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幸福:马克思人本幸福观的中国化诠释
2017-04-24杨凤
杨凤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生活幸福为导向,以独特的理论自信和实践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人本幸福观作出了中国化诠释。人民生活幸福的命题立足现实的人的现实幸福,关怀人民的多重需求,谋福于广大人民。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关键词]人民生活 幸福观 马克思 诠释
“人民生活幸福”,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幸福观的中国化诠释。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p424他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人民生活幸福的命题立足现实的人的现实幸福
马克思主义人本幸福观的根基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是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强调作为现实性的人的幸福。马克思认为,人的幸福问题并不是抽象王国里的虚幻想象,而是“现实的个人”如何以现实方式成为“目的”本身的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全部能力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2]p2。这与现实的人相一致。现实的幸福必然要满足现实的条件,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只有条件实现了,幸福才会实现,而当条件变化时,幸福也会随之变化。“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p291所以说,幸福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民生活幸福”的命题关注现实的人的现实幸福。
首先,“人民生活幸福”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民幸福的关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物质基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没有偏离物质资料生产和生产力发展这个中心。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是把人们的幸福建立在现实生产生活的基础上,而不是基于脱离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学或者宗教思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的幸福生活越来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在一起。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本质重新思考时,淡出了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特征中认识本质的思维,提出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共同富裕”“改善生活”等观念极为迅速地在全国传播。在确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时,“三步走”直接使用了“温饱”“小康”“富裕”等词汇,人民生活的幸福状况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全面小康”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要建设人民更加幸福更高发展水平的社会。“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事关民生幸福的问题,成为国家建设加快推进的重点。
其次,“人民生活幸福”关注人民的现实幸福。幸福的实现不仅仅是口头和主观方面的体验,归根结底是以客观上的物质基础为根基的,切实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当前困境,体恤民情,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既要把握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1]p189关注民生,关注广大的百姓,这才是社会主义的幸福观。党和国家对人民幸福的关注不只是停留在物质视角上,而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的事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在发展。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求,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3]p404
最后,“人民生活幸福”的尺度在不断发展。幸福观受感受主体存在的外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规定着幸福观的实质内涵及实现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文化、精神需要的资源不同,所诉求的幸福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党提出了由温饱、小康到富裕一步步推进人民幸福的发展方案。中共十八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发展蓝图,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人民生活幸福的关怀涵盖人的多重需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抽象存在物,而是现实的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它是指“有生命的个人”,这是现实的人的自然基础,是人的自然属性。“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67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现实中的人必须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其次,它是指“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们必须吃、喝、住、穿,必须和其他人产生关系,而这种关系的产生是由劳动引起的。“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p67最后,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逐渐产生了人的各种精神生活,例如宗教、哲学、艺术,也有观念、观点和概念,幸福就蕴藏在其中。与此相适应,人的幸福生活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精神、民主、社会环境等方面需求的满足。
马克思认为,人的幸福不仅是物质享受,而是要让人们从过分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工业革命以來,人类创造了比前几个世纪总和还多的物质财富,但他们所创造的物质反而成了他们获得幸福的障碍,甚至成为他们的敌对力量:核战争、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深深地挫伤了人类寻求幸福的终极意义。因此,只有在消灭异化所造成的人类对幸福的片面追求,在“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自身的幸福。透过马克思人本幸福观的真谛,人类幸福应该包括物质幸福、精神幸福等,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涵盖了对人民幸福多重需求的关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就是要为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条件、环境和保证。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最终目的。首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殷实的物质基础,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社会安定、政府廉潔高效、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是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措施。再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幸福状况的重要内容。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态和社会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能够促进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生活格局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p4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一是要坚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平衡协调、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二是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三是要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要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五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人民生活幸福的目标谋福于最广大人民
马克思的幸福观始终着眼于全人类。马克思所倡导的最大幸福,并非个人的解放与自由,而是全人类的解放与自由,所以他的口号是“解放全人类”。他甚至提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
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明确表达了他对幸福的看法:“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p4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为实践指向的。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的幸福,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和奋斗目标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富裕幸福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也是改革开放的终极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富裕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在邓小平看来,幸福就蕴藏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把生活是否富裕视为人民幸福与否的基本标准。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成败的评定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反过来,人民群众能否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标志之一。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p364。
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强调,“以人为本”,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就是要关注人民的幸福指数和幸福度,提升人民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揭示发展“为了谁”的价值指向、发展“依靠谁”的价值基础和“谁来分享发展成果”的价值归宿。“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p12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分明确地指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国梦”的实质是人民的幸福梦,让每个人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满意的收入、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有尊严地去生活,让人民真实感受到“中国梦”的好处。
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从邓小平指导全党制定一系列富民政策,带领各族人民走上复兴之路;到江泽民、胡锦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再到习近平提出以人民幸福为核心的“中国梦”伟大构想,这些理念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人本幸福观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形象表达,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起到了方向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