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烫敷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2017-04-24刘进玲
刘进玲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莱服子行中药热烫敷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9例。常规组给予针灸治疗;研究组给予莱服子行中药热烫敷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感减轻,常规组疼痛程度评分(576±101)分,研究组(312±072)分,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治疗时间(3676±597)min,研究组(2012±35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脘痛患者使用莱服子行中药热烫敷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疼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脘痛;莱服子;中药热烫敷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5-0130-02
胃脘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1],引起此病症的主要原因包括外感邪寒、饮食不节、情绪抑郁及个人身体情况,此类病症常见于中青年人群[2],患者的上腹胃脘部心窝处常伴有疼痛感,患者食欲减退[3],可出现恶心呕吐、神色疲乏、四肢畏冷、反酸、舌苔泛白等症状[4]。笔者选取我院29例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医治疗的58例胃脘痛患者,年龄为20~50岁,病程为3~15年。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9例。其中常规组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3±26)岁,平均病程(97±13)月。研究组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5±21)岁,平均病程为(105±11)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①符合如下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胃脘痛(主证胃脘部隐痛,劳累和受凉后发作,喜温喜按。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沉;次证口淡食少,口吐清水涎沫,四肢不温)。西医诊断[6]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不适、疼痛、饭后饱胀、打嗝儿、泛酸,甚至恶心、呕吐等);②临床表现: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有疼痛感,如针刺、像刀割,痛有定处、疼痛持久,恶寒喜暖,舌苔厚腻,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③年龄18~50岁;④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消化溃疡及癌变者;②合并心脑肾肝功能不全患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④孕妇及哺乳期患者。
14治疗方法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病史以及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体质以及热熨部位的皮肤状况,了解患者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心理状况。常规组给予针灸治疗,研究组给予莱服子行中药热烫敷治疗,方法如下。
141常規组给予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取患者中脘、足三里、内关进行针灸,每天1~2次,每次20min,以1周为1个治疗疗程,共4个疗程。
142研究组在治疗前,操作人员洗手、戴口罩,准备治疗盘、治疗卡、凡士林、面前、毛巾、屏风、莱服子(广地君元沉香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0901,生产许可证号:粤20110429、药包。将按医嘱制成的药包用电磁炉或微波炉加热,使温度达到60~70℃。将备齐用物携带至患者床边,操作人员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流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患者热熨部位,用大毛巾包裹加热好的药包,注意保暖和遮挡。首先在患者的患处涂抹少量凡士林,将药包放置于患处或相应穴位处,用力均匀,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开始时用力轻而速度稍快,随着药包温度降低,用力增加,同时速度减慢。热熨中需要保持药包温度,药包温度过低时则需要更换药包或加热,热熨时间一般为20min,时间不宜过长。在热熨的过程中,观察患者对热感的反应,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局部皮肤情况,一旦出现局部红肿、丘疹、奇痒以及水疱,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及时处理。热熨温度适中,尤其对老年患者实施药熨治疗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灼伤。最后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热熨后,患者可在室内散步,但半小时内不得外出,注意通风情况,避免患者着凉。在实施热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注意操作时间,记录好患者实施药熨后客观情况以及效果,及时记录并签名。以一周为一个治疗疗程,共4个疗程。
15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治疗时间、疼痛程度评分。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缓解速度和治疗有效率。
16疗效判定[7]疼痛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进行划分[6],无痛感为0分;1~3分为轻微疼痛、患者可以忍受;4~6分疼痛增加,患者虽然能够忍受,但已影响患者睡眠,需要临床处置;7~10分疼痛感剧烈,患者难以忍受。疼痛得分越低,则证明疼痛感越弱。反之,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强。
治疗有效率判定显效:通过治疗,患者疼痛感消失,腹痛消除,患者食欲正常,精神饱满,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腹部疼痛减轻,患者过于劳累、饥饿、寒冷时,症状才会再次发作,食欲增强,疲乏减轻;无效:通过了3个月的治疗,患者腹痛情况并未好转,上述症状,均未改善。
17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190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前常规组(728±185)分,研究组(737±189)分;治疗后常规组(576±101)分,研究组(312±072)分,治疗后两组的疼痛感减轻,但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对比两组治疗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缓解速度,研究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缓解速度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常规组13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41%;研究组16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多为饮食不当,邪气伤胃,损伤脾胃之气所致。胃痛治法主要以“通则不痛”为主要原则,但“通”不应以狭义的定义去局限,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脾胃虛寒证采用温养脾胃的原则。热熨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白酒或食醋等)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的穴位[8],适时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之力,将药性通过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9-10],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散热止痛、祛瘀消肿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操作方法。本文研究,研究组给予莱服子行热熨敷治疗,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比治疗前低,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比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缓解速度各项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表明热熨敷法减轻或消除了脘腹疼痛、腰背酸痛、肢体麻木、酸胀等症状[11],有效缓解了患者呕吐、腹泻,消除局部淤血、肿痛[12-13]。本次研究结果与郭卫平等[1]可采用热敷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结果相似,其基本原理为利用中药特性以温运脾阳来达到“通”的目的,因此具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给予胃脘痛患者使用莱服子行中药热烫敷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疼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秀英.小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107-108.
[2]李琼仙,赵帆.艾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6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2):40-41.
[3]周俊亮,叶伟成,潘奔前,等.四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34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6):36-38.
[4]张萍.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6,31(1):50-52.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6]范华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22):2607-2610.
[7]郭卫平.探讨热敷结合辩证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0):215,208.
[8]吕艳,黄贵华,韦衡秋,等.恒温雷火灸标准操作流程在胃脘痛护理中的规范化研究[J].护理研究,2015,(11):1297-1299.
[9]潘东洪,陈柘芸,吕艳,等.穴位贴敷联合温经姜疗治疗10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5,(9):2196-2197.
[10]唐林,何倩,李莉,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处方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2):229-233.
[11]张雪菊.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对比研究及临床推广评价[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06-108.
[12]邓兰芬,李淑雁,陆灼,等.中药热奄包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2):66-67.
[13]皮大鸿,潘东洪.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29):3658-3659.
[14]胡朝线,代苗苗,吕勇,等.中医特色护理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3):14-17.
[15]胡乃毅,张江春.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