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不可忽视标点符号的作用
2017-04-23钟勃
钟勃
摘 要:标点符号的教学不该仅停留在训练学生行文规范这个浅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标点符号在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应与标点符号教学巧妙结合,高度重视标点符号的作用。
关键词:标点符号 阅读教学 创新
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大多只停留在训练学生的行文规范上。我们在各类试卷、练习中较为常见的题型就是考核学生能否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固然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常规目标之一,但标点符号绝不是某种毫无生命的“规范”,标点符号的教学也绝不该停留在这个浅层上。就阅读教学而言,学界经过长期的争鸣,主张回归语言本位、重视诵读积累、强调整体感悟、注重审美体验的呼声愈来愈深入人心,而标点符号在这方面恰巧能够起到其独特的作用。现归纳为以下几点加以阐述:
一、结合诵读训练,提升朗读能力
与诵读密切相关的自然是朗读能力。调查表明,朗读能力弱或差的学生对于文本诵读的热情远远低于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这里就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朗读能力差→诵读热情低→语感差→朗读能力差。当然,朗读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其中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注重对标点符号的准确把握,那就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以往,标点符号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为停顿以及简单的升降调。诸如句号的停顿要比逗号稍长,感叹号语气要强烈一些等等。这些充其量只能是一般的朗读技巧,而朗读真正的灵魂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标点符号有时能够与文本形成某种微妙的呼应,甚至有时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只有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注重对标点符号的解读,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在用声音表现作品的时候,才能超乎朗读技巧之上地驾驭作品,赋予作品以灵动的色彩。我们来看鲁迅的《故乡》里的一段文字: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这是文章的开头。严寒的深冬,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没有任何衣锦还乡的色彩,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二十余年梦魂萦绕的故乡,又该是一派怎样的情景?当从篷隙间望见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荒村的刹那,“我”的心是否又是“悲凉”二字能够概括得了的?第二小节才两句话,第一句内部就用了8处停顿。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用上句号断成至少四句,之所以不这样,其间似乎是可以琢磨一下的。这个句子有点长,但却不属于那种语气连贯跌宕、情感纠缠起伏、读来荡气回肠的长句,恰恰是语气低沉短促,节奏缓慢凝滞,给人一种当断不断、无边的怅惘落寞之感。因此,朗读时,这里的一个“;”加上七个“,”就不应只看成8处停顿,至少也是某种心理节奏,从中我们应该触摸到作者的心跳。包括接下的这一小节:“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结尾似乎完全可以改用“!”,但这样一来,就传达不出“我”看到“二十余年时时记得”“全不如此”的故乡居然如此“萧索”时的一种不得不信、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的复杂情绪: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居然如此!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果然如此么?
因而,把标点符号的教学巧妙地与阅读教学的诵读相结合,在品读课文时,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挖掘文本信息,提高感悟能力
如上文所说,品读课文的语言是阅读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文本提供给我们的大量的信息来自语言,来自大量语言组合而生成的语境。然而,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关注语言、关注语境之外,我们还应关注附着在语言、语境之上的标点符号。事实也表明,用得巧妙的标点符号与用得传神的字词句一样,同样具有不同凡响的表现力,给人以意外的惊喜。这里以笔者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情景片断为例。当文中这个小男孩被困在悬崖进退两难、小伙伴早已离去、暮色开始四合时,他的父亲打着手电筒找到了他,原文是这样的:
……父亲用电筒向上照射。“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来!”我啼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看得见就在石架下面的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
每读至此,学生大多会为父亲的那句“下来吧,孩子”和“晚饭做好了”而感动不已。假如困在悬崖上的是你,换了你的父亲,他会怎么说,会怎么做?学生的回答归为两类,一是父亲会一边骂着谁让你不听话之类的话,一边自己上来救;二是父亲会一边说别害怕爸爸来了等等,一边带着许多亲朋好友分头上悬崖救。笔者再设计了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父亲当时可能会说的话写下来,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再让学生思考:同样是在指导孩子下来,你的父亲与文中的父亲是否有所区别?此时,机敏的学生就不难发现,文中的父亲几乎每句话的结尾都用了“。”,而自己写下来的父亲的话则几乎全用“!”。学生就会领悟到文中的几处“。”用得是别具匠心的,文中父亲的宽厚、从容、自信便藏在这几个标点符号的背后!文中的小男孩由一开始的极度恐惧到慢慢有了信心乃至最后的成功,均离不开父亲从容自信的语气语调的抚慰和鼓励,而这些居然全都蕴含在文中的几处“。”里!学生受了很大的震动,他们认为对标点符号应该重新认识,标点符号背后的丰富内涵要细细挖掘。
由此可见,标点符号应该成为读者关注的重要文本信息。
三、强化审美体验,培养创新精神
对语言的理解与感悟是一切交流的基础。阅读作品带来的审美体验之所以独特,往往是由于阅读时介入了我们的主体意识。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课文乃至某个字、词、句的理解也会因每个学生的经历、个性不同而往往不尽相同。同样的道理,对同一个标点符号的解读,也很有可能大不相同。
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的结尾处: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说不出,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对于这里的感叹号与破折号,由于见解不同,学生居然在课上争论了起来。在我们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标点符号的教学往往也停留在如何理解其使用的规范性上。如这里的破折号,很容易就告诉学生起到“表示语意跳跃”的作用,但是更深层次的语意需要深入理解。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就会让我们失掉很多宝贵的东西,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学生阅读时的审美愉悦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哪怕是对个别标点符号的不同见解,也可能体现了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包含了其思维的独特性,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正如文章有了恰当的标点符号才显得完整有序,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应与标点符号教学巧妙结合,注重标点符号的使用,让标点符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蒋成瑀.《解读学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第270页.
[3]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4]曹文趣.《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课本》,1999年5月版.
[5]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