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意识形态机制的两个构建
2017-04-24朱桂峰
朱桂峰
[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历来重视自身的意识形态建设。如何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路线方针上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我们有必要从党内和党外两个维度加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探讨构建有效的机制来保证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执政党 意识形态 党内机制 社会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态势下,重视和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对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历来重视思想建党,重视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结合近几年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央倡导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都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努力。
执政党意识形态有效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全党的思想意志集中统一到中央的方针路线上来,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就是“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探讨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有效途径,构建党内和社会两个方面机制。
一、构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党内机制
构建有效的党内机制是实现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内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从党的章程的修订、历次党代会的报告和决议都在不断完善这一机制。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坚定不移地推进执政党的理想信念建设。习近平同志总结当前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理想信念问题。执政党理想是其执政目的最高体现,执政党信念是其执政的观念和态度,执政党的理想信念是激励其成员不断奋斗的内在动力和力量源泉。习近平同志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以,我们加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同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同样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社会快速转型的挑战、“西化”和“分化”的挑战,以及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挑战。执政党的建设如果没有强大的理想信念的支撑,没有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就不能适应当前的一系列挑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诱惑的决定性因素。
2.继续加强执政党的组织系统建设。加强党的组织系统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加强党的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坚持党中央的集中领导,坚持核心意识、大局意识,坚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 “四个看齐”意识。这是方向性的,是不容置疑和妄议的。其次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筑牢有效执政的坚实堡垒。党的基层组织遍布全国各地,构成了中国社会核心领导系统。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革命战争年代把党支部建设到“连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党组织建设到各行各业的一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党的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会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通过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基层组织发展党员,建立流畅的党员进入和退出机制,把整个社会网络在党的周围。
3.强化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要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建立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执行政府职能,必须符合执政党的主张。党管干部的原則,主要的和根本的就是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有效贯彻和统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继续增强党员干部的领导素质、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继续创新党员干部的领导方法,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内容、党员干部整体能力提升与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忠诚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是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新表述,是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一个制度上的创新,有助于领导干部突破思想框框。
4.构建有效的党内监督系统和自我纠错机制。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并将继续长期执政的法宝就是党内有效的监督,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纠错、自我革新。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没有有效的党内监督机制,对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不利的。基于此,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强化自我监督的法规,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对党内干部实行纪律检查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和违规查处,不但要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为上予以监督,还要对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上予以监督,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实现党的意识形态体系有效建设。
继续加强党内的自我纠错机制的建设。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曾说:“那些拒绝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注定要重复它的悲剧。”自我纠错能力体现了执政党执政的灵活性和自我调整能力,它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着自我纠错自我调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反右、“文化大革命”等,犯了“左”的错误,中国共产党都能靠自己拨乱反正。这些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是一个敢于正视和纠正自身错误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纠错机制在党的决议上表述出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自我纠错向制度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5.创新执政党的学习机制。学习机制是一个政党最基本的制度,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的重要举措。要创新执政党的学习机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全党的学习,他在延安整风时还提出要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这在他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有精彩的论述。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我们更应该创新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制度,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继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党员干部主渠道作用,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党校这个阵地,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为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应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我們党的这个独特优势保持好、发挥好。”完整的党校教育系统是中国共产党学习机制的一个法宝,是一个优良传统。一直以来,各级党校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加强对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党性教育,这也是实施执政党意识形态有效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机制
作为构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补充,在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构建合理的社会机制可以保证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良性发展。社会机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构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机制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建立有效的法律制约机制。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自觉按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决不能违规干预司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宪法权威即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这是保证我国法律可以公平公正运转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的,“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只有执政党及其成员的意识中树了立法制思维,增强了法治意识,才能保证普遍的社会规则得到有效推行。要建立法治国家、依法治国,要培养全民的法治意识,更要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使之成为遵法、守法、用法的楷模,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人民群众依法办事。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要义,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2.建立完善的新闻媒体监督机制。完善新闻舆论的监督机制,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整个社会对执政党及其成员的社会价值判断,一直被中共历代领导人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媒体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保证我国新闻舆论的社会主义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坚持舆论引导的党性原则,“党媒姓党”,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这是新中国媒体工作的根本性方针不容置疑、不容挑战。同时要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加强党性教育。
3.建立长效的社会道德约束机制。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初步建立,我国的道德约束机制基本建立起来。从过往的很多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党员干部的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部分党员的个人道德问题被贴上了政党的标签,极大地损害了政党的形象。社会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一旦凝聚成为公众舆论就具有强大的社会约束力。我们在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这种道德约束的力量,并建立有效的社会不良道德监督体系,积极发挥普通群众监督作用,监督有关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违规违法行为。
同时,要继续发挥党员干部在道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坚持自我道德修养与社会道德约束相配合,使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道德激励与道德约束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用好的党风引领和带动公民道德建设。
建立有效的社会道德约束机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提倡和践行,建立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对执政党及其成员的意识形态建设起推动作用。
4.建立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机制。当前我国正处在重大社会转型之中,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奇迹,大众精神文化的提升并不同步。特别是在部分党员干部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长期的GDP的高速增长,利益观、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随着追求物质富足而逐渐扭曲,精神世界渐渐荒漠化。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能激发大众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一种精神载体,满足大众寻求民族认同、社会价值、人生意义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他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卓琳同志回忆邓小平有“三爱”,其中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典。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本身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党员干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借用古人智慧及处世之道来解决现代生活中的问题。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可以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借鉴。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思想来源。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如何在思想上建党,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项长期的伟大工程。我们要把构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机制作为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的教育,解决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把意识形态建设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