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2017-04-24叶漪梁娟
叶漪+梁娟
【摘要】从药用民族植物学的角度介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文献记载、植物学形态、生态习性、民族民间用法,论述国内外对七叶一枝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丰富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
【关键词】七叶一枝花;民族植物学;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R93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5-0076-04
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又名七叶莲、重楼、草河车等,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多为7片轮生于茎项,而花单生于轮生叶片之上而得名,在我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江西、湖南等地均有分布。七叶一枝花根茎药用历史悠久,属华中珍稀濒危植物[1] 。在民间,七叶一枝花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疮毒、痈疽、毒蛇咬伤等,是一味传统的民族药[2]。其主要成分为皂苷类物质具有抗菌、解热、镇静、镇痛等活性。在湖南、贵州、广西的侗族,七叶一枝花是治疗蛇伤应用最为广泛的草药之一[3]。此外,七叶一枝花还具有止血、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抑制精子活性等作用[4-5 ],药用价值极高。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新的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民族民间有关认识、利用和保护植物的传统知识及现代价值[6]。本文收集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七叶一枝花的研究资料,从药用民族植物学的角度对七叶一枝花的植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药效、民族民间用法等进行了总结,为七叶一枝花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1植物学研究
11文献记载七叶一枝花以蚤休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味苦微寒,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疾,阴浊,下三虫,去蛇毒” [7];《本草纲目》有记载,蚤休,释名七叶一枝花、重楼,根苦、微寒,主治惊阐、瘰疬痈肿,磨醋敷痈肿蛇毒,甚有效[8];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七叶一枝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9]。
12植物学形态根据《中国植物志》[10]记载,七叶一枝花植株高35~100cm,无毛,不分枝,茎基部一般呈紫色;根状茎粗壮,直径可达3cm,外表面棕褐色,密生多数环节,长有许多须根;叶7~10枚,轮生于茎顶,矩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25~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无毛,叶柄明显,长2~6cm,带紫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5~16cm,外轮花被片绿色,4-6枚,似叶状,狭卵状披针形,长45~7cm,内轮花被片狭条形,一般比外轮长,雄蕊8~12枚,花药短,长5~8mm,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5~1mm,子房近球形,顶端具一盘状花柱基,花柱粗短,具4~5分枝。蒴果紫色,直径15~25cm,3~6瓣裂开;种子多數,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七叶一枝花植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形态结构如下图所示(拍摄于2013年6月,怀化溆浦县沿溪乡)。
13生态习性野生七叶一枝花生境特殊,一般生长在海拔700~1100m的山谷、溪涧边,或是阔叶林下阴湿地;最适宜生长在腐殖质含量高的壤土或砂壤土中,在黏土中不能生长;为典型的阴性植物,喜在阴湿、凉爽的环境中生长,忌强光直射,喜斜射或散射光,全光照和过度遮荫均不利于植株光合作用及体内有效成分皂苷含量的积累[11]。因此,人工栽培时,需有遮阴网覆盖,或在林下进行栽培。七叶一枝花适合生长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在前期需要提供较充足的水分以满足其营养生长,但后期可进行适当的水分胁迫以提高根茎内有效成分皂苷含量[12]。另外,七叶一枝花较耐寒,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即能出芽生长,但在其营养生长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13]。
2化学成分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七叶一枝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七叶一枝花化学成分复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种甾体类皂苷。孙笛等[14]从七叶一枝花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槲皮素、胡萝卜苷、豆甾醇、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熊果酸、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 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糖苷、葡萄糖、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山奈酚。尹伟等 [15]用95%的乙醇提取七叶一枝花地上部分,从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β-蜕皮激素、山柰酚、胡萝卜苷、木犀草素、木犀草苷、calonysterone、槲皮素、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等10个化合物。刘佳等[16]研究了七叶一枝花不同部位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发现地下根茎的总皂苷含量最高。梁玉勇等[17]测定了贵州8 个不同产地七叶一枝花中9 种甾体皂苷的含量,发现独山产地七叶一枝花中甾体皂苷含量最高(962%),其次为铜仁产地(639%),含量最低的为遵义产地(099%);夏侯国等[18]运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七叶一枝花中的Fe、Cu、Zn、Mn、Mg、C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含量分别为20416、280、779、1640、59588和491802μg/g,其中Ca和Fe含量较高,Cu含量较低;袁晓等[19]利用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等离子光谱仪对华中地区七叶一枝花根茎的化学成分薯蓣皂苷元、黄酮、19种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前三者的含量分别为062%、00628%、033%。
3药理作用研究
3 1抗肿瘤七叶一枝花作为常用以及重要的中药材,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王强等[20]证明七叶一枝花的甲醇和水提取物对L-929 细胞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七叶一枝花也对实体肝癌和瓦克氏癌256均有抑制作用[21];詹锋等[22]人证明七叶一枝花水煎液对宫颈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同样质量浓度的药物对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未见损害。在我国传统医学中,七叶一枝花常被组成方剂用于治疗食道癌、喉癌、直肠癌、肺癌、肝癌、宫颈癌等各类癌症[4]。如徐玲等[23]探讨了由七叶一枝花、黄芪、北沙参、天冬、女贞子、石上柏等组成的益肺抗瘤饮对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剂能够抑制Ⅲ期肺癌患者病灶转移,调动患者自身的抗肿瘤能力,防止癌细胞的扩散。
32抗菌研究表明[24],七叶一枝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綠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欧阳录明等[25]证明七叶一枝花有较强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MIC为150mg /mL,抗菌效价为625mg /mL。李焘等[26]研究七叶一枝花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发现七叶一枝花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凝结芽胞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MIC值均为078mg /mL,MBC值为5000mg /mL,而对于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均为156mg /mL,MBC值为5000mg /mL。刘志雄等[27]分析七叶一枝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发现七叶一枝花挥发油对藤黄微球菌、产气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3抗氧化高云涛等[28]研究发现,重楼皂苷提取物能较好地清除·OH、O2-·自由基,对脂质过氧化及DNA的·OH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李焘等[26]研究七叶一枝花与滇重楼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这两种重楼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β-胡萝卜素—亚油酸漂白体系、FeC13 /K3Fe(CN)6体系以及O2-·清除活性等四种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中均表现出来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七叶一枝花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滇重楼。
34免疫调节Zhang等[29]研究三种重楼皂苷的免疫激活作用,发现随着皂苷浓度的不断增加,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不断增强,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峰值后下降。另外,重楼皂苷II 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可促进PHA诱导的人外周全血细胞有丝分裂,增强C3H/HeN小鼠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诱导干扰素产生,并可抑制S-抗原诱导的豚鼠自身免疫性眼色素层炎(FAU) 的发生发展;重楼皂苷I-III可引起ConA 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克隆形成细胞(GM-CFC) 增殖[3]。
4民族民间用法
七叶一枝花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以南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等省,而这些地区均为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七叶一枝花药用历史悠久,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用药实践中早已发现并利用了七叶一枝花独特的药用价值,或单用,或配伍其他的药材联合使用,常用于治疗各种无名肿痛和毒蛇咬伤,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乳腺炎、跌打损伤等[4]。其用法为内服或外用,内服3~10g,水煎煮后服用,外用则是将新鲜的根茎磨水或干燥根茎磨碎后调醋敷患处。如侗族常用七叶一枝花来治疗毒蛇咬伤,将七叶一枝花根茎磨水外捈,每日4~5次,或用七叶一枝花根茎10~15g煮水口服,日服3次,直至痊愈。
笔者通过走访怀化侗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医和民族民间草医,初步调查了七叶一枝花在民族民间的用法,以下为七叶一枝花作为主要药用植物在民间治疗各种疾病的附方:①毒蛇咬伤:用七叶一枝花、八角莲、五灵脂各15g,独活、吴萸、桂枝各10 g,甘草5g,水煎浓后加麝香末1g,频频灌服;②流行性乙型脑炎:七叶一枝花根状茎15g,用冷开水磨汁为1日量,分3~4次服。3日为1个疗程;③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七叶一枝花、石蟾蜍、鲜土牛膝、野荞麦各10g,一枝黄花3g,水煎服。扁桃腺炎有显效;④流行性腮腺炎:七叶一枝花根状茎适量,醋磨外搽,每日4~5次。另用5~9g,水煎服,每日1次;⑤慢性支气管炎:七叶一枝花6g捣粉,另用地龙9g,盐肤木30g,煎汁送服,连服7~10d;⑥疖肿:鲜七叶一枝花根状茎、鱼腥草各50g,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⑦鼻咽癌:七叶一枝花50~100g,茅莓100g,生南星50~100g,钩藤、龙胆草、太子参、夏枯草各15g,泽泻50g,水煎服。口干加天花粉15g,出血加马兰根30g,水煎服;⑧食道癌、胃癌、肠癌:七叶一枝花、黄药子各60g,山豆根、败酱草、白鲜皮、夏枯草各120g,共为末,蜜炼为丸,每丸10g,日服4~6丸。
5开发利用
随着七叶一枝花药用功效的不断挖掘,民间及企业用药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对七叶一枝花的需求量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导致其价格节节攀升[30]。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七叶一枝花被过度采挖,滥采滥挖现象严重,导致其野生资源量逐年减少。另外,七叶一枝花以根状茎入药,其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块茎繁殖和种子繁殖,但繁殖速度较慢,生长周期长,种子播种6年以后才能采收,根茎繁殖3~5年才能采收,不能保证大田栽培种苗需求,人工栽培尚处于初级阶段,长期以来依赖于野生资源,导致该药材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已出现货源紧张情况,仅靠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进行人工栽培是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七叶一枝花资源最有效的途径。但由于七叶一枝花生长所需环境比较特殊,人工栽培难度较大[3],且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犷,出现了种质退化、品质下降和产量低下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七叶一枝花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近年来,对七叶一枝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调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虽然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以及民族药物的开发不断深入,但七叶一枝花的开发利用仍局限于民间各民族较小范围的应用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解决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①对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开展更为全面、深入的调查,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人工栽培,同时加强对其原有野生资源及其生境的保护;②开展七叶一枝花种子繁殖和组培育苗研究工作,加快其引种驯化进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③研究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对七叶一枝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摸索促进其生长和提高其主要有效成分的较佳栽培条件,同时为提高药材品质,同时节约土地资源,可开展七叶一枝花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④七叶一枝花作为一味传统的民族药,开发价值极大,可充分发掘或整理有关七叶一枝花的民间单方、验方,借鉴民间用药经验,对使用广泛、疗效显著的方剂进行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研究,以便从中研发出新的产品,让民族药真正走向市场。
参考文献
[1]王诗云, 赵子恩, 彭辅松. 华中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存[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139.
[2] 边洪荣, 李小娜, 王会敏. 重楼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中药材, 2002, 25 (3): 218-220.
[3] 田启建, 陈功锡, 刘冰, 等. 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的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3): 18-20.
[4] 汤海峰, 赵越平, 蒋永培. 重楼属植物的研究概况[J]. 中草药, 1998, 29(12): 839-842.
[5] 张嫚, 李彦文, 李志勇. 重楼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0(4): 65-69.
[6] 裴盛基. 民族植物學与植物资源开发[J]. 云南植物研究, 1988(1): 135-144.
[7] 顾观光, 杨鹏举. 神农本草经[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2.
[8] 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7.
[9]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10]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11]梁娟, 易涛, 叶漪. 遮阴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 265-267.
[12]梁娟, 郭泽宇, 叶漪.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皂苷含量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14, 50(1): 56-60.
[13]梁娟, 杨佳胜, 叶漪. 温度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J]. 广西植物, 2016, 32(3): 323-328.
[14] 孙笛, 杨尚军, 白少岩.七叶一枝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 食品与药品, 2016,18(2): 98-101.
[15] 尹伟, 宋祖荣, 刘金旗, 等. 七叶一枝花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分析[J]. 中药材, 2015, 38(9): 1875-1878.
[16] 刘佳, 杨亚利, 张鹏, 等. 4种重楼不同部位4种重楼皂苷含量的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 2016, 22(16): 44-48.
[17] 梁玉勇, 刘振, 高文远, 等. HPLC测定贵州不同产地的七叶一枝花中9 种甾体皂苷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12, 37(15): 2309-2312.
[18] 夏侯国论, 王恩军, 范小娜.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七叶一枝花中的微量元素[J]. 光谱实验室, 2009, 26(5): 1227-1229.
[19] 袁晓, 袁萍, 严海燕,等. 野生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成分含量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 22(6): 575-577.
[20] 王强, 徐国钧. 中药七叶一枝花对L929 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研究[J]. 中草药, 1987, 18(11): 526.
[21] 骆和生. 常用抗肿瘤中草药[M]. 南宁: 广西科技出版社, 1981.
[22]詹锋, 李质怀, 刘和强. 部分抗癌中药对Hela 细胞的抵制实验[J].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3, 29(4): 15-16.
[23]徐玲, 刘嘉湘. 益肺抗瘤饮对肺癌转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17(7): 402-403.
[24] 王锦鸿, 陈仁寿. 临床实用中药辞典[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05.
[25] 欧阳录明, 黄晓敏, 吴兴无,等. 中草药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 7(3): 26-27.
[26] 李焘. 滇重楼与七叶一枝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7] 刘志雄, 刘祝祥, 田启建.七叶一枝花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J]. 中药材, 2014, 37(4): 612-616.
[28] 高云涛, 杨利荣, 杨益林, 等. 重楼提取物体外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成药, 2007, 29(2): 195-198.
[29] Zhang X.F., Cui Y, Huang J.J., et,al. Immuno-stimulating properties of diosgenyl saponins isolated from Paris polyphylla[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7(17): 2408-2413.
[30] 陆善旦, 王健. 七叶一枝花连年热销探因[J]. 中国现代中药, 2008, 10 (5):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