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基于近三十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刊载文章的分析

2017-04-24张焕萍李斌斌

全球传媒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华文华侨中华文化

张焕萍, 李斌斌

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基于近三十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刊载文章的分析

张焕萍1, 李斌斌2

30年来,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地域范围上都有所扩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论文主要基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7年以来刊发的143篇有关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的研究论文,从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该研究发展前景的思考。

华侨华人;中华文化传播;新移民

DOI 10.16602/j.gmj.20170009

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近代以来,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很少有哪个群体像华侨华人所起到的作用一般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海外华侨华人已超过6000万人(他们中大部分已加入居住国国籍),分布在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的研究一直是侨史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方面。

论及正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几个相关概念进行厘定。

“华侨”“华人”是法律概念,而且“华侨”和“华人”之间有着严格的法律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以及2009年国侨办颁发的《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华侨”指的是“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它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 “定居在国外”;二是 “保留中国公民的身份”。“外籍华人”指的是“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及其外国籍后裔;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后裔”。“华裔”并不是法律概念,它指的是“在驻在国出生的第二代以上的华人”,华裔属于外籍华人的一部分。①

自19世纪以来,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并不打算对文化的概念作清晰的界定,只着眼于它的整体,包括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中的“中华文化”也同样强调其整体概念。至于传播,则主要根据华侨华人三大传播支柱——社团、媒体和学校,分为华商文化、华文教育、华文媒体等13个类别(详见下述)。

创刊于1987年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是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的会刊,是中国第一本公开向海内外发行的专门刊载华侨华人历史学术研究文章的定期性季刊。现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已成为国内刊登华侨华人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的定期刊物,也是唯一进入CSSCI的华侨华人研究专业期刊,其对华侨华人的研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研究状况和研究水平的缩影。因此,选择该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7—2016年这30年间刊发的143篇有关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的研究论文,以此为基础②,分析国内关于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情况,促进学者对这个学术领域的了解,希望有助于推动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 总体分析

1987年至2016年30年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共有关于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的文章143篇,将30年以每十年划分一个阶段,即1987—1996年、1997—2006年、2007—2016年,各阶段中的文章发表数量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各阶段刊载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论文的情况

这143篇文章约占杂志30年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有发表文章的8.5%,总体而言所占比例较多,说明学界对中华文化的传播研究方面比较重视。

从图1和图2来看,文章的发表量呈逐阶段下降的趋势,而且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文数量较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一阶段,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刚处于改革开放后的起步阶段,学界打破了长期以来封闭的状态,外界的新信息需要大量地引入国内来,因而数量比较多。且这一时段侧重于刊登华文教育、华人宗教等专题,如在1996年的21篇华侨华人关于中华文化传播的文章中,介绍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文章就达12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华语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在华人众多的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处境大为改善,开始进入百废待兴的时期,各国也开始制定华文教育方面的政策,引发学者的研究热潮,从而使华文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华侨华人研究的热门课题。另外,第一个阶段的文章普遍比较短小,平均只有四五千字;而2000年后,相关学术文章普遍较长,多为10000字左右。所以,不能单凭发文数量的减少,就认为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有所退步,而是相对于前两阶段的多引介以及集中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特点;第二、第三个阶段发文数量更加稳定,研究上也更趋于成熟化和深度化。

图2 1987—2016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每年刊载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论文的情况

二、研究群体

1. 作者来源

图3 作者来源情况

根据图3所示,30年间,文章作者来自国内(含港澳台地区)的占83.2%,来自国外学者的文章占16.8%,国外学者中大部分是海外华人,如刘海铭、麦礼谦、谭雅伦、尹晓煌等,也有纯外国学者,如危基耶基纽、道格拉斯·雷伯克等。可见,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他们相关的文化传播活动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作者的研究中,有一部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内学者以翻译摘编的方式引进介绍的论文,如熊越、傅予穆翻译新加坡梁元生的《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三种模式》,熊越翻译引介的澳大利亚驻日本大使馆研究员鲍雪侣的《新加坡华人的华文读写能力——过去、现在与将来》等。

2. 作者机构

图4显示为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机构。厦门大学以23篇的发文数量位居第一;其次是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此外,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发文数量也较可观。以上五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基本代表了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重镇。

图4 发文量排名前五的高校及科研机构

厦门大学的作者多来自该校南洋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历史系等机构,该校南洋研究院(前身南洋研究所)创办于 1956 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东南亚研究机构。2006年12月,机构名改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华侨大学则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最早专门设立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的高等院校之一。华侨大学的作者绝大部分来自该校华侨华人研究所。暨南大学则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该校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是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重要机构。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是中国侨联的直属事业单位,作为专注于华侨华人历史领域的研究所,又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社所在单位,其发文量也比较可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以及外交与涉外工作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此外,由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华侨博物院,以及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发文量也较多。

3. 作者群体

30年间,在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的作者共有122位,相较于143篇的文章总量来说,高产量的作者并不多,大部分为仅发表一篇文章的作者。作者中,梁英明、张禹东、黄昆章、李君哲、李定国、李天锡、吴文华、谢美华、许国栋、周聿娥等作者的发文量相对多一些,在3~5篇。尤其是梁英明、周聿娥两位学者,30年来一直比较活跃。

梁英明、黄昆章、周聿娥等作者的研究主题主要是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和华人经济中的中华文化因素;张禹东则专注于东南亚地区华人的宗教信仰问题,他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宗教文化的传播发展作了深刻的分析;李君哲对东南亚等国的华文文学有着独到见解。

国外的作者中,陈志明对东南亚地区华人的慈善文化和经济文化做了分析,刘海铭则长期致力于美国中餐文化传播的研究。

作者群体中大多属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这一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的理事、顾问、海外顾问,如梁英明、周聿娥、刘海铭等学者。在海外,则有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该机构1992年成立于美国洛杉矶,是海外华人研究领域的专业学会,陈志明教授曾任该会会长。

三、 内容分析

(一) 研究类别

根据论文的内容,笔者对文章进行了分类和统计。按照文章所研究的具体文化类别分为风俗传统、华商文化、华文教育、华文媒体、价值观念、侨乡文化、文学艺术、中医药、饮食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宗亲组织、综合研究13个类别。

从数量上看,研究较多的主题是华文教育、宗教信仰、综合研究、文学艺术这几个类别。从历史阶段来看,1987—1996年这10年间多集中于华文教育、宗教信仰这两个主题;1997—2006年这十年间多集中文学艺术、华文教育方面;而到了2007—2016年这一阶段,除了宗教信仰这一主题外,其他类别分布较均匀,表明研究的领域不再大量地集中于某一类别,侧面反映了研究方向的多元化。

表1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刊载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文章的文化类别

(二) 研究内容涉及的地区

在143篇文章中,有24篇的研究内容涉及全球,119篇涉及某一个地区,按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这5个大洲来划分,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研究内容涉及的地区分布

如图5所示,亚洲地区占比最多,为83.2%;美洲地区占比12.6%;其次是欧洲、非洲、大洋洲。这也与华侨华人在全球的分布情况有关。亚洲地区在整个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又以研究东南亚地区的文章数量最多,其次是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美洲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欧洲、大洋洲与非洲的华侨华人数量上远逊于亚洲、北美地区,占本地人口的比例和外裔人口的比例都比较低,因而对这些地区华侨华人与文化传播的研究未能形成热点。

四、 研究热点分析

对于华侨华人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的地位及作用,何芳川(2003)《近代华侨与中华文明》、龙登高(1998)《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移植和分异》金程斌(2015)《新时期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管窥》等文章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述。除综合性研究之外,大部分学者围绕华侨华人群体从“华侨”到“华人”再到“华族”的历史转变来探讨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嬗变。具体而言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华侨华人与宗教信仰研究

对华侨华人宗教信仰③的研究一直是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个重点选题。由于东南亚地区居住着相当数量的华人,且该地区属于宗教众多、宗教信仰复杂的地区,因此关于华侨华人宗教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大多是针对华人传统宗教(佛教、道教以及中国各种民间神祇和祖先敬祀)展开的研究。如曹云华(2002)《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张禹东(1995)《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动的原因与前景》、许国栋(1992)《从华人的宗教信仰探讨印度尼西亚的同化政策》等。其次是涉及华人基督教研究,主要针对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密素敏(2016)《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基督教——以北美和东南亚为例的分析》等。对传统民间信仰的研究主要是妈祖信仰、吴本信仰(又称吴真人、保生大帝、大道公)和土地神,如吴文华(1991)《关于东南亚华人吴本信仰的观察与思考》、李天锡(1992)《试论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罗杨(2013)《柬埔寨华人的土地和祖灵信仰——从“关系主义”人类学视角的考察》等。

学者基本都认识到,道教、佛教等中国传统宗教、儒家思想及各种民间信仰作为维系华人文化认同的纽带,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大多数研究关注到中国传统宗教在海外的传承与创新,即受多元异质文化的影响,华侨华人宗教呈现多样化的形态。中国传统宗教和民间信仰在海外传播和发展的同时,华侨华人也受住在国当地宗教的影响,导致他们最终形成一种形式多样、层面丰富的信仰模式。

王荣国(1997)在《近代福建佛教向东南亚传播与当地华侨社会》一文认为,近代福建佛教界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福建佛教对这一地区的输入。福建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最初原因是满足东南亚华侨佛教的信仰需求。福建佛教被视为中国佛教的一部分,客观上对东南亚诸国佛教发展做出了贡献。由闽僧传播并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已成为东南亚各国宗教信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刘金光(2014)在《东南亚宗教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对外交流中的作用——兼谈东南亚华人宗教的特点》一文中分析指出的,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是华人为了适应在他国的生存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东南亚华人所供奉的神祇一般都是多元化的,为了自身适应住在国的生存发展需要,他们把主要神明加以扩大,糅合其他神明,以至于一些海外神明形象与中国侨乡所祀奉的本土神明非常相似。由于华人所尊崇的儒、道、佛所具有的宽容性,因此能够和其他宗教和平共处。

曹云华在《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一文中提出,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华人传统宗教在信仰和教化方面的功能已经蜕化,演变为保存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文化适应方向上,华人伊斯兰教信徒的文化适应方向是本土化,华人基督徒的文化适应方向是西方化,华人传统宗教的信仰者文化适应方向是中华化。相较而言,华人传统宗教更有利于华侨华人保持中华文化,维持本民族的文化认同。

此外,由于东南亚国家宗教信仰种类多样,各国华人宗教信仰情况各不相同。比如主流宗教信仰为佛教的泰国,和伊斯兰教占绝对优势的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方面的情况以及他们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度大不相同,因而在华侨华人与宗教信仰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不少比较研究,如童佳洲(1990)《日本华侨的妈祖信仰及其与新、马的比较研究》。

(二) 华侨华人与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指的是“在具体的自然地理空间之中的族群文化的总称……不同的族群以及不同的文化区域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差异性”(周大鸣、吕俊彪,2008)。华侨华人身上有着鲜明的区域文化烙印,关于华侨华人与国内“区域文化”,或者说“侨乡文化”传承关系的研究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部分研究分析了中国传统侨乡的区域文化,如地方建筑特色、饮食、方言、艺术等方面对移民目的地国的影响,主要涉及广东、福建地区。如李金明(1998)《闽南人与中华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李定国(1996)《客家文化在海外华人中的继承与发展》、李天锡(1994)《惠安华侨华人与惠安石文化》等。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谭雅伦(2014)在《承传与创新:略谈四邑侨乡与北美洲华人社区的通俗文化》一文中对北美华人社区与广东珠三角侨乡在地方语言和通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指出,由于早期美国的华人移民,绝大多数来自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带,因而广府的通俗文化一直是北美华人社区的主流文化,北美华人的生活文化意识也带有珠三角侨乡的地方文化特色。以珠三角籍华人方言为独尊的现象,一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华裔移民的大量出现,才有所改变。

随着浙江籍华侨华人数量的增多[如浙江温州已有6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海华,2012)],浙江的区域文化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如徐华炳(2012)《区域文化与温州海外移民》一文探讨温州区域文化特质如何哺养海外温州人的问题,并对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和心理品性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三) 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

海外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的“留根工程”,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渠道之一。华侨华人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继续使用祖先的语言,保留祖籍国的传统,这便是海外众多中文学校的使命。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是研究海外华文教育的高潮阶段,《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刊登的以华文教育、海外华文学校为题的文章就有近40篇。

从时间上看,20世纪90年代早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梳理海外华文学校的发展历史及其演变,如谢美华(1991)《政策与对策——独立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变迁和前景》、傅增有(1992)《泰国华文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到了90年代中后期,则主要侧重于反思,分析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并开始寻求突破,如庄锡福(1996)《新加坡华文教育省思》、李定国(1996)《对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发展道路几个问题的思考》等。

从国际区域上看,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华人人数较多、华文学校数量较大、华文教育历史较为悠久的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几个国家。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研究北美和欧洲地区华文学校的发展与演变,如李霈(2010)《瑞士周末华文学校——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等。

朱慧玲(1994)《日本华侨学校的特点及其面临的课题》指出日本华侨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一是华侨学校学生人数减少,侨校经营面临困难;二是学生结构发生变化,主要以第三、四代华人为主体,他们因在居住国不断融合、同化,华侨社会文化内容随之发生从传统向当代的改变;三是学校财政困难问题,侨校并非日本教育法所规定的正规私立学校,不能作为“助成金”的资助对象,也是威胁侨校生存的重要因素。

张亚群(1996)在《当代东南亚华文教育面临的文化传承问题辨析》中认为,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东南亚国家对华文教育进行限制、打击和取缔,年青一代的华人不谙华语,华文水平低,影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力上升,华文的经济价值随之提升,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振兴创造了契机。东南亚华人需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华族文化与当地友族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关系;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促进本国华文教育发展,不断提高华人自身的华语华文能力,以走出华人文化传承的困境。

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当地华人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美国华人学者麦礼谦(1999)在《传承中华传统:在美国大陆和夏威夷的中文学校》一文中用 “20世纪初至‘二战’前的民族主义阶段”“战时及战后的停滞阶段”“新移民的涌入:复兴阶段”三个时期概括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历史。他指出,在中国移民及其第二代中,保留中华文化传统的观念十分强烈,在代际沟通方面使用中文也非常必要;到第三、四代华人时,这种对中文学习的需求已经大大降低。李明欢(1999)的《从“被动遵从”到“理性抉择”:荷兰中文学校高年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剖析》一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荷兰中文学校的学生生源构成、学习动机。并指出“中国人应当学中文”是华裔对自身族群“本能认同”或“朴素认同”的反映,“但朴素的认同并不能构成华裔学习中文的坚实根基。中文本身实用性的增强,是在海外发展中文教育重要的外在推动力,华裔青少年只有在理性思考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动力,才具有持久性和时效性。”该两篇文章虽然作于17年前,但其中一些观点至今仍有参考意义。

对华文教育也有一些更为包容的意见,其中,梁英明(2013)的《从中华学堂到三语学校——论印度尼西亚现代华文学校的发展与演变》比较有代表性。文章在回顾印尼华文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印尼华文教育的衰落是印尼华侨转变为华裔公民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印尼“三语学校”相继创建,并非华文学校的“复活”,而是印尼社会需要而诞生的多语文教学机构。他认为华裔有保留自己语言与文化传统的权利,但同时也应摒弃中华文化优越论的狭隘心理。

另外一些研究涉及华文教育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障碍,如周兆呈(2006)在《漫画:儒学在新加坡传播的另类方式》一文中提出,在华文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让华文教学更为灵活化、简化,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华文,但这只是引导入门的手段;入门之后,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维持大家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是更大的考验。麦礼谦《传承中华传统:在美国大陆和夏威夷的中文学校》一文也提到华教工作者的有效教学方法、中外教育体制接轨等传播障碍。

2000年以后,虽然各地华文教育继续发展,专门以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孔子学院也于2004年起陆续在全球创办,但因历史尚短,相关研究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并不多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外华人社区的“三宝”之一,海外华文媒体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提升华侨华人话语权起着重要作用,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30年来刊登的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研究不过寥寥数篇,而且全部是针对“报刊”这一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海外华文媒体形式,对海外华语广播、华语电视及网络传播均无涉及,如危基耶基纽(1983)《四个时期的缅甸华文报》,方积根、胡文英(1987)《菲律宾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任贵祥(1997)《辛亥革命时期的华侨报刊》,李安山(2001)《试析非洲华人报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等,均偏重于历史研究、传统媒介研究,且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这纵然有《华侨华人历史研究》选题倾向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反映出海外华文传媒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体现度”仍然不够,这与整个传播环境的剧烈发展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受众群的变化,与华文媒体节目内容的吸引力尚有欠缺等问题有一定关系。

五、 总结与思考

(一) 简要总结

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是一个带有时代特征的研究选题,其研究内容与海外华侨华人的全球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改革开放后,华侨华人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国新移民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华移民最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教育程度,新移民一般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二是移民目的地,传统移民多是去往东南亚国家,少数去往欧美,而新移民的目的地范围更加广泛,主要是发达国家;三是移民来源地,传统的移民主要集中于中国南部省份,如广东、福建等侨乡,而新移民来源地则囊括了整个中国大陆;四是所从事的行业领域,新移民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三把刀”,而涵盖了很多专业技术领域;五是移民动机,旧移民大多是受生活所迫,出国谋求生计,而新移民的动机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近30年来,随着世情、国情和侨情的新变化,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的研究随之呈现出三大趋向:

一是研究领域日益广泛。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传统领域是中餐、中医、中文等,比较集中在文明与文化的物质或器物层面,但通过文献分析来看,除了这些传统领,其他领域如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音乐、儒商文化等也日益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关注。

二是研究地域范围不断拓展。30年来,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一直占据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首位。可以发现,2000年之前,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的研究集中于东南亚和美国这两大传统华人移民目的地,对其他地区的华侨华人研究关注较少。2000年之后,随着大陆新移民群体的蓬勃发展,其他地区,如欧洲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的研究有增加的趋势。新的移民目的地国家,如南非、(意大利)、(巴西)等,逐渐走进研究学者视野。

三是研究队伍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华侨华人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一大批专门的研究机构随之应运而生。除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等较早成立的研究机构外,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也成立了华侨华人研究机构;全国和各地的华侨历史学会和侨务部门也在积极组织力量从事相关研究;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积极组织、联系国内外的华侨华人研究专家与学者,开展华侨华人研究。与此同时,各国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机构也不断增加,出现了国际性学术团体,如“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等,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学者队伍不断扩大,这是可喜的现象。

(二) 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 “软实力”建设目标的提出,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华侨华人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载体作用日益凸显,加之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景更为广阔,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侨华人与文化传播,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值得开拓和研究的方向。

在肯定现有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第一,实证性研究偏少。在143个样本中,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研究成果不足10份,基于对研究对象的大量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华侨华人与文化传播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严重不足。第二,对各地区的研究程度极不平衡。东南亚、美国等传统移民目的地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而针对大陆新移民的目的地如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研究还很欠缺。仅以聚集了十几万温州人的意大利来说,相关成果已有不少,但多是侧重于从历史学、社会学或经济学视角来考察,从文化传播视角开展的研究几乎没有。在这些地区,关于中华文化又是如何传播和演化的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此外,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不应笼统地划地区进行分析,对于具体一个国家华侨华人与文化传播的研究也应该朝纵深方向发展。第三,在信息传播时代,网络传播已成为文化传播最为突出的表现形态,网络媒介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交流习惯,影响着中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渠道。而通过样本分析,我们发现,关于华侨华人通过网络这种传播形态传播中华文化的研究几乎属于空白。第四,传播学者身影稀缺。由于大部分华侨华人研究学者出身于历史学、民族学或人类学科,因而相关研究大多也是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进行相关研究的论文还属凤毛麟角。希望见到更多的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传播的视角与方法,以传播模型为工具来进行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

由于华侨华人专业期刊的数目有限,④关于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的主题,研究论文散见于各种传播类、文化类的期刊中,还有一些相关内容的书籍。这些都是未来可以进一步发掘的资料来源。

注释

① 参见张秀明(2016):华侨华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

②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正式创刊于1988年,季刊,前身为《华侨历史》,1987年第2期。在本文写作期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6年第4期尚未出刊,因此不包括在样本范围内。

③ 本文中“宗教信仰”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还包括中华民族各种民间神祇和祖先敬祀。

④ 当前只有《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与《八桂侨刊》属于专门刊在华侨华人研究的期刊,《东南亚研究》及《南洋问题研究》设有华侨华人相关栏目。

曹云华(2002):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1期,22-29页。

何芳川(2003):近代华侨与中华文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4期,33-43页。

李安山(2001):试析非洲华人报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3期,47-57页。

梁英明(2013):从中华学堂到三语学校——论印度尼西亚现代华文学校的发展与演变,《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1-12页。

李定国(1996):对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发展道路几个问题的思考,《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15-23页。

李金明(1998):闽南人与中华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1期,25-30页。

李明欢(1999):从“被动遵从”到“理性抉择”:荷兰中文学校高年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剖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4期,41-48页。

李霈(2010):瑞士周末华文学校——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胡修雷译)《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3期,38-51页。

李天锡(1992):试论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3期,16-22页。

谭雅伦(2014):承传与创新:略谈四邑侨乡与北美洲华人社区的通俗文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1-14页。

王荣国(1997):近代福建佛教向东南亚传播与当地华侨社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3期,60-64页。

周大鸣、吕俊彪(2008):《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第5页。郑海华(2012年1月29日):商行天下:230万温州人闯出来的现代传奇,《温州日报》。

周兆呈(2006):漫画:儒学在新加坡传播的另类方式,《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1期,55-61页。

庄锡福(1996):新加坡华文教育省思,《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4期,35-40页。

(编辑:郭镇之)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 and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alysis Based on Papers Published onOverseasChineseHistoryStudiesin Recent 30 Years

Huanping Zhang, Binbin Li

(ChineseInstituteforOverseasChineseHistoryStudies)

In recent thirty years, the study on overseas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areas and research teams have all expanded. This thesis is mainly based on 143 related papers published on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from 1987 to 2016. It tries to analyze the researche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some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prospect.

overseas Chinese, Chinese overseas;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 immigrants

1. 张焕萍: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 李斌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猜你喜欢

华文华侨中华文化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的华侨老师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