949)提出Rational-Linear课程模式,后人也将其称作“目标模式”(Objective model),目标模式认为课程有四大基本元素,分别是目标(Objective)、内容(Content)、方法(Method)和评估(Evaluation)[3]。本文将按照Tyler的目标模式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估四大元素来探讨幼小课程及二者的衔接问题。

课程取向作为课程的理念体系、思维方式、哲学或理论框架[4],它或明显或隐蔽、但却非常有力地影响着课程目标的设立、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筛选以及评估工具的偏好等[5]。换言之,幼小课程的四大元素取决于课程取向,课程取向会直接决定幼小衔接的顺利与否。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毫无疑问要从课程取向入手。

一、理论框架

(一)幼儿园课程

按照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述,现今,幼儿园教育的课程目标总体来说是要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等,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已有经验、发展需要等因素;教学方法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及认知特点,将各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联系,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课程评价则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伴随整个教育过程,综合采用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幼儿发展状况,要注意情感、社会性、实际能力等和知识技能同样需要得到关注。

(二)小学课程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小学课程都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强调应试,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6],随着时代的转变,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育的课程目标是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课程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品德与社会、语言、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注重实用性,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教学方法方面统整课程和分科教学各占有一席之地,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多采用综合方法,而语言、数学等则多采用分科手段;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其教育功能。

(三)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教与学的基本姿态,它包括理论和实践层面许多维度[5],如教育目标、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环境、教师角色、学习评价等[7]。

Miller(1983)认为课程取向可分为7类,分别是:行为取向、学科取向、社会取向、认知过程取向、发展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和全人取向[5]。而每一种课程取向都传达着和某一个问题相关的具体的理念[7](Miller & Seller, 1990)。行为取向(behavioral orientation)和指导具体行为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关,换言之,教师所营造的环境和学生行为的形成密切相关。这种取向以能力为基础,强调学生习得具体的技能或能力,然后通过标准化测试来对其进行评估。学科取向(subjectdisciplines orientation)强调学科问题以及学科问题发展和组织的方法。社会取向(social orientation)强调社会经验,这个视角关注文化传递,也就是把课程看作社会化的中介,对儿童传授社会传统和道德观念。认知过程取向(cognitive process orientation)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强调认知技能的发展。这些认知技能包括观察、分析、综合和评估以及其他的心智技能。和学科取向中所发展的技能不同,认知技能没有必要在具体的学科情境中发展而是通常围绕具体的任务或问题来进行发展,事实上,问题解决是这一课程取向的主要中心。发展取向(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强调儿童自我意识、认知和道德的发展。人本主义取向(humanistic orientation)受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全人取向(holistic orientation)和人本主义取向相似,但人本主义取向关注自我或自我意识,而全人取向关注更高的自我或中心,因此,全人取向强调自我超越,这是超过自我实现的一个阶段。

(四)幼小课程衔接

1.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也就是幼儿园,到一个崭新的不一样的环境,也就是小学,导致了他/她在社会当中的角色和定位发生变化[8],所以,幼儿需要过渡,也就是所谓的“衔接”。事实上,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9]。在这一点上,Downer等人根据影响衔接的因素总结出两种幼小衔接模式[10]:一是能力模式,这一模式将幼小衔接看成一个短暂的事件,衔接阶段只是幼儿结束幼儿园教育之后的一个特殊的时期,而影响衔接的因素只有幼儿个人的特质;二是生态系统/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认为幼小衔接是连续的结构化的过程,要经历很长的时期,且这一过程不仅仅受到幼儿个人特质的影响,主要是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幼儿所处的家庭、幼儿园、小学以及更广阔的社会。

2.幼小课程衔接

本文认同上述的第二个幼小衔接模式,认为幼小衔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间点,从幼儿角度看,幼小衔接这一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大的因素便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学校教育,而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所以,幼小课程衔接是影响幼儿幼小衔接的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11]。而按照Tyler的课程模式,探索幼小课程衔接,也就是探索幼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衔接。

3.幼小课程衔接的现状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涉及到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变化,容易导致儿童的适应性障碍[12]。所以,各幼儿园也都在积极寻求方法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在课程方面,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市场,也受制于家长的择校趋向,“抢吃小学的饭”,在课程中强调拼音识字、算术等的学习,如此,这样揠苗助长、越俎代庖的现象成为了当前中国大陆幼小课程衔接中最突出的问题[12]。

二、幼小课程的比较与讨论

(一)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注重幼儿的个性、习惯和人格的培养,而小学课程的目标则更强调儿童的知识技能。具体而言,以语言为例,幼儿园课程在语言领域的目标为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而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的目标则是有主动识字的想法,并能够认识和会写一定数目的汉字,掌握汉字笔画、偏旁部首,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学会汉语拼音,喜欢阅读,能够朗读、默读和图画阅读,认识标点符号,积累成语,乐意写话并能够写出心中所想和所学,能复述、讲述故事,参加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参与社区活动表达自己见闻等。

Tyler(1949)认为课程目标来源三个方面,分别是:学习者、学校之外的社会、学科/知识结构特点[3]。对比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目标之来源,这三个方面均有涉及,但幼儿园课程目标偏重于幼儿内在的需求,与社会联系不多;而小学课程目标则偏重于外界施加给幼儿的需求,幼儿园课程目标以幼儿兴趣为主导,而小学课程目标则有强制学习的色彩,在此基础上再刻意培养幼儿对此的兴趣,所以,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主要为学习者,而小学课程目标的来源主要是社会和学科知识。

(二)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

Tyler(1949)认为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的有四种特征,分别是发展思维能力、获得信息、培养社会态度以及激发兴趣[3]。思维能力包括归纳思维、推论思维和逻辑思维;获得信息是用很快的方式习得信息,如强制记忆等;培养社会态度是通过在环境中的同化、情感体验、直接认知过程等来培养行为、满意感和价值观;激发兴趣是指从某一个领域的内容中发展出兴趣或是从社会认同或实现中发展兴趣或是从某一活动中引发兴趣等。下面将以艺术领域为例,从四大特征出发比较幼儿园和小学课程的内容。见表1。

表1 艺术领域幼儿园和小学课程内容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就艺术领域而言,受到学科限制,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内容中很少涉及思维能力,多集中在其他三个方面,其中,幼儿园课程内容为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人格全面发展,所以,偏重于激发幼儿兴趣和培养社会态度,而小学课程为了培养儿童美术实践能力和美术素养,偏重于获得信息,培养社会态度和激发兴趣则次之。

虽然只比较了艺术领域,但其他领域的幼小课程内容差异与之类似,总体来说,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时优先考虑幼儿的兴趣情感,而小学课程内容选择时多考虑实用性及其与人类社会的联系。

(三)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也就是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Tyler(1949)提出水平组织(horizontal organization)的概念,水平组织是指领域与领域之间的,其基本结构就是整合,整合是指课程内容的水平关系[3]。从水平组织来看,幼儿园课程多是将五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各领域内容连结起来,领域与领域之间的学科界限或明朗或模糊;而小学课程则在某些学科实行统整,而某些学科实现分科,实行统整的学科都是次要科目,如综合实践活动等,而且数量也占少数,反之,实行分科教学的学科都是主要科目,如语文、数学等,而且数量占绝大多数,所以,小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来看还是以分科教学为主。其次,幼儿园阶段,多以游戏为教学手段开展课程,而小学阶段,多以正规课业为主导开展课程[13]。

(四)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通常是在每日活动和教学中自然地进行,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幼儿的作品,对幼儿的知识、技能、情感、社会性等做出评价,评价时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幼儿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要能够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而小学课程评价通常是阶段性或周期性进行的,教师大多通过组织考试对儿童的学业以及各方面潜能做出评价,评价时要依据统一的课程标准,评价不仅要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还要有一定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五)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取向

课程的最高层面就是课程取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都由课程取向决定,所以,从四大元素的特点可以看出课程隐藏或显现的课程取向,本文将采用Miller(1983)的课程取向分类,对幼儿园和小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所包含的课程取向进行分析比较,见表1。

表2 幼儿园和小学课程取向比较

由上表2可以看出,幼儿园的课程取向集中在发展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全人取向、社会取向、认知过程取向这几类,都是以学习者或社会为中心的取向类型;而小学的课程取向集中在学科取向、行为取向、社会取向这几类,都是以学科或目标或社会为中心的取向类型,这也和小学课程多为受授式课程相关。

三、幼小课程衔接之解决途径——课程取向的重新定义

通过上述的比较,不难看出,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四个方面都存在不一致性,自然也就在课程取向层面存在不一致性。而正是这些不一致造成了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不一致的课程体验,这些体验可能会给儿童带来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使他们对已经到来的小学学习持消极态度[14]。那么,为了避免或减轻这些状况的发生,就需要在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课程之间建立桥梁,将其有效连结起来,也就是Tyler所说的对课程进行垂直组织(vertical organization),垂直组织要做到两个阶段课程的排序和连贯,排序是指建立在先前课程之上的连续性的课程,并且更具深度和广度;连贯是指课程的重复和深度递增[3]。结合垂直组织的原则,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这座桥梁在嫁接的时候不能够过于生硬,忽略了桥上人(幼儿)的感受,比如,幼儿园小学化,也不能够对桥的某一边有所偏颇,忽略了另一边的力量,而要利用桥两边的力量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嫁接,而要做到这一点,究其根源,要树立新的建桥理念,也就是重新定义幼小课程衔接的课程取向;然后根据新的课程取向确定新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取向的重新定义

幼小衔接阶段新的课程取向要让幼儿园课程与小学取向同时向对方靠拢,但又不能违背各自教育阶段的初衷,不能高估或低估幼儿的现有的发展水平。本文认为可采用本土概念先后课程取向来阐述新课程取向,先课程取向为第一位考虑的课程取向,也是决定课程四大元素的最高位的课程取向;后课程取向为第二位考虑的课程取向,虽然处于次要位置,但对于课程四大元素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却又有所偏重。依此,幼儿园课程的课程取向中的先课程取向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人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发展趋向等,遵循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原则,挖掘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兴趣;后课程取向为认知过程取向和社会取向,培养幼儿的认知技能,增加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为小学课程学习提供所需的非知识因素。而小学课程的课程取向中的先课程取向是学科取向、行为取向,在通过受授式教学学习了学科知识或技能之后,就顺应后课程取向,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尽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形式或方法来学习运用所选的学科知识或技能,并让幼儿在已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建构知识。

(二)新的课程目标

新的幼儿园课程目标要定位在培养幼儿对一年级课程中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及社会的兴趣,如语言课程中可激发幼儿对听说读写的兴趣等,新的小学一年级课程目标可定位在让幼儿运用学科知识技能开展感兴趣的活动,让幼儿明白学习这些知识技能就是为了更好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三)新的课程内容

新的幼儿园课程内容虽然不能够过分强调拼音识字算术等,以免和小学课程内容出现知识性的重复,但是,可以着力于选择培养幼儿在小学学习学科知识时所需的思维能力、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如选择科学探究活动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这将对幼儿在学习小学课程中数学学科内容有所帮助。新的小学一年级课程内容可以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尽量融入生活化的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内容,让幼儿体会到学有所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愿意主动学习学科知识,以此促进对周边事物及生活的了解。

(四)新的教学方法——方案教学

新的教学方法要满足新的课程目标,而方案教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阶段都可采用。方案教学是一个延伸性的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深入调查的教学活动,它值得儿童付出注意力、时间和精力,其中方案通常由一个班级,班级的一个小组,或作为个体的一个幼儿来承担。区别于传统的给学生介绍知识的教诲的方法,方案教学有以下三点主要特征:第一点是幼儿在生成调查问题中所处的角色,方案教学是在不忽略教师引导性的同时,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和内在动机;第二点是伴随着质疑的产生对所有可能的变化保持开放的心态;第三点是幼儿对工作责任的接受,这种责任包括完成工作的责任,也包括展示所发现的成果的责任。实施方案教学,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可以通过其了解一些贴近小学的最基础的学科知识,可以培养自己在未来学习各种知识所需的认知技能等,可以激发求知欲以及继续深入探讨的兴趣,为小学打下心理基础。同样,在小学也可抽出一些课时实施方案教学,一来可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并体会到运用的乐趣,从而让幼儿不再恐惧小学的学习,而是拥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二来可以让幼儿提高合作、沟通以及探究能力,促进今后学科知识的学习。另外,教学方法上的重复也是幼小课程衔接的一大保障。至于实施方案教学,共有三个步骤[15-16]:步骤一是方案的开端,教师鼓励幼儿分享和这个主题相关的个人经验和回忆,幼儿通过展示和表达(如戏剧表演、绘画、报告等形式)来回顾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在回顾关于这个主题的现有知识之后,幼儿可以针对这个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步骤二是方案的发展,这一步骤中主要的推力就是获取新的信息,特别是通过直接经验,而信息的来源根据儿童的年龄来决定,可通过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也可通过书、相关电影等获得第二手资料;步骤三是方案的总结,也就是个人和团体的工作完成之后总结和回顾所学,对小学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最后一个步骤包括准备这个方案的故事文件,分享发现,对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说,可以在方案的建构过程中采取表演游戏来分享所得[15-16]。

(五)新的课程评价

新的幼儿园和小学课程都要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幼儿园可增加简单的问卷测试,测试内容无需与小学靠拢,只让幼儿在形式上熟悉小学的考试评价手段即可;小学课程中则可减少一刀切的评价模式,教师要认识到刚入学幼儿的特点以及幼儿的个体差异,多采用过程性评价,可以增加档案袋,促进幼儿自我认识与发展。

四、总结

对幼儿来说,幼小衔接阶段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很多幼儿在面临新的情境时会出现适应性困难,而困难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了幼儿未来在学校的成功和人格结构[17]。因此,幼小衔接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8-19]。而幼小课程衔接是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要想釜底抽薪解决幼小课程衔接问题,必须要改变的就是幼小课程的课程取向。重新界定幼小课程的课程取向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课程的重复性和连续性,幼儿园课程取向坚持全人取向的同时,可以从如何对小学课程感兴趣以及如何学习小学课程入手,而非从小学课程的知识性入手,由此注重课程的认知过程和社会取向;小学课程则通过学科本位的课程让儿童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然后融入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取向,让幼儿运用所学,进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方案教学是新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课程取向最合理的实践。

[1]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敏谊,崔淑婧,刘颖.近十年国外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幼小衔接问题看法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1-17.

[3] Tyler, R. 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4] Eisner, E. Five basic orientations to the curriculum.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M].New York: MacMillian,1985.

[5] Miller, J. P. The educational spectrum: Orientation to curriculum[M].New York: Longman,1983.

[6] 罗丹,张璇,潘立.当代小学课程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Miller. J. P. & Seller, W.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M].Toronto: Copp Clark Pitman Ltd,1990.

[8] Fabian, H. Empowering children for transitions. Transitions in the early years: Debating continuity and progression for children in early education[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Falmer,2002.

[9] Helen, C. C.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educational programme for the smooth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school: the Greek Project in all-day kindergartens[J].The Curriculum Journal,2011,22(1):77-92.

[10] Downer, J. T., K. Driscoll, and R. C. Pianta. The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first grade: A developmental, ecological approach. K Today: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kindergarten year[M].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2006.

[11] 王文乔,桂诗章.孩子不仅仅是背着书包开始学校教育——关于幼小课程衔接的对话[J].学前教育研究,2007(7):28-31.

[12] 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张力: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8):19-24.

[13] Mary, E. M. & Steven, E. B.The case for social skills trai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a follow up study of attention and theory of mind skills in first grade boys[J].Curriculum and Teaching Dialogue,2008(10):27-39.

[14] Peters, S.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continuity in early learning and the transition to school[C].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th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ference, London: 2000829-200091.

[15] Chard, S. C.The project approach. Practical guide 1. Developing the basic framework[M].New York: Scholastic,1998a.

[16] Chard, S. C.The project approach. Practical guide 2. Developing curriculum with children[M].New York: Scholastic,1998b.

[17] Kienig, A.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adjustment for future success.Transitions in the early years: Debating continuity and progression for children in early education[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Falmer,2002.

[18] 洪秀敏,崔方方.美国俄亥俄州社会课程幼小衔接的举措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9):28-32.

[19] 宋占美.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张雁影]

An Approach to the Problems in the Convergenc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nd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New Orientation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Curriculum

PANYue

(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TaizhouUniversity,Taizhou,Jiangsu225300,China)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elementary school, it is difficult for most of the children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context. These difficulties even affect children’s future academic success and personality struct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elementary school, we can start with 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nvergenc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orientat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idea behind curriculum, exerts decisive effect on curriculum objective, curriculum content, curriculum method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Accordingly, the possible approach to problem of curriculum convergence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is to try to redefine the curriculum orientations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and then to establish new curriculum objective, new curriculum content, new curriculum method and 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convergence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curriculum orientation

2016-12-23;

2017-02-23

潘越,女,江苏泰州人,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前课程。

■学前教学研究前沿

G612

A

2095-770X(2017)04-0033-06

猜你喜欢

幼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