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2017-04-24谢建丽
谢建丽
【摘要】本文论述了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若干运用原则,即精心设计问点原则、把握提问火候原则、选好提问方式原则、及时给予点评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上提问原则,打磨自己的提问语言,有助于增加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提问 运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21-02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对提高教学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的“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余映潮老师也强调:“提问的技术,是语文教师的核心技术之一。”一个追求卓越的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打磨自己的提问语言,让每一句话都迸发出别样的魅力。
一、精心设计问点原则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学生只有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进一步走近文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继而享受曲径通幽的成功体验。下面笔者结合《曹刿论战》(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教学片断予以说明。
学习了课文后,教师打出幻灯片: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略加思考,纷纷举手)
生1:同意。庄公目光短浅,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近侍和神灵身上。
生2:赞同。庄公急躁冒进,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生3:我也同意。庄公一窍不通,取胜而不知胜。
教师轻松地报以赞许之态,正想总结,不料,谢锦(化名)同学站起来义正辞严地说:“我不赞同他们的看法。嘿!庄公能虚心求教,信任曹刿,让曹刿参与指挥,任人惟贤,知人善任。因此,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顿时,教室里一片哗然。)
师(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趁势提出引起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这是一个昏君,但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你的眼光很独到。如果庄公独断专行,在长勺之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吗?
谢:如果说曹刿是一匹千里马,庄公便是一位伯乐。我们对千里马的要求是有才,对伯乐的要求是善于识才、用才,而非才有多高。尽管庄公非千里马,但却是一位真正的伯乐,是一位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明君。尽管庄公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但他能起用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的曹刿。所以随着曹刿最后一声令下,鲁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师:毛主席曾经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而是人。这从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等战争中就可以验证。这个论断现在还适用吗?
谢: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依然是人,因为武器是需要人来操作的。武器再先进,没有优秀的军人来操作,依然是一堆废铁。
……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可见,教师在提问时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课堂风生水起,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弥漫着生命的气息。
(二)抓住知识点的梯度提问
根据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心理期待,教师所设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思维的前行,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在赏析《沁园春·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下阕时,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正因为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为之竞相倾倒,毛泽东对这些英雄人物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2.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3.毛泽东在评论这些帝王时为什么要用“惜”这个字?
毫无疑问,这几个问题紧扣教材,且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层层递进,步步为营,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自然会领悟文本意蕴,直抵“理解”之彼岸。
(三)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抓住发散点提问,学生可以展开思维的翅膀,沿不同的方向去探索,从各个角度去回答,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一箭双雕”。以下以《伤仲永》(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学案例为例予以说明。
师:请同学们做方仲永的老师,根据他的表现,给他下一段评语,如何?
生1:仲永,你天生聪慧,五岁就能“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真令人羡慕不已啊!可是,你不应该在大好年华把学习抛到九霄云外!你之所以最终“泯然众人”,是因为你放弃了学习!
师:精彩!
生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仲永,希望你牢记这条真理。尽管你今天掉队了,但是别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赶快走出心灵的阴影,发愤学习,努力找回属于你的那片明媚天地!
生3:仲永,“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你大概并不陌生吧。你本来完全可以成功,但你中途弃学,热衷于“环谒于邑人”,这是缺乏毅力的表现。要知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没有毅力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
这一问,无疑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教学气氛,令整个课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四)抓住知識的聚合点提问
所谓知识的聚合点就是知识之间的交点。围绕知识的聚合点提问,更能彰显问题的重点,提纲挈领,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仍以《伤仲永》教学为例予以说明。
师:方仲永是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受到什么启迪?
生1: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智商有多高,如果不学习,都会步方仲永之后尘,像他那样“泯然众人”,昙花一现,最终一事无成。
师: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伤”金溪民方仲永一个人吗?
生2:当然不是。是为了“伤”像方仲永一样只靠天赋而中途弃学的人。
师:很对。方仲永的悲剧就在于:他在最不该放弃学习的时候而放弃了学习!
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感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才是真正的一大收获。从而激励他们学海泛舟应珍惜当下,让他们明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道理。
二、把握提问火候原则
课堂提问要捕捉时机,瞄准火候。或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或问在理解的疑难处,或问在思维的转折处,或问在规律的探求处,或问在词句的矛盾处,不一而足。总之,教师要灵活地根据教与学的发展情况,随时捕捉提问的机会,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当然,无论怎么提问,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不能一个问题未经思索、还没解决就滑向另一个问题。
有位老师设置的《岳阳楼记》(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一文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文章重点句的深层含义,品味并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和人生理想。他在赏析末段时提问学生:“‘二者之为指的是上文的哪两种心情?”(或悲或喜的两种览物之情,即第三段末和第四段末提到的心情。)“‘以物喜和‘以己悲,指上文的什么内容?”(指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即情绪随外物变化和个人得失而高低波动。)“作者说的‘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根据上下文判断,‘进和‘退分别指什么?”(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含义?”(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显然,这位老师充分发掘教材,全面准确地解读文本,这几个问题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既突出了重点,又分散了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选好提问方式原则
课堂提问没有标准的模式,提问的方式亦多种多样。不管是创造性问题还是评价性问题,正问还是反问,直问还是曲问,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别出心裁,讲究目的性、启发性、逻辑性、针对性、适度性,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位老师教《关雎》(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1.这有唱有和、出双入对的关雎鸟与文中的人物有何种关系?
2.本诗涉及的意象有哪些?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3.什么样的女子才是古人心目中的最佳配偶?縱观全诗,女子能否担得起“好逑”二字?
4.男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子,他配得上这“好逑”吗?
5.男女主人公的结局如何?有没有在一起?说说理由。
以上几个问题属于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意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将文字转化为声画的能力。既落实了基础知识,又关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之后获得深度思考的快乐。
四、及时给予点评原则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教师不能以“很好”“真棒”“不错”等概括性词语简单地点评,因为这样的点评没有针对性,对其他学生缺乏恰如其分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及时、适度、客观、中肯、全面地评价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过程。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作出确切的表扬,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曹刿论战》教学中,对于学生谢锦的回答,教师及时予以肯定,而且评价语言很具体:“谢锦同学对人物的认识很全面,既能看到庄公性格的缺点,也能看到庄公的过人之处。”在评价之后,顺着谢锦的思路继续往下引导,让学生分析庄公有哪些过人之处,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带动了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庄公的性格特点。
提问是艺术,是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把握原则,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提问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只要我们勤耕耘、多分析、善总结,就一定能优化课堂问题,从而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新课标背景下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6GHB0696)的研究成果。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