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报》在新时期下的传播实践探析
2017-04-24方小白
方小白
摘 要 《北京科技报》作为一家拥有60余年历史的专业化科学传播媒体,在传统媒体逐步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时,积极寻找出路,创新传播方式,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出新的探索。本文将以《北京科技报》为例,分析科技类纸媒在新媒体时代激流中的自我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 科学传播;新媒体;传播策略;O2O融合传播微信;科学加App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1-0007-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学传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北京科技报作为科技类专业媒体顺势而为,打造“一刊一网两微多平台”为积极探索科学传播提供新思路。
1 新时期传统媒体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快速崛起。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高效的传播速度、精准的推送定位、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逐渐成为传媒领域的翘楚。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迎来一轮“寒冬”,在传媒产业的优势地位逐步削弱。面对诸多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同行因生存危机而不得已关门大吉的严峻形势,不得不使得传统媒体人深入思考——新时期传统媒体的出路将在何处。
2 科技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时面临的困境
科技媒体在进行科学传播实践时,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来自信息源本身的晦涩难懂性:科学因其本身的逻辑严密性、客观性,就有高山流水难遇知音之嫌,想令普通公众爱上科学确有难度。
二是来自信息编码手段及传播方向的单一性:传统的传播手段单一,“一对多”“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也制约着科学传播的效果和吸引力。
三是信息译码者自身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公众自身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对所接收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四是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的科技媒体而言既是挑战亦是机遇。相比新媒体的丰富形式,传统科技媒体的传播方式略显单薄;也正是新媒体的发展,让传统媒体在做科学传播时开始积极寻求新思路,并且借助新媒体不断创新传播方法和渠道。
3 O2O立体化融合传播
O2O立体化融合传播是指将传统的传播方式与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相结合、将线下传播与线上传播相结合的一整套融媒体传播模式。在科技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主要表现为报网融合、信息传播与互动活动联合开展、社会化泛媒体建立等。
4 立体化融合传播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北京科技报》创刊于1954年,作为全国最早的科技类传统媒体,曾一度辉煌,但在数字化传媒的新时期也曾面临巨大的困境,甚至无法承担一个科技类传媒所应担负的社会性功能。自2004年以来北京科技报大胆进行传播方式的改革及创新,利用O2O立体化融合传播模式,打造“一刊一网两微多平台”及线下的系列品牌活动,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更为亲切有趣地传递给受众,形成高效互动、双向循环的传播新模式,为自身发展迎来新契机,同时也为科技媒体界的科学传播带来新气象。
4.1 大众传播,内容为王
立足精品内容生产,塑造权威科学IP,以图书出版为主的大众传播是传统科技媒体的立身之本。北京科技报以《科技生活》为主刊,强调“阅读科学也是享受”,将“科味”与“人味”完美结合,趣味性和权威性相结合,热点和科学角度紧密结合,打造离公众生活最近的科技周刊。启发受众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生活,用科学的思维开展工作,使科学传播与受众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科普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满足高端受众的探索是科技类媒体的时代责任。自2015年起北京科技报与美国历史最悠久的《Popular Science》合作,成为其在中国的唯一版权方,正式开启了国人的《Popular Science》之旅。
除此以外,《北京科技报》还将主刊的“漫画”专栏,集结成册出版了《阿基米德怪科学》,深受广大青少年受众喜爱,掀起科普图书的阅读热潮。
4.2 网络传播,开辟科普新阵地
4.2.1 科技生活网建设
科技生活网站建设是《北京科技报》最早的网络科普阵地,构建了一个新式的“科普万花筒”、科学传播综合页。主界面主要展现《科技生活》周刊的精品内容,其他栏目板块主要有:推荐、专题、活动、图片、视频、游戏。受众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行选择进入相应模块,了解相关知识、资讯或是进行游戏互动等。
4.2.2 “两微”建设,微信、微博发力科学传播
“掌上科普”和“科通社”是《北京科技报》官方认证的微信公众号,也是《北京科技报》向新媒体进军的标志。微信公众号建立在强连接闭环结构的微信朋友圈中,也是自媒体发声的主要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科学信息,借助微信朋友圈用户间的高关注度实现信息的人际传播,信息传递过程中意见领袖的“分享”对于信息覆盖面有重要意义。目前科通社及掌上科普的粉丝量已达60余万人,全年推出科普文章1 000余篇,为公众提供了大量的前沿科技、医疗健康、安全防护等知识,同时部分文章开通“评论”功能,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从而实现了传播过程的双向互动,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同时,《北京科技报》开通了“科学加”新浪微博,借助新浪微博的开放性,使传播渠道更加广泛,通过微博与粉丝更加密切互动,拉近科学传播与受众的距离,让科学传播更“接地气”。
4.2.3 入驻社会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
《北京科技报》入驻“今日头条”“天天快报”,开设科学号,借助平台传播力,以优质科普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文字、视频、动漫等),吸引了大量受众阅读,部分社会热点科普内容点击量高达百万级。
4.2.4 科学加App上线,传播随时随地
科学加App是北京科技报社开发的一款集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科普资讯应用平台。科学加App围绕医、食、住、行、用、玩,提供新鲜前沿的科技资讯、推荐有趣好玩的科普场馆、科普活动,让受众即时、便捷地进行阅读和参与话题讨论,为其提供一个移动端的科普资讯学习、沟通、交流平台。
同时,科学加还开通了在线直播功能、科学号平台,完成了从单纯的内容生产窄传播到为各类优质科普信息搭建传播平台的宽传播。
4.3 组织传播,汇聚人气
《北京科技报》线下活动的开展也是品牌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有“科学小记者”“科学家进校园”“科普工作者培训营”等品牌活动。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是面向青少年受众传播科学的“科学小记者”活动,这是科学知识学习与写作技能获取得的线下体验活动。“科学小记者”属于亲子科普活动,每两个月1期,主要在北京举办,每期活动通过线上公开招募和学校推荐的方式选出参与者,活动主要分为科技采访技能培训、参观体验、作品提交3个环节。小记者们提交的优秀作品还将有机会在《科技生活》周刊、“科学加”App上发表,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青少年还将获得北京科技报颁发的“科学小记者证”。同时,北京科技报社还与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栏目组开展合作,向其输送优秀科学小记者参与现场采访及报道。在活动中,受众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传播者,从而也实现了信息的人际传播,扩大了活动的知名度。
5 结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科技媒体的科學传播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在坚守内容精耕细作之时,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手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传播手段。O2O立体化传播手段是传统科技媒体在新时代激流中自我突破和创新的参考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春艳,以微信为媒体的科学传播的策略选择——基于三度影响力的视角[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35(2):75-78.
[2]梁璐.论大众传媒在科普传播中的低效问题[J].东南传播,2010(7):95-97.
[3]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4(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